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昌晚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昨天  
南昌晚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昨天  
体育大生意  ·  全新管理机构+重构联赛品牌=中超新“钱景”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970水果糖  ·  郭艾伦再发声:这口气咽不下去 ·  3 天前  
970水果糖  ·  郭艾伦再发声:这口气咽不下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新课 | 怎样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你生命中的TA?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2-13 18:03

正文


曾今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位英语老师在给妻子的情书中写道: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 Moon and You/ Sun for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它的中文翻译也同样让人美得惊叹:“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很多时候,一旦我们坠入爱情,会变得失去理智、寝食难安,大脑彷佛被TA时时刻刻占据,或者因为梦到TA而开心好一阵。“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爱情是在一瞬间的情感冲动;是那个人看向别处时,我看TA的眼神;也是一荤一素最平凡的陪伴。


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爱一个人,却很难。
我们怎么判断,我到底是爱TA,还是仅仅喜欢TA?
史铁生曾经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他认为喜欢是一种占有欲,而爱则是盼着TA更好,以至愿意为之付出。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鲁宾(ZickRubin)明确提出,爱和喜欢,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比如在他看来, 衡量爱情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排他性和吸收性 。这就是说,那个人对于你来说,是独一无二而不可取代的,容不下第三方的出现,没有了TA,就会觉得难以生活下去。而 喜欢包括的成分要素,则更偏向欣赏、尊重以及相似的感觉。


鲁宾甚至认为, 爱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可以进行测量的。
在他的实验中得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果。比如男性似乎很难区分喜欢和爱,但女性相对来讲,更能区分喜欢和爱的差异。而喜欢程度往往随着交往双方互动机会的增加而增加,但爱情(特别是浪漫之爱)则随着时间的旷日持久逐渐淡漠。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困惑,我和TA究竟是更适合做朋友还是做恋人呢?
来自加拿大的社会学家约翰·李(John Lee)收集了从古希腊时代到1970年的文献,总结出4000多种关于爱的表述,把恋人之间的爱划分成了不同的类型。比如,其中一种就是很多人纠结的“ 友谊之爱”(Storge) ,这种类型的恋人往往先从朋友做起,对比起“ 浪漫之爱”(Eros) 类型情侣之间对对彼此身体产生的强烈吸引力,“友谊之爱”的恋人往往体会到的是更加温馨、和缓的互动氛围。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迷,我们一边嗑韩剧男女主的cp到不能自拔,一边又口口声声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回过头又因为藏在生活细节里的真实瞬间怦然心动。
我们或许被浪漫片里轰轰烈烈或者细水长流的爱情故事感动落泪,或许也在自己的爱情故事里体会千滋百味,在失恋里痛哭一场。爱情的产生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可以是在日子里慢慢沉淀的独家记忆。

那么,爱情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来自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李同归老师 ,李同归老师在北京大学开设《爱的心理学》通选课已经有15年,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兼职教授,也开设这门课程,上课人数累计超过1000人。
在中读的最新小课 《亲密关系心理学》 里,他会告诉我们:
制造爱情的魔力是什么?在什么情境下,我们会最有吸引力?
除了一见钟情、日久生情,还有被意外唤醒的爱?
满足哪三个需求,人就会开展一段新的恋情?
刚刚提到的鲁宾、约翰·李这些心理学家发现了哪些有关爱的秘密?
无论你是在热恋中的腻歪小情侣、已经“相看两生厌”的老夫老妻,或是母胎solo的单身狗,还是走不出失恋痛苦的孤单者,都能在这门课中找到你对爱情疑惑的解答。 爱情不是单纯的荷尔蒙生理分泌,也不仅仅是“凭感觉”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听懂亲密关系内在的心理学机制,用正确的方式爱与被爱。
👆 点击试听小课 《亲密关系心理学》

🎙
小课主讲人


李同归,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爱的心理学》主讲教师。李同归老师自1992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有20多年的心理学教育及研究经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心理测量、成人依恋的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督导等方面。

课程目录

01 什么情景下的我们最有吸引力?
哪一瞬间我们最容易对TA产生爱情?这是突如其来的爱情吗?正所谓世界上的爱情,除了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还有一种叫做被意外唤醒的爱情。
02 我是爱 TA?还是仅仅喜欢 TA?
爱是可以测量的吗?我们怎么区分喜欢和爱情?
03 出身、学历、房车……为什么会有相亲鄙视链?
婚姻为什么变成了守卫自己所在阶层的事情?为什么不婚族和恐婚族都越来越多?
04 应该为了孩子不离婚吗?
为什么很多人逃不过七年之痒?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讲了什么?
05 你是哪种爱的类型?
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的爱情颜色理论讲了什么?浪漫、激情、游戏……之爱,六种爱情类型你是哪一种?
06 失恋的痛苦,应该如何摆脱?
爱情为什么会有成瘾性?为什么总是离不开TA?该如何面对现实,走出失恋的痛苦?
07 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婚姻吗?
“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0个心理学理论之一”是关于爱的什么理论?家庭教育如何影响孩子日后的婚姻关系?


点击上图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