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草莓价格“惊喜”啦!最低每斤“个位数”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临时封闭!沈阳故宫发布重要通知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刚刚,江苏泰州兴化市发生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开发商,你忽悠了我整整30年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8-06-11 16:45

正文

广告:


房地产这个很严肃的行业里,充满了各种黑色幽默。 那些天花乱坠的文案说辞,让房地产行业忽忽悠悠就过了30年。




1

底价


底价 xxxx 元/平米 ——短短一行里,那几个醒目的数字常常是房地产广告中最吸引买家的字眼。只要是有点儿心思想买房的,看了这组数字估计多半已是开始脑补着自已入住后的幸福生活。唉呀妈呀,太值了,那个地段,这样的价格,这个欺头必须占起走!



于是你攥着银行卡,笑嘻了冲向那些底价房子跑去。销售人员一脸忧伤地告诉你: “真的非常可惜,你来迟一步了,就刚才半个小时前,那几套房子已经被买走了……”



卧槽!当你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感叹时,你已经输了。因为售哥售姐的大招CD时间已到—— “不过,还有一些虽然贵一点,但位置更好的可供选购哦。”



2

均价


当底价开始引人反感时,开发商又会祭出另一大招—— 均价 xxxx 元/平米 不同的名目,但开发商得到了他们希望的反应——你已经被吸引了。



与底价一样,只要你带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去考虑这件事情,呵呵,你又输了。


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出入各个售楼部的地产狗,通常都不难在价目表里找到“均价”所标示的单位。只不过,这些单位却常常是该楼盘的最低价格,真正的均价往往还要在这个价格上加上不小的一个数目。



这就是江湖中传说的乾坤大挪移,把价格从这移到那,又从那移到这——郭敬明和姚明的平均身高可是有1.9米呢,我和马爸爸的平均财富也有上千亿。



3

距离


“距商业中心仅10分钟车程”、“距市中心仅几分钟车程” ……在房地产广告中,这样的说法屡见不鲜。当距离已经被“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所代替,你就会有一种近在咫尺的感觉。



凭良心说,这数据其实并没有作假。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有可能是航空公司提供的?!



4

毗邻


“毗邻”是一个挺文绉绉的词。 “毗邻某名校、毗邻某公园”…… 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就是触手可及几步之遥。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都和重庆毗邻,中国和日本毗邻,东半球和西半球毗邻,地球和火星毗邻。 同一个世界,同一座楼盘。 就是这么个道理。




5

园林


热带风情园林、日本园林小景、北欧水乡景致……打着各种风格旗号的园林设计,都是众多楼盘的重要开发概念。


对的,概念。



不能否认,一些楼盘,尤其是一些大型楼盘的园林设计确实做得巴适,但还有一些楼盘,园林其实是开发商“煞费苦心”造出来的—— 几株大王椰就是热带风情,搭个木桥就是日本小景,一个水坑也能叫北欧水乡。


于是,入住后,开发商的概念就变成了你的怨念。




6

景观


江景、山景、湖景、海景……是近年来最为红火的房地产营销说辞,也是最吸引购房者的卖点之一。在一些楼盘广告中,一线江景、无敌山景、俯瞰公园全景等字眼,就成为重点突出的部分。


实际情况,一些楼盘在购房者在投入大笔资金买入后,却发现原来的美景中间,拔起了一座座楼房。全变成了“楼景”。



等你找开发商说理时,他会说: 这是政府的规划,这事儿真不能怪我。




7

绿化率


在房地产广告中,“绿化率”是一个提及率很高的词。在绿化率的后面,常常后缀着低至30%,高至60%以上等数字,使人很容易想像整个小区满目的绿色。



绿化率=绿化面积/用地面积 ——看清楚,是“用地面积”——这其实是一个颇为容易计算的数字。如果依此公式计算,绿化率能达到30%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不过开发商大多是文学教授+数学教授: 架空层绿化?嗯!算进去!顶层绿化?嗯!算进去!水面面积?没看到这水泛绿吗?也给我算进去! ……总之,如果你隔壁住着老王,开发商也能把你头顶的绿化率算进去,你信不?




8

回报率


没得哪个买房的想亏钱,这样在房地产广告、特别是商铺广告当中,超高的回报率不时会出现,即便不印刷在纸面上,也会有人告诉你。



好像有哪里不对?!


如果回报率真那么高,开发商为啥子不直接就把这房子拿出去出租?几年十几年就连本带利全回来了,还卖啥房呢?




9

样板间


样板间的设置,最大的目的应该是展示一个一个迷人的童话,让每一位购房者都有扮演童话主人公的冲动。


如果你喜欢好莱坞大片《灰姑娘》,把这部电影倒过来看一遍,你就了解样板间的作用了。



还好,随着广告法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上述夸张的说辞已经越来越少出现,购房者也不再需要面对这么多套路。但无论如何,在购房时多比较一下,多追问几句,都有可能会减少后续的麻烦。


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