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经验丰富的人也会被骗,并分析了信任、过度自信以及不断升级的骗术套路等因素。文章还通过真实案例说明了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士如何被骗子利用技术和人性的漏洞进行欺骗。最后,文章提到了一位老货代的分享,为外贸人提供避坑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信任的双刃剑性质
经验人士容易因多年建立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而疏忽,被骗子利用。信任需谨慎使用,需警惕心术不正的人。
关键观点2: 过度自信导致的盲点
经验丰富的人可能因过度自信而放松警惕,容易掉进骗子利用熟悉套路设下的陷阱。
关键观点3: 骗术套路的升级
骗子利用新兴技术包装低智商骗局,容易骗过传统商人。即使经验丰富,也需随时警惕并学习新的防骗技能。
关键观点4: 老货代的避坑建议
文章提到了一位老货代的分享,为外贸人提供关于如何选择船公司、如何避免踩坑、如何选到靠谱的货代等避坑建议。
正文
大家都说
“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在现实中,
很多
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被骗子的一招“弯道超车”给秒了。于是,
“老姜”栽在了“新套路”里。
01
信任的杀伤力:越熟越容易翻车
老鸟们通常有多年积累的客户和供应商资源,合作多了,关系熟了,信任自然就多了。
但问题在于,信任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合作共赢”,用不好就,谁输谁赢就不一定了。
某个资深外贸经理与一家供应商合作了五年,彼此关系密切,甚至连订单细节都懒得确认。
有一天,供应商说:
“原材料涨价了,你是老客户,如果预付50%货款,这批订单就不给你涨价,其他人都涨价。”
后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早已债务缠身,玩不下去了,最后的红火就是为了骗一笔钱跑路。
信任是一种高级情感,很多人被骗后才明白,“信任”二字中暗藏着两个“人”,只要一个人心术不正,信任将不复存在。
02
过度自信:我都干了十年,还能被骗?
经验丰富的人通常很自信,有些甚至到了
迷之自信
的程度。
他们会觉得,自己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早已炼就火眼金睛。
结果呢?骗子们偏偏喜欢抓住这一点,用“熟悉的套路”让人放下防备。
以下这个套路,我不但是受害人,在我成为受害人的之后的十多年里,每年都有人因为相同的原因受骗。
有一天,你收到一封“客户”发来的修改合同的邮件,语气、格式、甚至签名都一模一样。结果,签完合同后把定金转了过去,才发现邮箱地址少了一个字母,对方是冒充的!
第一封发自2017年11月1日,也就是在《一个人的外贸江湖》卷1出版后的第9个月,估计是读者看到了书中的案例才找我求助的。(相关阅读:
《一个人的外贸江湖》全集123
)
最近一次收到的同类型的求助案例,发生在半个月前,2024年10月30日。
每次收到这类求助邮件,都感到很无力,因为已经回复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这么久了,同样的套路,还是骗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外贸企业。
03
套路不断升级:经验再丰富,也怕技术高超
经验丰富的人有时容易被过去的经验局限,忽略了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的“神助攻”。
某外贸老鸟接到一个大订单,对方提供了详细的公司资质、信用证等文件,还开了一场“线上工厂参观”。
结果,货物发出后,信用证被银行告知是伪造的。后来才发现,连视频里的“工厂”也是盗用别人的。
当骗子用高科技包装低智商骗局时,很容易骗过传统的商人,这个时候,即便你的业内经验再丰富,也无济于事。
经验丰富的人被骗,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骗子太善于利用人性和经验的漏洞。正如古人说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骗子一招,必骗千智”。
所以,哪怕你是“老姜”,也要随时准备提升警惕,学点防骗新技能。毕竟,
掉坑的时候,最疼的不是肉体,而是钱包和自尊!
本月线下聚会,Club也请来了一位在经验丰富的老货代,她2005年开始做货代,至今已经19年。
她以一个圈内人的身份来给外贸人一些
避坑建议和
省钱建议。
2005
年
11
月份加入货代行业,从业
19
年,做过操作,文件,国内销售,市场和海外销售。
她
有丰富的各种踩坑经历;喜欢和大家交流我和客户们曾经踩过的坑,愿大家不要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