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
JIC投资观察
作者丨
冯源、杜文婧
原标题丨金融|美国经济开始衰退了吗?
2024年8月初,爆冷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引发了美股的暴跌,并引发了对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幅度的预期的激烈讨论。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11.4万人,为2024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同时,美国7月的失业率意外升至4.3%,为疫情后的高点。
受不及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影响,2024年8月初,美国股市出现连续历史性大跌,道琼斯指数两日合计跌幅为2.72%,标普500指数两日合计跌幅为3.18%,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讨论。
GDP增速:
2024年8月末,美国经济分析局对二季度GDP数据进行不常见的向上修正,由2.8%修正为3.0%,超出市场预期。
消费与投资:
消费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2024年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上涨2.8%,略低于预估的2.9%,高于第一季度1.5%的增长率。2024年二季度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于第一季度4.4%的增长率;2024年二季度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该数据在第一季度大幅增长16%。
美国季度GDP环比变化(%)
数据解读: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在美国历史上,经济衰退通常伴随着GDP的负增长。如2008-2009年的大衰退期间,GDP连续三个季度萎缩,其中第四季度下降了8.5%。2024年美国二季度实际GDP的增长,主要反映了消费支出PCE的增长。
CPI:
美国劳工局于2024年8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从6月的3%进一步回落至2.9%,基本符合市场预期,CPI环比微幅上升至0.2%,与市场预期持平。
分项数据:
核心CPI同比3.2%,预期3.2%,前值3.3%;环比0.2%,持平预期,前值0.1%。核心商品环比进一步回落,核心服务环比温和反弹,居住分项环比回升。
数据来源:Wind、长江证券
数据解读:
一般而言,如果货币的供应超过了实际需求,货币会开始贬值,物价随之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美国2024年7月CPI数据显示,总体CPI同比和核心CPI同比增速都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分别降至2021年3月和2021年4月以来最低值,表明美国物价压力在7月继续缓和,通胀粘性逐渐消退。2024年8月23日,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发言明确“政策转向时机已经到来”,坐实了市场对9月开启降息的广泛预期,但后续仍需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前的经济数据。
就业数据:
2024年8月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1.4万人,不及市场预期,预期为17.5万人;6月前值由20.6万人下修至17.9万人,5月前值由21.8万人下修至21.6万人,两个月累计下修2.9万人。失业率意外上行至4.3%,为三年来最高水平。截至8月24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调整后为23.1万人,较前值23.2万略有减少。
数据解读:
尽管就业数据仍显强劲,但新增就业人数增速放缓,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3.2万,这个数字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其相对于前值的小幅下降,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却成为市场和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
一方面,乐观者认为这显示出就业市场的持续强劲,暗示经济复苏的信心在增强。减少的裁员意愿可能带来消费者信心的回暖,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持谨慎态度的专家却指出,单周数据的微幅变动并不足以证明趋势的明确性,需要结合更多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美联储政策:
2024年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暂不降息,会议声明出现多处调整,尤其强调委员会从侧重通胀风险切换至关注就业和通胀双向风险。鲍威尔的讲话如期透露出9月降息的可能性,而对于就业市场的评价比市场更加乐观。
数据解读:
鉴于美国及美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美国经济政策调整不但影响本国资产价格,还会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重要的溢出效应。其中之一,就是对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如美元降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其他货币资产的吸引力随之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也有研究表明,第一,美联储降息周期不等于美元贬值周期;第二,美联储降息周期也不意味着人民币必然升值。
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持续的衰退意味着需求收缩,往往伴随着物价下跌(通货紧缩)。但不同的国家对经济衰退有不同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全球公认的官方定义,以下介绍两种不同经济衰退的认定:
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NBER,一家私营非营利组织,创立于1920年,是一个民间的、非盈利性、非党派性的研究机构,历史上,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有十二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人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经济衰退被定义为该期间内,整个经济体内的经济活动发生下降,并且持续几个月以上。
(1)实际GDP连续下降:
传统上,人们常说的“衰退”是指GDP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或更长时间处于负值。这是衡量经济衰退的一个常用标准,尽管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其他经济指标:
除了GDP外,NBER还考虑了实际收入、就业情况、制造业健康状况、零售额等月度经济指标来综合判断经济是否处于衰退状态。这些指标提供了对经济状况更及时、更准确的估计。
(3)经济活动的显著下降:
衰退期间,经济活动会显著下降,这体现在生产、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
(4)持续时间:
衰退通常会持续几个月以上,但具体时间长度会因各种因素而异。
大衰退:
2007年至2009年的经济衰退是美国自“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有五个季度发生了经济收缩,包括四个季度经济连续收缩。这次衰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失业率飙升,企业破产数量激增。
其他经济衰退:
美国历史上还经历了多次经济衰退,如2001年的经济衰退、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等。这些衰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导致了经济活动的显著下降和持续几个月以上的负面影响。
在探讨美国经济的复苏过程中,不得不提及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衰退预测指标——萨姆规则(Sahm Rule)。这一规则由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Claudia Sahm)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当美国3个月失业率移动平均值减去前一年失业率的最低点后,所得数值超过0.5%时,标志着美国已进入经济衰退的早期阶段。
进入2024年,美国经济数据开始显现疲软迹象,尤其是就业市场方面。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4年7月,美国失业率升至4.3%,而此前几个月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一变化导致萨姆规则的数值迅速上升,7月份的数据已经触发了萨姆规则的警戒线(0.53个百分点),超过了0.5%的阈值。这一触发事件立即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
萨姆规则自提出以来,在历史数据上展现了极高的准确性。据克劳迪娅·萨姆及多项研究显示,自1950年代以来,萨姆规则成功地预测了所有经济衰退的开始,没有一次误报。例如,在1973年的经济衰退中,萨姆规则在1974年7月实时指标达到0.57水平,并随后持续上升;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中,该规则在2008年4月首次超过0.5%的警戒线,并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保持在警戒线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