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ki姐注
:本文是来自《MINDS》杂志《力量训练专题》的旧文章。我们在每个月,会推送6-10篇类似的高质量干货文章。
如果你对于《MINDS》的内容不熟悉,或者正在犹豫要不要订阅,希望本文可以帮你更好地了解。
01
训练伙伴能做啥?
「比你想的更多功能」
很多人都喜欢找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伙伴一起训练,美其名曰「基友搭配,训练不累」。不过,除了督促你不要逃训,和通过健身交流感情之外,找一个靠谱的训练伙伴,也许真的能助你训练一臂之力。
比如在卧推或深蹲大重量的时候,很多人会出于安全考虑,找训练伙伴保护一下。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有人保护的话,
即使对方并没有帮你发力,也能提高你的运动表现,并降低主观感受的费力程度
。
著名精英卧推选手3老师和他的训练伙伴。图片已获得授权
下面这个研究(Sheridan等人,2017),就探讨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02
实验做了什么?
「盲测卧推保护」
该研究选择了12位年轻、健康的男性作为参与者。参与者的史密斯机卧推水平平均略高于自身体重(平均体重84.8±11.1kg,平均史密斯机卧推极限85.0±23.5kg,下文中的卧推均指史密斯机卧推),他们均有至少一年的训练经验,每周训练5-7次不等。
这个水平,虽然算不上什么精英,但是至少也有一点训练基础了。
这类实验经常使用史密斯机,是因为它相比自由重量更安全。图:Bodybuilding.com
第2次和第3次为卧推训练,均为用卧推1RM的60%做3组力竭组,组间休息2分钟。这两次训练中,其中一次参与者
能看到杠铃两边各有一个保护者
,保护人员不会用语言去鼓励选手;而在另一次中,研究人员用不透明挡板挡住保护者,不让参与者看到,
让他们以为无人保护
;保护者在组间休息时也会藏起来,研究人员会告诉参与者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分心。
图:互联网
组间休息时,挡板会撤掉,参与者可以看到杠铃上的重量,从而确定自己的确是用的相同的重量。
训练前,研究人员会告知参与者「视线集中在杠铃上,想着动作,直到力竭」。每个参与者进行两次不同卧推训练的顺序是随机的,两次训练之间间隔至少3天,但不超过7天。
在训练结束后,研究人员还分别问了参与者下一组
是否有信心完成与前面一组相同的次数
,以此来评估自我效能感,方式为打分,分值1-10 分,1代表完全没信心完成相同次数,10代表有绝对的信心能完成。
此外,在两次训练前后还测量了毛细血管中的乳酸水平。
图:
互联网
03
实验结果是啥?
「保护让训练更给力」
研究发现,在知道有保护者的情况下,参与者做的总容量,显著高于不知道有保护者的情况。知道有保护人员时,前两组的整体RPE、第一组的局部RPE也要明显低于不知道有保护人员的情况;自我效能感也是同样的情况。
另外,在能看到保护人员时,训练后乳酸水平提高的程度也要更高一些。
04
实验说明了啥?
「社会互助效应的体现」
这个研究充分验证了
「社会助益效应」
(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指的是人们在有人观察时会表现的与独处时不一样的现象。即使都是竭尽全力去做某事,有人看着时人们的表现水平也会有所变化,具体变化取决于做的什么事情。
一般来说,
简单的事情在有人观察时表现会得以提高,复杂的事情在有人观察时表现会降低
。
图:BC Open Textbook
这或许能部分解释,
新手参赛成绩往往不如训练成绩,而经验丰富的选手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现象
:因为比赛动作对新手来说相对更为复杂一些。
如果研究结果只是有人保护时能做更高次数的话,或许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只不过是人们在有保护时会感觉更安全罢了。但RPE降低、自我效能感提高,的确是社会助益效应的体现。
仅仅是有保护人员静静地站在身旁就能有如此效果,
如果保护人员还能用语言激励你的话,效果应当会更好
。
其实,的确有研究表明,语言鼓励能显著提高发力水平。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有一群人看着的话,你的运动表现会更好。
不过,在平时的日常训练里,似乎不太可能每次都找一群人来看自己——
但找个训练伙伴并不难。
即使你并不真的需要保护,有个保护的人也能给你带来些社会助益效应。
所以,尽管自己练也能练很好,但有条件的话还是找个训练伙伴吧,即使没有训练伙伴,也不要不好意思喊周围的人帮你保护,这对你的好处,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很多。
参考文献
1. Sheridan A, Marchant DC, Williams EL, Jones HS, Hewitt PA, Sparks SA. Presence of Spotters Improves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A Deception Study.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7).
2. Rhea MR, Landers DM, Alvar BA, Arent SM.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an audience on weight lifting performance. J Strength Cond Res. 2003 May;17(2):303-6.
3. McNair PJ, Depledge J, Brettkelly M, Stanley SN. Verbal encouragement: effects on maximum effort voluntary muscle action. Br J Sports Med. 1996 Sep; 30(3): 243–245.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除非特殊声明,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