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前夕,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分别刊登了
“
美国正在起草对中国银行的制裁
”
新闻。
这些媒体透风:美国正在起草制裁措施,
威胁要切断一些中国银行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参与权,以此
“
阻止中国向俄罗斯的军事生产提供商业支持
”
。
由全世界不同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所组成的数据和信息交流的渠道,就构成了全球的
金融体系
。大部分都是美元结算。
目前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体系是美国主导的
SWIFT
,因此这个制裁约等于把中国银行们
“
踢出美元结算的金融体系
”
。
那么把中国银行们踢出
“美元结算的金融体系”
如果真的实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打个比方吧。被踢出后,平头老百姓就
不能拿中国银行卡在海外消费,以及从国内往外汇款了。如果孩子在国外留学,爸爸妈妈就无法在家门口银行给孩子转钱了,只能把钱换成第三国货币比如泰铢,再从泰铢换成美元。
好吧,你说
水深火热的美帝不去也罢。理论是可以的。但美国真的执行起来,加元区欧元区日元区澳元区韩元区会不会跟进,敢不跟进?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国家都不用去了?
不去旅游不去留学这些其实都还是“洒洒水”。外贸生意也不好做了!
银行系统跟华为和半导体不一样。它的业务涉及国际支付和清算系统,
背后是几乎所有的外贸产业链。
一个国家的
银行系统
如果脱离了
SWIFT
系统,在全球市场将举步维艰。
由于资金正常跨境流动的途径被斩断,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将很难在国际上从事正常的贸易和金融等活动,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只剩下一道小小的门缝,这将对该国经济带来长期严重打击。
伊朗、俄罗斯等就是先例。
伊朗曾经在
2012
年和
2018
年遭遇两次
SWIFT
制裁,两次都给经济带来重创,第一次制裁之后,伊朗
GDP
在
2012
年和
2013
年陷入负增长,第二次制裁之后,又迎来连续两年的负增长。
俄罗斯有300多家银行使用SWIFT系统。对俄罗斯而言,被禁用SWIFT系统,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贸易活动将难以正常进行,俄罗斯的油气商人将无法收到美元,国际市场上的买家也无法将美元支付到俄罗斯商人手中。
俄罗斯的收入有
4
成左右来自油气收入,虽然俄官方没有报道对其影响,但也可想而知。
即使不考虑对战争的影响,仅从实体经济的层面来看,
SWIFT
制裁已经让俄罗斯经济遭遇巨大打击
,有分析称如无外力俄罗斯经济已经崩盘。
SWIFT
是一家中立的服务机构,
全称为
“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
,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
成立于
1973
年
5
月,总部设在比利时,
2
个信息交换中心分别设立在荷兰和美国。
SWIFT
需要遵守比利时及欧盟的法律。
原则上讲,美国并不能直接指使
SWIFT
,而是需要通过说服欧盟去制定相关法律。
“911
事件
”后,
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案》,
美国可以使用
SWIFT
数据来了解和打击
KB
组织的资金往来。
所有国际账户信息都在
SWIFT
系统中经过严格的审查,
KB
组织很难成功汇出或接受汇款。这些做法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增强了美国对
SWIFT
系统的控制力。
依据
SWIFT
公司章程中约定
“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下列情况发生时,
SWIFT
保留切断用户联系的权利
......
客户被证明不符合公认的商业行为准则时
”
,以
KB
主义融资为由,美国希望绕开欧盟,更加方便、直接地控制
SWIFT
,便宣称其制裁对象不符合公认的商业行为准则,进而让
SWIFT
停止为某些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手里握着
SWIFT
这颗金融核弹可以对世界各国进行威胁,
被冻结的国家账户甚至连自己的外汇储备的美元都没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