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历史是His(祂的) — story(故事),是关于“随己意行做万事的那位”的故事。基督教关于历史的哲学标准必须取决于上帝的启示。这一启示包含在上帝的圣言里,是上帝的护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显明出来的真理。十九世纪的美国历史学家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写道:“上帝的护理是历史之光,是世界的灵魂。上帝在历史之中,全部历史是一个整体,因为上帝在其中。”
圣经命令所有人勤勉地学习历史课。《诗篇》第78篇吩咐我们要将
“耶和华的美德和祂的能力,并祂奇妙的作为”
述说给后代听,
“好叫他们仰望上帝,不忘记上帝的作为,惟要守祂的命令”。
因此,若没有正确解释上帝藉着祂的圣言所赐下的显明的启示,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历史。
—— 基督教的历史观包括承认上帝对历史的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主权。因此,教师必须教导学生,过去和现在的事件都是在揭示上帝在历史中的更大的预旨。除了要明白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祂按照自己的意愿掌管历史之外,教师还必须注重强调以合乎圣经的观点解释历史事件及其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 历史对于创造也必须持合宜的观点。历史中不存在二元论。历史学家必须认真对待这一神圣的宣告:
“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上帝在创造中赋予了人特殊的地位,一个带有责任的地位,因为人
‘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面上各种行动的活物。”(创1:28)
—— 基督教是一个历史性的宗教,详细记述了上帝在祂子民身上的大能作为。全部历史构成女人的后裔与蛇的后裔进行激烈争战的历史。上帝赐下祂的独生爱子为 的罪人做出了补赎。祂医治了人背约所导致的破口,在鸿沟上架起了桥梁。因此新约之前的一切历史藉着影子指向和预表了髑髅地十字架那次完美的献祭。在耶稣基督里面,历史的最深含义得到了实现。
—— 基督教历史哲学最终是有盼望的哲学,它所记述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警告世人,也提醒世人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15:4)。
正确地以上帝旨意显明的过程为历史的中心,将会避免以无足轻重的琐事为中心的那种危险。“历史并不仅仅是讲述发生的事情这么简单。”要恰当地分析一个历史事件,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基于对整个历史领域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的某些方面来进行分析。历史学家探索发现某个历史事件的独特性,以及事件的其他方面(背景、环境等)与结局有因果关系。
此外,教师还必须指出历史的连续性。历史学家需要考虑事件的连续性和变化。即使在某个变化中出现了新奇的因素,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在上帝的预旨之外。历史的连续性也包括要认识到,所有人在本质上都是宗教性的。上帝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刻下了关于祂自己的内在知识。这种内在知识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敬拜偶像和受造物、异教。人永远不可能完全磨灭上帝刻在他心中的真理。
在教导关于上帝的预旨和历史的延续性这些真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的理解力和认识是有限的。人并不总是能够清楚地看到或明白上帝在某个具体时间中的意图和具体目的,尤其是在看待近期的历史事件时。
最后,对于历史的学习促进学生以合乎圣经的观点为根基评论人类历史上的各种事件。教师需要一直强调,一个国家若要兴盛,就必须知道敬畏上帝。
“以耶和华为上帝的 ,那国是有福的!”(诗33:12a)
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写道:“若忽视人本性中的宗教元素,任凭他只受自己的低级趣味的影响,仅仅顺服于民事权柄的约束,那么他就会成为自私自恋而有盲目狂热的受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