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了该如何自救
“三年半前,我莫名感觉后脑整天压着一块大石,昏昏沉沉,有时候这种感觉会突然消失,但很快又会回来,稳稳地压在我的后脑勺上。
我陷入了社交困境。
我开始慢慢不爱与人说话,因为说话很累,开始慢慢不爱与人交际,因为交际很累,更多的时候我选择在床上躺着睡觉,虽然不管我睡多少个小时也仍然睡不醒。但即便如此,我也要辗转反侧很久才能入睡。
我变得没有办法工作。
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整个大脑的回路就如同被堵塞住了一样,那块疯狂生长的大石也压得我有一半的时间只能趴在桌上。”
像这样的后台留言,每天都能翻到很多。
抑郁,其实离我们很近。
2009年《柳叶刀》的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也就是说,中国的抑郁人群已经达到9000万,平均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抑郁。
而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情绪也正在我们当中蔓延,让快乐转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一层灰色:
-
不开心,总也高兴不起来,即使有时候好了一些,却又突然被拉回去
-
负能量爆棚,在无人的时候会崩溃大哭,或者压抑到根本哭不出来
-
害怕被别人知道我的真实心情,回避社交,时刻伪装出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
常常感到胸闷,有压迫感,容易疲劳,没胃口,睡不好觉
-
-
-
生活变得无望,时常在想人生的意义,有过想死的念头,心里很恐慌
类似的“糟糕”时刻或许我们都经历过,但如果它反复困扰着你,那就应该重视起来,因为这是身体和情绪在告诉你,嘿,你该停下来,看看内心正在发生什么了。
抑郁是条“黑狗”,当他如影随行地跟在身后,我们常常会有4种反应:
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恰恰正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每多一份忽视,多一丝恐慌,多一些无助羞耻,都会让抑郁变本加厉,让我们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无力感和压抑笼罩。
想走出抑郁,回避、压抑这样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来。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彭旭,在20多年里,帮助7万多人走出心灵困境。
他说,“这么多年来,我看到无数人被抑郁困扰的人走了出来,找回了快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我疗愈能力的,我们都可以甩掉抑郁,只是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来帮自己
。
”那么:
这次,壹心理把兼具医学和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彭旭老师请来,
他把多年来帮助上万人走出抑郁的经验,总结成了一套有效且易掌握的方法,并且筛选出了8种以上可重复练习的自我疗愈方法,设置在课程《学会自我疗愈,走出抑郁》中
,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走出抑郁,让阳光透进来。
彭旭老师先后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大学,是一位难得的兼具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业经历的老师。他还师从我国当代医学心理学奠基人李心天教授,是他的关门弟子。
“不管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背后有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很多因素,所以我们必须综合性地看待它,才是有效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20多年来,我不断整合了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悟践疗法等多种心理流派,来适合不同的人。
”
资深媒体人,书籍《渡过》系列书籍作者,公众号“渡过”创办者。2012年确诊双相抑郁症,历时三年成功治愈,在课程中,他将与你分享自身成功战胜抑郁的经验,帮你更加了解抑郁。
▍课程价格
体验价
129元
▍Q&A
Q1课程购买后可以申请退款吗?
A:该课程为虚拟产品,课程一旦开课,不予退款。
Q2 课程可以听多久?
A:
报名后,可永久无限次重复学习。
Q3 报名后如何观看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走出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