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分享 | 镜花水月也无法匹敌的美,来自一碗茶的款待。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8-03 21: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日本战国时代给你什么印象?群雄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下士翻身做大名的好时机?还是血雨腥风民不聊生?日本一直有着极端的两面性,菊与刀的象征,就意味着尚武好斗的同时,也必推崇谦恭温良的生活态度。战国也不例外。 有位茶人以静制动,无论是审美革新还是政治影响,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举世尊奉的茶圣、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一代茶道宗师千利休。





“唯有美丽之物,才能让我低下头颅。”

——千利休



✿ ✿ ✿

追根溯源


在日本,茶道一开始其实是日本皇权、贵族、将军家的高端社交文化,被认为是成为名人后必须养成的技能点,类似于现代社会的low tea或者酒会舞会高尔夫等等。茶会中使用的茶具也基本都是奢侈品崇拜,均为价值连城的进口唐宋名品。


织田信长时代,武将世家出身的织田信长酷爱茶道,喜欢搜罗天下名贵茶具,经常请各地有名茶匠来表演茶道,掌权之后更是致力于促进对茶道的推广,过程中更是培养出来了卓越的审美鉴赏力。这也是为什么千利休能用一个朴素漆盒引水借月迎战满座富豪商人的宝物赢下信长大人整整一袋黄金的原因。


▲镜花水月也无法匹敌的美


千利休出身于商人家庭,很早就开始学习茶道,从师于武野绍鸥。武野绍鸥是村田珠光的再传弟子,村田珠光则是日本茶道的祖祖祖师爷,可谓“开山”之祖。这两个人开创了什么叫做“茶禅一味”,把佛教哲学完美融入饮茶文化。武野绍鸥很早就看出了千利休独特的审美天赋,对美的追求与创新异于常人,必成大器。


彼时已经在地区小有名气的茶匠利休,被邀请去到织田信长的名器鉴赏会,通过这一件潮起生澜、夜月飞鸟之景的漆盒之作虏获了掌权者的爱美之心,与掌权者结合,是利休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


成为织田信长的茶头后,有一次信长当着欧洲传教士的面问千利休:“美的价值由谁决定?我吗?” 千利休淡然答道:“审美之义,由我决定。” 织田信长听后都并不气恼,反而有容乃大地笑道:“在我左右又添欲夺天下之人了!” 世上从来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两双发现美的眼睛对视,那惺惺相惜便是必然。


▲千利休独特的审美天赋,对美的追求与创新异于常人,哪怕是竹片上丑陋的结节,都能被他变成某种美丽的存在。



✿ ✿ ✿

茶道盛世


然而在即将一统全日前夕,织田信长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此时已从低下农民变身得意将领的丰臣秀吉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在侍奉织田信长期间,精明的秀吉也早已察觉信长统一家臣所利用的茶道的力量,以及“得千利休者得天下”的奥义。于是和千利休交好,继续任命其做茶头。利休的加盟对秀吉稳定先期局势至关重要,俩人后续被称为推动时代的名组合。


千利休侍奉秀吉的10年,是他茶道境界不断提升,艺术才华充分展现的黄金时期。颠覆茶会拘泥于形式、限制在上流社会的奢华印象,利休与战国茶人发动的茶道革命,以前所未闻的北野大茶会最具代表性。这也是丰臣秀吉与千利休合作的巅峰。


▲北野茶会


1587年,丰臣秀吉发布文告:


只要热爱茶道,无论武士、商人、农民百姓,只需携茶釜一只、水瓶一个、饮料一种,即可参加。没有茶,拿米粉糊代替也无妨。不必担心没有茶室,只需在松林中铺两三张榻榻米即可,没有榻榻米,用一般草席也可以,可以自由选择茶席的位置。除日本人外,爱好茶道的中国人也可出席。无论何人,只要光临秀吉的茶席的,均可以喝到秀吉亲自点的茶。


北野大茶会是茶道空前的盛典,有超过1500人参加,可以看出当时茶风极其昌盛。这相当于当时在京都的北野天满宫举行了一个茶道嘉年华,10天时间,野餐游园品茶,任君挑选。这个去除身份限制,按照各自的风格来泡茶,一起来享受茶道的前所未有的尝试,除了是帮秀吉加深庶民对于新政权的印象,也有利休对改革茶道的私心——他想要使大众也好、武将也好、都平等一致,把茶道文化向大众普及,同时把茶器从唐风、高丽风转向本土化风格,鼓励国人返璞归真,创立自己的独特审美。侘寂美学的意识,便从这里体现出来了。


▲千利休所创建的草庵风格的茶室“待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一座只有两张半榻榻米大小的喝茶之所,大概只有三四平方,装修布置极其简素。


侘寂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根基,由千利休总集大成,透过茶道空间与仪式来具体呈现其美,并且为之定调。总的来说,侘寂是一种与时间和谐共处的美学理念,侘び(WABI)代表简陋,寂び(SABI)指“旧化,生锈”,复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即使外表斑驳,暗淡褪色,都无法掩埋它充满岁月感的一种美。


拆解来说,侘寂之美有几个核心:自然,缺陷,枯槁,简素,幽玄,脱俗,静寂。这也是后世所说的日本茶道七大美学文化关键词。这七点也与千利休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相辅相成——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不完美与简单的真实,清新脱俗隔离尘世纷扰,让心安静下来,才能感受更多获得启发。满满的禅意和哲学理念在里面。


▲对完美茶道的极致追求,体现在细节。


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完成了对茶道的改革和完善。而茶道也不是单一存在的,它融合了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雕刻、陶器、漆器、竹器、礼仪、缝纫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文化体系,所以利休的影响其实远远超出了茶本身,他所坚持的美学可以说渗透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全能如他民心所向也就不奇怪了。有趣的是,因为崇尚利休所普及的审美,人们还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些漂亮有特色的东西,比如"利休色""利休豆馅""利休豆腐""利休头巾""利休木屐"等等。纵观历史,可以说迄今为止,对日本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千利休莫属。



✿ ✿ ✿

命运变迁


然而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建立起了严格的支配体制,人民被分为三六九等,各地官员也被高压管控。“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心态在秀吉心里蔓延开来,连心腹利休他也开始怀疑。修建黄金茶屋、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民众的等级制度等等也和利休的侘寂理念背道而驰,俩人开始出现裂缝。而后利休弟子得罪秀吉被极刑更是加剧了俩人渐行渐远的命运。时间再往后推,小人日常从中挑拨,加上利休倔不低头,就酿成了友尽的悲剧。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秀吉对其一族也进行了处罚,千家四分五裂,利休的茶道接班陷入危机。后来救了他们的是德川家康等曾受利休帮助过的武将,多亏他们请求秀吉宽恕,利休二子少庵才得以回到京都重振千家茶道流,到了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时期终于再度兴旺起来。至今仍流传的茶道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均由利休孙辈传承下来。




✿ ✿ ✿

传承再现


【豆瓣时间】 新上线的新专栏 《一碗茶的款待——日本茶道的形与心》 ,便请到了日本茶道第一流派“里千家”入室弟子张南揽作主讲。


▲日本茶道第一流派“里千家”入室弟子张南揽


【豆瓣时间】 是豆瓣推出的内容付费产品,邀请学界名家、行业达人,推出精心制作的付费专栏,以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


在新上线的茶道专栏中,你不仅能听到关于茶道的历史、文化、精神理念、名人轶事,还有从茶道延伸出去的各种和式建筑、料理、花艺、美术设计等等。让我们跟随她一起进入茶道的世界,也许你能感受到空气和时间流速渐渐变慢,也许在侘寂之美的熏陶里,你会重新找回温和的心。


现在起至每周五,关注“豆瓣时间”公众号,回复“来自kinfolk”,可以在本周内获得 《一碗茶的款待——日本茶道的形与心》 音频专栏专属10元优惠券,一起来感受日式美学的魅力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豆瓣时间,收看更多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