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年特别场
时间:8月21日 日场(11:00-16:00)
夜场(17:00-21:50)
地点:上海 当代艺术博物馆
门票开放:8月16日下午14:00
购票方法:分开售票,详情请至文末。
日 场
Rob Schmitz
记者
「我并没有书写中国的野心,也不愿假装自己可以做到这点」
在中国生活工作的20年里,美国人罗伯·施密茨(Rob Schmitz)当过和平部队(Peace Corp)在四川的志愿者,又在中国不同城市做过纸媒和影像记者,最后定居上海长乐路。在新书《长乐路》里,他记录了这条路上生活、工作的普通男女的故事和人生,被几乎所有的英文主流媒体推荐,“我并没有书写中国的野心,也不愿假装自己可以做到这点。我想做的就是写写那些我认识的人,如果读者能够从中读懂中国,那就这样吧。”
舒为
造作创始人
「我希望造作是我的最后一个公司」
19岁成立广告公司,22岁遭遇人生第一次破产,30多岁的舒为创业15年,精品家具品牌的“造作”是她的第三个作品。说服因山寨而拒绝中国的设计师,一月内寻找100多家工厂,抠所有的细节,从材质形状颜色,到一个螺丝钉该不该露出,“一切都是自己研发完成。我希望造作是我的最后一个公司。”8月21日舒为在一席,阳春白雪与脚踏实地之间。
青山周平
建筑师
「胡同里的空间是大家的,路、椅子、电视,都是大家的」
来自日本广岛的建筑师青山周平 ,因为改造了一户被称作“史上最小学区房”的北京老四合院而被人熟知——35平方米三代5口人逼仄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重新诠释了在胡同生活的可能性。“空间是有力量改变人的生活或生活方式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造人和空间的联系,来对城市产生影响。”
游静
纪录片导演
「就我有限的经验而言,感化院内外的孩子非常相似」
香港独立导演游静花了七年时间,在香港、澳门和日本札幌的少年感化院里教导媒体工作坊,并制作了一部叫《坏孩子》的纪录片,大部分的拍摄、录音都由这些被认为“太危险”“太坏”的年轻人自己完成,呈现他们真实的面貌。“我希望《坏孩子》更可作为观众的镜像,让他们看到自己心中的‘乖孩子’与‘坏孩子’。”
阿来
作家
「蘑菇好啊,什么也不想」
阿来出生在四川一个只有20户人家却归4个土司共管的山寨,抬过花岗石,开过拖拉机,做过中学老师,《科幻世界》主编、社长。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1994年创作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2015年阿来出版小说集《蘑菇圈》,他说自己“大部分时间就是蘑菇的状态”,“蘑菇好啊,什么也不想,就静静地待在柳树荫凉下,也是一种自在啊。”
张弓
佳格数据创始人
「让农业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张弓的上一份工作是NASA的数据科学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地表作物的生长情况。2015年他回国创立佳格数据,要把黑科技商业化:根据卫星图像上的波段分析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用卫星遥感预测肉眼觉察不到的农作物潜在的虫害风险,检测葡萄中的糖分和土壤湿度的关系,通过卫星数出大棚的数量预测大蒜的产量……“商业引领技术,将在你可能都想象不到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
阮仪三
古建筑保护学者
「
千城一面,哪有乡愁
」
阮仪三的古城故事已经说了五十多年,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许多古城都留下了阮仪三保护的痕迹。他抨击“古城重建风”,炮轰“假古董”,痛心民居群的消亡,8月21日一席,“古建筑保护不是拿来装点门面的,千城一面,哪有乡愁。”
石老板
脱口秀演员
2016年中国脱口秀喜剧节冠军,“人们需要笑和思考,而我恰好能够提供。”
杨志刚
(不思凡)动画片导演
「《黑花生》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故事」
12年前,不思凡开了个天坑。以“悠无一品”的名字,上架一部flash动画《黑鸟》。陆续更新了7集,再无下文。有人说它是“中国flash史上的里程碑”,也有人说它是“网络十大遗憾闪客作品”第一名。网上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失踪了。8月21日一席上海,不思凡会带着新作《黑花生》同你们见面。
汪剑超
“绿色地球”执行总裁
「改变世界,也可以不指向某个遥远虚幻的群体」
“绿色地球”执行总裁汪剑超曾是微软中国的研发工程师,希望用信息化的方法推动中国多年未能解决的垃圾分类难题。他们设计了细密的垃圾搜集、分类的信息系统和积分回馈制度。住户将分好类的垃圾装袋贴上二维码放进垃圾桶,垃圾的重量立刻被计算出来,换算成积分计入“绿色地球”为他们开设的账户。从2008年起,已覆盖成都市409个社区14.22 万家庭。
马凯
恐怖片导演
「我觉得吓人不难」
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一部格外粗糙的伪纪录恐怖片《中邪》得到评审团的赞扬,“影片把大量时下青年人常见的数码设备如电脑、手机、微信、摄像头等引入了电影,成为人物视角的延伸”,最终拿下了最佳艺术探索奖。导演马凯89年出生,在横店做了四五年群演,从小喜欢恐怖片,“我觉得吓人不难,但要高级地被吓,不想很low地被吓。”
李磊
“天使支教”发起人
「他们真实的需要应该是尊严,自立,归属」
10年前,李磊辞去自己在湖南大型国企的工作,在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建议下,发起了“天使支教”项目。他告诉志愿者:不资助学生,不使用物质奖励,不搞竞争性的活动,不排名,不跟学生讲“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他们设计了各种创新课程,希望激发农村孩子的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建设家乡的意识。
蔡志忠
画家
「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4岁的时候,父亲送给蔡志忠一块小黑板,他由此发现了自己爱画画的天赋。15岁从事漫画行业至今50多年,到现在还每天画画,兴致勃勃。他导演的动画电影《老夫子》获1981年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大醉侠》《光头神探》以及中国古籍经典漫画《老子说》《庄子说》《禅说》等100多部作品在45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40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