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专注于
诊断
和
制药
两大业务板块,不仅是这两大业务的国际龙头企业,更是全球精准医疗的开拓者、引领者。
“诊断+制药”的结合,使罗氏能够应用突破性的疾病知识来开发创新产品、发现和监测疾病,并引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在国际IVD市场,雅培还具备与“一哥”叫板的实力,但
在中国IVD市场,罗氏诊断是独一档的存在。
让人意外的是,罗氏诊断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其实并不长,甚至比大多数国产IVD龙头要短。
1996年,
罗氏Elecsys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小编能查到的,罗氏诊断产品进入中国的最早时间。
彼时,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在全球上市,当时的型号为Elecsys 1010/2010,还
只能检测16个项目。
那会儿罗氏诊断在中国还没有子公司,大概率是通过代理商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8月28日,罗
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作为外商独资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自此,罗氏诊断才算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2002年,罗氏诊断在中国只有
北京、上海、广州
三个办公室,员工不到300人。
2006年,罗氏诊断
任命黄柏兴为中国总经理,
当时
罗氏诊断中国区年营收不足1亿。
此后的十几年,罗氏诊断在中国区的高速增长,黄柏兴功不可没。
2008年,罗氏诊断
广州、北京分公司分别成立;
将自动化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开始筹建心脏疾病的临床推广团队。
这一年的罗氏年报中,中国还没什么存在感,没有单独体现中国区销售数据。整个亚太地区营收是8.26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8%。
不过很快罗氏诊断的中国业务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在黄柏兴的领导下,罗氏诊断即将进入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
2009年初,罗氏诊断推出
中国“加速增长计划”,
相对较低的工资,高额的奖金激励;
上海徐汇、南京、杭州
分公司分别成立;
携VENTANA进入中国市场。
2010年,罗氏免疫菜单已经是四大家(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中最齐全的,且仪器稳定、试剂性能好,占据了先发优势;年底,“罗氏中国学院”在上海正式启动。
2011年,罗氏诊断ProGRP、HE4,还有一些传染病和部分药物检测项目上市,彼时罗氏诊断部门分为
专业诊断、糖尿病护理、分子诊断、应用科学、组织诊断
五大业务板块。
专业诊断是当时罗氏最大的诊断业务板块,占比48.13%,主要是临床诊断和门急诊,免疫和生化是核心。亚太地区专业诊断增长21%,
中国区更是增长27%。
2012年,罗氏诊断
首套CCM(cobas
®
connection modules)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在中国落地,
通过轨道将前、中、后样本处理系统相连接,
开启中国实验室自动化时代。
2013年,罗氏诊断中国区营收8.43亿瑞士法郎(约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是
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
2014年,罗氏诊断中国业务量接近70 亿元;11月,
投入约4.5亿瑞士法郎(约25亿元人民币),将亚洲生产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全球第八大生产基地)。
2014年,罗氏诊断中国区营收10.62亿瑞士法郎(约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2015年4月10日,罗氏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成立,法人是罗氏诊断亚太区负责人LANCE JAMES LITTLE。年中的时候,罗氏诊断中国的员工人数达到1800多名。
2015年,罗氏诊断中国区域营收逾12亿瑞士法郎(约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其中发光增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员工人数增长至2000多名。
2016年3月30日,罗氏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奠基典礼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4月14日,罗氏诊断推出全自动模块式尿液分析检测系统cobas u 601 & u 701。
罗氏电化学发光专利过期,国内有企业进行相应布局。罗氏诊断中国区这一年收入为10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自此,
中国成为罗氏诊断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2017年,罗氏诊断
新一代CCM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升级;
6月,组织诊断产品线新增3种免疫组化即用型抗体试剂获批;截至7月,获批的高医疗价值一抗试剂多达35种。
罗氏诊断在中国的IVD原料销售额超过2亿元,是中国诊断试剂生化酶原料市场领导者。
2018年6月1日,罗氏
新一代明星产品cobas e 801正式在中国上市,
业内首款千速化学发光分析仪。7月23日,迎来了5000个生化模块和10000个免疫模块的装机庆典。
黄柏兴的离任,似乎代表罗氏诊断的一个时代已经落幕。但罗氏诊断并没有停下来,而是
迈入一个全新的数智化时代,
为中国精准医疗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2月,罗氏诊断
任命姚国樑先生为新的中国总经理。
姚国樑先生于2002年正式加入罗氏诊断,先后在罗氏诊断亚太区多个国家和地区任职过。
2019年7月3日,罗氏诊断宣布,新一代cobas® EGFR突变检测(cobas® EGFR Mutation Test v2)针对血浆样本的适应症也已正式在华获批。
2019年11月,罗氏诊断宣布新一代HIV检测方案——Elecsys HIV Duo获批。罗氏正
致力于将上海打造成为其仅次于巴塞尔和旧金山的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
2019年,罗氏诊断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到140亿,其中化学发光是增量最大的业务板块。
2020年初,罗氏诊断宣布cobas t 411凝血分析仪进入中国市场;5月14日,宣布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拟新增投资总额为1.8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达4.79亿美元。
此次增资将进一步深化罗氏诊断在华的战略布局,也再次印证了罗氏诊断造福中国乃至亚太患者的长期承诺。
2020年,罗氏集团启动了
中国2030战略,
布局罗氏中国未来十年规划,将以全面的
数字化诊疗方案,
引领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此时的罗氏诊断中国有近3000员工,10个分公司,营收超过100亿元。9月,举办了cobas t 511& t 711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线上新品发布会。
2021年,罗氏诊断CCM流水线生产转移苏州的战略拉开帷幕;5月18日,罗氏中国加速器在上海张江高科罗氏园区正式启动;5月19日,全新发布“MyLab+ER”急诊整体解决方案。
2022年2月17日,罗氏诊断宣布与
长春赛诺迈德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
全新RS600自动化流水线。
9月15日,首套RS600正式落地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民医院。
2023年3月31日,罗氏诊断正式发布全新智能AI平台“揽云”;4月18日,Elecsys PIVKA-II正式上市;4月27日,宣布与赛诺迈德共同推出RSC_cobas t711凝血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3年7月7日,罗氏诊断推出Elecsys PIVKA-II检测以及数字化算法Elecsys GAAD;10月24日,全新一代
cobas pro及cobas pure整体解决方案
在中国隆重上市。
2023年11月29日,罗氏诊断全新一代全自动分子诊断系统
cobas 5800在中国获批上市,
集核酸提取、PCR扩增于一体,占地面积仅一平方米。
2023年,罗氏诊断中国区营收24.75亿瑞士法郎(约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2024年1月18日,国际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发布了
“中国杰出雇主2024”榜单,罗氏以优异的成绩连续8年跻身前十强。
2024年3月29日,罗氏诊断隆重举行了CCM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
全国装机1000套
庆典仪式。;4月11日,罗氏诊断
首个本地化研发新品Elecsys CA 242检测
在华获批!
2024年4月19日,罗氏诊断数字化算法GAAD首次纳入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
2024年上半年,罗氏诊断业务中国区营收12.73亿瑞士法郎(约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占比诊断业务营收17.7%。
2024年7月31日,罗氏诊断
AD脑脊液系列试剂盒
正式获批,作为进口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即将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海南医院。
2024年8月21日,罗氏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苏州基地新投资项目协议,
首期投资30亿元。
罗氏诊断通过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战略布局,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如今的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IVD市场,
在市场增速方面甚至远远超过美国。中国市场在IVD,尤其是精准诊疗放,依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经二十余载的深耕细作,罗氏
充分整合诊断与制药的优势,
与国内同道们持续推动中国IVD市场的快速发展。
罗氏诊断是
中国IVD市场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重要推动者。
罗氏诊断在中国业务的快速崛起,也是中国IVD行业过去二十年高速发展的缩影。
从入华初期的单一产品,为数不多的检测项目,到如今涵盖生化、免疫、分子、流水线等多领域的完整产品矩阵,罗氏诊断逐步奠定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核心地位。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罗氏诊断正
以数智化为引领,推动业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凭借创新的数字化工具和智能化平台,罗氏将继续
深度服务中国的精准医疗。
通过智能技术的赋能,罗氏诊断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使命,更加高效地支持中国医疗体系,
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