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飘七大洋的英国皇家海军是英国军队中最古老的军种,在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期这几乎一个半世纪里一直是世界最强的海军。
鸦片战争中广东珠江口外的皇家海军
在1939年第二次大战开始的时候,皇家海军还是全世界最强的海军,拥有包括7艘航空母舰(另有5艘在建造中)和15艘战列舰或巡洋战列舰(另有5艘在建造中)以及66艘巡洋舰(另有23艘在建造中)在内的1400艘各式舰艇。
但是整个二战之中皇家海军的战绩却乏善可陈,存在大家记忆中的是1941年5月,巡洋战列舰“胡德”号被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的一发15吋炮弹击中了弹药仓而引发了大爆炸沉没,半年后的12月10日皇家海军“Z”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又在南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
“威尔士亲王”和“反击”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丘吉尔内牛满面
特别是“威尔斯亲王”号的被击沉真的使英国人如丧考妣,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是这么说的:“在整个战争中,我从来没有受到那次那样的震惊,……,现在除了急着赶回加利福尼亚去的珍珠港残存者以外,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已经没有了美国或者英国的军舰,日本人现在是这片广阔水域的主人,而我们是那么虚弱,那么无遮无掩。”
反正二战结束了,人们也就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皇家海军这么个玩意,直到1982年马尔维纳斯海战,英国人在付出了新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击沉的代价艰难战胜了阿根廷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皇家海军还没有解散。
这张照片的三个月之后,“谢菲尔德”号就被阿根廷人干到了海底
其实皇家海军在二战当中也不是完全没有打过胜仗,比如就曾经击沉过德国的“俾斯麦”号巡洋舰,而且在此之前的1940年7月,皇家海军真的还打过一场大胜仗,后来被击沉了的“胡德”号在那次战斗中,15吋主炮齐射了56次,几乎是二战中打炮打的最爽的一次。击沉了对方战列舰一艘,击伤两艘,取得全胜。
半年后就要沉了的“胡德”号巡洋战列舰
问题是,打的是法国,就在10天前还是盟国的法国。
这就是“凯比尔港海战”。
前几天在中国上映的《敦刻尔克》讲的是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这九天里进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大约21.5万人英军,9万法军以及3.3万比利时军撤回英国之后,法国人真的支持不下去了。来了个叫贝当的元帅当法国总理向德国求和。6月22日德法签订停战协定,来了一个德国人傀儡的维希政府。这样,法国人退出了反德联盟,就剩英国人在孤军奋斗了。
有一个问题让英国人很头疼:法国海军(Marine nationale)的问题。拥有7艘战列舰的法国海军是仅次于皇家海军的欧洲第二大海军,总吨位大概在80万吨左右。如果这支海军被德国海军所接收并用来对英作战的话,那对于孤军奋战的英国人来说是最大的噩耗。
可能是为了不过度刺激英国人,德国人同意海军继续由法国人管理,但是对于从不相信德国人的丘吉尔来说,这种同意毫无意义。
当时的法国海军分成了三块,40%的吨位在法国的土伦,20%分布英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和加勒比的西印度群岛,在英国寄港的那些部分被英国人解除了武装,后来加入了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兰西向轴心国开战,除此之外的舰队是英国人手够不着的。
微妙的是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米尔克斯比尔港的那部分法国海军,吨位占法国海军的40%,有两艘一战时期的战列舰,两艘较新的战列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6艘驱逐舰,很有战斗力。有消息说意大利墨索里尼在中东的军队正在向阿尔及利亚移动,可能是想俘虏这部分舰队。
为了防止这部分法国舰队落入德、意之手,英国了制订"弩炮"作战计划,由海军中将J.F.萨默维尔在直布罗陀组建了辖战列舰"英勇"号、"坚决"号,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以及巡洋舰2艘、驱逐舰11艘的“H”舰队,执行丘吉尔的“以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的指令。
7月3日凌晨,"H"舰队启航,9时30分抵达米尔克斯比尔港附近的奥兰近海海面。萨默维尔向法舰队司令M.让苏尔海军上将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舰队1.继续对德、意作战;或者2.在英国舰队监督下驶往英国港口;或者3.驶往法属西印度群岛港口解除武装,或将舰船交给美国保管;或者4.在6小时内自沉;否则5.皇家海军将尽全部可能避免这支舰队落入德意之手。
这份最后通牒的头两个选项是不可能的,因为违反了德法停战协定,而法国海军没有脱离维希政府,而最后的两个选项也是大家都想避免的,实际上选项3是大家都能接受,而且德国人也能容忍的一个方案。
但是这个选项因为萨默维尔中将的傲慢而没有实现。
萨默维尔没有亲自向他的朋友让苏尔送交这份最后通牒,而是派“皇家方舟”号舰长塞德里克·荷兰德上校去送,萨默维尔觉得荷兰德上校当过英国驻法海军武官,又会法语又懂外交,办事利落。
但是这伤了让苏尔上将的面子。交涉几近于投降的问题,派个校官过来是在明摆着看不起人,上将才不见校官呢,也就派了一个上尉伯纳德·杜飞去和荷兰德上校扯皮。上尉、上校和上将于是就扯崩了。让苏尔以法国维希政府拒绝为理由拒绝了这份最后通牒。
剑鱼式鱼雷轰炸机从“皇家方舟”起飞去炸法国人
英国人真的在17时54分向前盟友开火了,在开火之前还用“皇家方舟”号上的舰载机在港外布下了水雷,防止法国人逃脱。战斗持续了约30分钟。法国战列舰“布列塔尼”号在“胡德”号主炮的第三次齐射后即被击沉,舰上的977名官兵战死,接着战列舰"普罗旺斯"号、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被击伤搁浅。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水上飞机母舰"泰斯特"号和4艘驱逐舰设法避开水雷逃往土伦。
布列塔尼都被已经击沉了,英国人还在打
挨上了15吋主炮炮弹的驱逐舰“莫加多尔”号,就是这个样子
“斯特拉斯堡”挣扎着在往外逃
这一仗,法方死亡1297人,包括第二战列舰舰队少将司令官博桑,英方死了两名布雷的飞行员。英国人的预期作战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但是“严重地伤害了法国人民的感情”。
其实法国海军从来就没有过准备和德意一起同同盟国作战,在德国准备向土伦军港的法国舰队出手的1942年11月27日,还有3艘主力舰、7艘巡洋舰和16艘潜艇的法国舰队自沉了。
在法国舰队自沉之后,丘吉尔收到了来自法国维希政府海军部长佛朗西斯·达尔兰海军上将的一封信:“你对我说‘舰队不要向德国人投降’,我回答你‘不可能会投降’,你不相信我,这次的土伦自沉证明了我”。
丘吉尔的强硬还不只是出于对法国人的猜疑,这次进攻还是他向美国人的投名状,表示他肯定会战斗到底,一个能对过去的盟友痛下杀手的人是不会投降的。
所以两个月之后,美国就批准了《驱逐舰和基地交换协定》,用50艘退伍的一战时期的驱逐舰换来了英国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牙买加、百慕大以及纽芬兰等地的基地,即使是退伍的美国驱逐舰在英国人那儿也还是宝贝。
但法国人决不能原谅英国人背信弃义的如此大动干戈。当时还受着英国人庇护的戴高乐只能轻描淡写地责备英国人没有能和法国人更好的交流。但在战后坚决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戴高乐身后,人们却似乎能看到米尔克斯比尔港的那1297名法国海军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