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AI)学科正式诞生。AI早期主要集中在逻辑推理和符号处理上。但是,由于技术进展缓慢和投资减少,从1974年到1980年,AI研究陷入了困境。
20世纪80年代,专家系统的兴起带来了AI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机器学习兴起,计算机可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学习规律。2012年,深度学习在ImageNet图像识别竞赛中的成功是AI技术巨大突破的标志之一。
进入现代化以来,以GPT-3和GPT-4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学习海量文本数据生成自然语言、回答问题和进行创意写作等,已在客服、教育、创意写作等多领域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医疗健康领域,AI可进行医学影像分析、疾病风险预测、虚拟医生助手和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应用,对
提高医疗效率、质量和精准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医学影像分析:
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X光、CT、MRI等医学影像中的病灶,对影像进行质量评估和智能标注,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自然语言处理:
可用于病历文本的自动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辅助诊断:
快速准确地分析患者症状、病史、检查结果等数据,尤其在复杂疾病和罕见病的诊断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李开复、陈楸帆的《AI未来进行式》表示,AI将重塑整个医疗行业,例如加快疫苗和相关药物的研发,加速AI诊断与现有医疗手段进行技术集成的进程,等等。
在许多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中,AI已经成为了医生坐诊的“得力助手”。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捕捉到了这一机遇,起手布局IVD,“杀入”了AI医疗市场。
2023年9月,迈瑞医疗与腾讯健康就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合作期间,双方联合开发了
融入AI算法的“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阅片机”)
。与普通设备相比,它能清晰还原细胞立体结构和细节,成功将检验科医生的平均阅片时间从25-30分钟缩短至半分钟,大幅提升了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这项产品成为了
国内体外诊断行业首个进入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AI类产品,打破了阅片机市场仅有一家进口品牌“独大”的局面
,极大增强了我国IVD产业发展的信心。
2024年12月14日,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数据大会·AI赋能智慧医疗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迈瑞医疗首次展出了与腾讯共同打造的“启元大模型”,这也是全球首个面向重症领域临床落地的大模型。启元能提供“病情问答、建议生成、病历撰写和重症知识查询”等4个面向重症科室的智能应用,能极大提高临床问诊效率。
图源:读特新闻
字节跳动作为如今的互联网“大厂”之一,对于医疗领域的布局可以向前追溯到2020年。
2020年,字节跳动收购了医学科普知识平台“百科名医网”。
百科名医网成立于2010年5月,专注于各种形式的医学科普内容,包含文字、语音、视频、长图、动漫等,其提供的健康科普知识通俗易懂,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欢迎。
此后,字节跳动以5亿元对“百科名医网”进行全资收购,这是其首次涉足医疗健康领域的尝试。目前,百科名医网(https://www.baikemy.com/)虽然已经停运,但它已被升级为当前的
新产品“小荷医典”
,在字节跳动的支持下,展现出了更强的功能性。
比如,在抖音搜索“高血压”,首条内容就是来自小荷医典的三甲医生给出的解释。
它还能提供AI医生服务,能给生活中的一些“意外状况”提供到及时帮助。
2021年,上海迪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股东新增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据有关资料显示,
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
。此次变更后,迪赢生物注册资本也由724.83万元人民币增加至881.81万元人民币,增幅为21.66%。这是字节跳动向IVD进军的又一大步。
2021年底,字
节跳动成立了上海微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正式开始涉足第三方检验领域,明确了医疗检测赛道。
2024年11月,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之际,苏州微荷无创泛癌种早筛技术产业化项目在园区正式开业。
苏州微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字节跳动继旗下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巨量引擎”之后持续加码园区的项目。该公司依靠抖音资金、算法算力及市场渠道的支持,针对性“攻克”癌症早筛,已取得多项知名成就,堪称字节跳动踏足IVD之后的“得意之作”。(相关阅读:
抖音母公司杀入IVD
)
互联网巨头攻入AI医疗,至少表明了:
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医疗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而AI医疗的辅助能力突出,能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病患信息管理,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可以极大补充人们对医疗的需求;
技术融合趋势:
互联网巨头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能够实现医疗影像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为医疗行业带来创新和变革;
产业协同发展需求:
医疗行业拥有丰富的医疗数据和专业的医疗知识,而以腾讯、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平台运营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完整的AI医疗产业链、实现互利共赢、推动IVD走向新方向,具有高度可行性。
此外,我国政府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AI医疗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医疗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指出,支持医疗装备、医疗机构、电子信息、互联网等跨领域、行业深度合作,鼓励医疗装备集成5G医疗行业模组,嵌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巨头通过参与AI医疗领域的发展,可以为解决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等社会问题做出贡献。例如,阿里巴巴的“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大规模的随机性日常检查实现多癌早筛,提升当地的数字健康水平,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再者说,2024年,IVD行业风口紧缩,大企裁员、小厂倒闭,从业者纷纷表示悲观,认为环境“一片寒冬”,转行的、待业的、创业的,各种赛道转换的都有。小编认为,互联网融入IVD赛道、开发AI医疗,对于IVD眼下环境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长远来看,能带来“双赢”。
首先,AI医疗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跨学科人才,包括医学专家、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统计学家等。这一发展就意味着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失业中的IVD人或许能“柳暗花明”再就业。
其次,互联网行业也竞争激烈,巨头们需要不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创新领域。AI医疗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就等同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小编认为,AI医疗一定是IVD发展的下一个大热门,IVD从业者不妨大胆尝试,换个方向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