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帆出海
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 帮助中国企业扬帆出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扬帆出海

花420万美金“查岗”,地图社交风靡越南,500万人深陷“信任危机”?

扬帆出海  · 公众号  ·  · 2025-04-11 19: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丨子墨
编辑丨火狐狸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亲友的所在位置,甚至还能实时看到对方的手机电量。 地图社交 逐渐在Z世代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前不久,Jagat的持续霸榜让很多东南亚人都在“定位”中,不断寻找到了同城好友,甚至被用于情侣之间的实时查岗,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监控等等。而在此之前,基于LBS的社交应用已经有所发展,比如在2021年上线的Findup,至今 总下载量达到约510万,高峰时期单日下载近3万,总收入约420万美元,且近期又有崛起之势 。今年3月,较2月 下载量增长118.8%,收入增长32.9%


(Findup自上线以来全球下载量,图源:点点数据)


地图社交赛道并不算是一个很新的赛道,但能坚持做下来的并不多,“卷”的程度也并没有其它社交类产品那么高。不过,由于其普遍用于熟人的特性,用户往往在同类应用中只会选择其中的一个,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因此, 从主攻区域做出差异 ,也成为了开发者能够避开直接竞争,走出更多商业化道路的方式之一。


从内购收入区域上看,Findup将目标放在了社交成熟的 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特别是美国和越南 ,两地合计贡献了应用总内购收入的37%。而从社交应用排行榜上来看,该应用 在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多个非洲国家都进入了社交畅销榜Top10 ,或许得益于地理位置相近,与其开发者公司位于土耳其有一定关系。


(Findup自上线以来内购收入地区分布情况,图源:点点数据)


在这一赛道上,面对Jagat、MixerBox BFF等一众后来者的冲击,Findup是如何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呢?


信任还是控制,隐私功能“拿捏”边界


能够随时与好友保持联系,并通过GPS手机定位,快速知道他们的准确位置。相比于更大范围的地图社交应用, Findup将圈子缩小了一些,大多数被用于家人、密友、情侣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其他同类应用不同的是,Findup不仅可以看到好友的 实时定位和手机电量 ,还能够看到他们的 旅行历史 ,只要在应用中留下过足迹的地方,都可以被好友查看“一览无余”,甚至当对方到达或离开某个地方的时候,也能 即时获得通知

例如,某好友正在移动,或已经到达学校等等。出于 安全因素 考虑,这一功能常用于家长对小孩子的实时位置监测。当用户察觉到危险因素时,可以通过应用的 SOS功能 ,向好友发出警示并定位。



不过,很显然,对于普通朋友来说,这些 突破隐私及边界感 的功能并不太适用,而对于 十分亲密的关系 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被视为积累信任 的过程。


然而,任何功能一旦被过度使用,就会“变味”,特别是这种亲密关系应用当中, 有时不仅没有增加信任感,反而由于实时掌握定位的控制欲,导致信任感破裂 。也正因为如此,用户在确定使用之前, 需要做好隐私被亲友共享的准备 。而开发者也需要面对 由于用户情感关系造成的留存下降的可能


对此,Findup支持用户 个性化预设一些自己常去的或者喜欢的定位 ,如学校、公司、家,甚至是电影院、餐厅、个人的秘密基地等等。这些位置 可以公开分享,也可以设置成私密 ,仅自己可见。



虽然只是一个公不公开的小功能,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将这些地方进行共享,像是一个 嵌入应用中的“大众点评” ,让更多人能够“种草”或者“避雷”某些线下店铺。而将其私密,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私人的便签,记录个人的喜好,能够 在一个私密感并不强的应用中,找到一个独属于个人的小空间


而在不少同类应用中,也有着类似的功能,例如 隐藏最新定位 。不难看出,开发者都在 尽力去找到应用中关于隐私分享的边界,一旦跨越边界,将会通过一些功能设定来给予用户个人空间 ,让人感受到被保护。也正是在这种 “半共享半隐私” 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更加促进亲密关系的升温。


扩展使用场景,跳出“查岗”定位


在不少密友社交应用中,都支持将应用内容直接显示在手机的首页的模块中,用这种 “拿起手机就能关注” 的方式,来体现密友关系与普通关系的不同。Findup也同样支持这一功能,可通过自定义, 将好友放在不同的模块位置上,以便快速找到他们的位置


另外,在基础的消息发送功能上,Findup也做出了一些差异化。不仅能够随时私信好友开启对话,还上线了 群聊功能 ,在群组中, 基于LBS的特性优势 ,可以直接 发送吃饭邀请 ,仅需选择是或否即可,让好友之间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交流。



不断上新的多元化功能持续丰富着应用内容,过程中也不难看出, Findup在极力扩大着用户群体,避免仅限于“查岗”一类的使用场景,限制获客 。而这也是同类应用 普遍面临的一大痛点问题


不过,从用户反馈来看,Findup似乎并没有跳出这一“怪圈”, 大多数的用户还是将其当成了定位查岗甚至是监视工具 ,也由此导致了一些用户陷入“信任危机”当中。日后能否破局,还需在产品定位上多加思考。


而另一大痛点,则是 电量消耗问题 。众所周知,日常的手机定位服务会消耗一定的手机电量,而这种 实时显示众多好友位置信息的应用,对于手机电量的消耗也会不断加剧 。Findup也没有避讳,甚至公开表示, 在后台连续使用,会大大缩短手机电池寿命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


探索商业道路,越南市场表现抢眼


点点数据显示,Findup自2021年上线以来, 收入几乎都来源于内购收入 美国用户贡献其中的28%,排在第一位,其次为越南9% ,英国5%,马来西亚3%,德国2%。


应用当前采用订阅模式,周订阅4.99美元,月订阅9.99美元。最贵的订阅项目为59.99美元, 区间档位较多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及目的选择长期或短期使用。


(Findup热门内购项目,图源:点点数据)


美国在社交赛道上的付费能力和意愿不言而喻,而付费能力并不强的越南市场,能有此表现,却令人格外惊喜。不仅仅是Findup, 很多同类应用的内购收入地区前五名中,越南均有上榜


深入探究发现,一方面, 越南的社交生态以熟人关系网为核心 ,而熟人共享定位的玩法,恰好满足了其对亲友关怀与便捷聚会的大众需求。另一方面,这类应用不仅能够实时追踪到好友定位,还能通过地理位置标签, 与本地的商业进行联动 ,如餐饮、电影院等等,这种 “社交+本地化生活” 的方式,激发了用户线下“探店消费”的欲望。总的来说,越南用户在这一赛道上的投入,也是一种 技术赋能社交需求 升级的体现。


另外,随着各地区对社交产品的监管变得严格,特别是 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方面,不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在Findup的隐私保护条款中, 将用户的年龄限制在了13岁,且必须保证未被当地法律禁止 ,才能注册成为会员并使用应用。如果被禁止,则会员资格也无效。


总的来说,Findup经过4年左右的发展,虽然仍面临用户群体及使用场景的痛点问题,但并不影响用户对应用的认可度和付费意愿。未来, 是持续深耕越南市场,还是另寻他处发掘更多的潜力市场,以及如何弱化“查岗”概念,持续扩展使用场景收获用户 ,都是行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课题。


结语


地图社交以其独特的实时定位功能,成为了世界各地年轻人情感联系的纽带,特别是在越南,流行趋势明显。不过,“查岗式”的使用场景也在提醒着人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隐私保护与社交边界的界定。未来,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功能玩法被推出,在保护个人隐私与丰富用户体验上实现平衡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商业道路。


图片

往期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