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0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突发公告,董事长失联! ·  昨天  
新闻广角  ·  铁路广州局通报“孕妇被行李箱砸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教育

抓住寒假的尾巴:来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

第一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2-06 18:21

正文


春节刚过,但寒假还剩十来天的时间,除了为开学前做学习准备,还可以做什么呢?不如来几场博物馆之旅吧! 让我们抓住这段时光,走进博物馆的世界,感受历史的回响与艺术的魅力,为新一年的生活和学习注入更多灵感与可能。


本文作者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 庄瑜等。


上海:打造“博物馆之都”


根据最新的《上海市博物馆年度报告》,上海市已拥有博物馆165座,每1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全市博物馆共接待观众3099.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未成年观众687.5万人次,占观众总量的22.2%。

近几年,上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都”,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其他国际大都市进行对标。建设“博物馆之都”,除了数量之外,城市中博物馆的设置布局、品牌塑造与国际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


上海博物馆影响力大比拼


截至目前,上海市16个区内,平均每区拥有10余座博物馆。其中,中心城区有博物馆112座,非中心城区有博物馆53座。



有关博物馆的影响力指数,上海市文旅局以客观大数据为基础,选取上海现有博物馆过去一年的“无意识沉淀”数据,通过自动化全网采集、数据库调用、指标权重确立、云计算等方法形成最终结果。

2024年,该指数体系新增了体现博物馆影响力与所在区域正相关的指标,即博物馆对所在区域软实力提升的影响,根据上海市16个区、106个镇、107个街道辖区内博物馆自身影响力指数排名,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所在区、镇、街道的文化软实力。

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浦东历史博物馆位列本次“排名较上年提升幅度最大的博物馆”前三名。


博物馆 “放大招”


上海市的博物馆在品牌塑造上各有妙招。

首先,注重特色馆藏的挖掘与展示。

如上海自然博物馆以其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标本和化石为依托,打造 “生命长河” 主题展览,同时围绕馆藏标本开发科普教育课程与文创产品,如化石挖掘体验课程、动物标本模型等,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强化了博物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品牌特色 。

其次,与世界知名博物馆长期合作,保障策展的高位运作。

如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正式签署2024—2029年合作续约协议,目前正在展出的是“另辟前卫:摄影1970 2000”,该展是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蓬皮杜艺术中心摄影类馆藏,展览回顾了摄影艺术决定性的三十年,聚焦其跃升为当代艺术主流媒介的时刻。

再如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自2022年起也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已陆续展出“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大师自画像”“十八世纪大师展”。

此外,世博会博物馆前后展出“璀璨万象——英国V&A博物馆珍藏吉尔伯特精品展”“粹美东方——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日本文物展”,亦是品质上乘,目前正在展出“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



再者,聚焦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从海外引进高品质的展览。

如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上海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展。



同期展出的是,为纪念著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举办的“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展览侧重展现东西方文明对话,集合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与国内博物馆等28家文博机构的204件/套馆藏精品,为中国观众全面展示马可·波罗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故事。


汇聚世界艺术大师


在艺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上海致力于引进极具大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展览,其中不乏首次在中国展出的作品,以此体现上海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携手推出的“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为泰特全球同类题材规模最大展览,亚洲首站落地浦东美术馆。展览汇集百余组作品,约80件透纳油画与水彩真迹,众多作品首次在华展出,全面呈现其艺术发展与风格变化。



作为“魔都”,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都在上海留有自己的作品,上海也引进了愈来愈多建筑大师的特展,包括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专题展——“扎哈特写-实践与探索”、“安藤忠雄:挑战”、“西行画录·东南园墅——建筑师童寯(1900 1983)特展”,“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通过图纸、模型、照片、笔记、影像等方式去展现建筑师的审美趣味,设计思路以及与城市、生活的交集。

目前,“一位上海建筑师连接的世界: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暨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正于同济大学展出。展览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



趣看美术馆开幕首展“栋梁·上海|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也已拉开帷幕,近400件手稿、图纸、草图、测绘稿、打字稿、档案、证书、著作早期刊本、影像、录音等珍贵文献,专业、翔实、全面,系统性回顾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建筑宗师精彩卓越的学术生涯。

两座世界知名艺术家的展馆也陆续在沪开馆,包括罗丹艺术中心和上海毕加索艺术馆。

罗丹艺术中心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开馆特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全面呈现“现代雕塑之父”罗丹的一生。其中,6件法国博物馆馆藏国宝级巨作《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更是首次齐聚中国。

上海毕加索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西路1394号,展览全面呈现了毕加索从蓝色时期的阴郁、玫瑰时期的浪漫到晚年立体经典代表作的艺术历程,彰显了立体主义的父子传承,还有国内最完整全面的毕加索纪念邮票展示厅。


这些展览推荐给你


在上海的城市脉络中,无处不是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青浦大观园中漫步,于亭台楼榭间寻觅红楼遗梦;走进“600号画廊”,感受艺术与心灵的对话;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普馆中互动,探索内心深处的奥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XR项目中与恐龙并肩,或是在“永恒的巴黎圣母院”展览前惊叹于建筑艺术的永恒魅力,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梦回红楼

青浦大观园坐落于青浦淀山湖畔,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园内分布着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等20余个精心打造的景点,生动再现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吸引着众人前来开启梦回红楼的奇妙旅程。



解锁你不知道的心理奥秘

600号画廊始创于2019年,集艺术、科普、人文于一身。已举办多次展览,作者包括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内和院外各界人士,主题涉及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心理等。目前正在展出《影映——亲子关系心理健康艺术展》,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ED Healer协办,以影子为核心意象,通过艺术和声音的结合,探索家庭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普馆(实体馆)位于新村路1615号,整个展厅共分“走进精神世界”“情绪、压力和应对”“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三大主题,与以往文字图片展览不同的是,策展团队将相关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的图片以及可以直观体验的互动装置等30处,每个小知识点都有一个体验游戏,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

沉浸式体验新玩法

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XR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戴上XR眼镜,跟随“吕小土”穿越中生代三纪,亲见腔骨龙、救助腕龙宝宝、目睹沧龙与风神翼龙,这是馆内首个沉浸式体验空间项目,也是一次自然科学、数字科技、艺术创意跨界碰撞的创新成果。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穿越时空沉浸式VR之旅位于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B1层,利用高分辨扫描技术精准还原了圣母院的全貌,打造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沉浸式穿越时空之旅,观众将佩戴HTC的VIVE FOCUS 3头显,通过VR技术和精美的3D动画在上海就能突破时空限制,深入巴黎圣母院隐秘角落,开启一场震撼心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探秘之旅,领略艺术殿堂的无尽魅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