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纤维作物,全球150多个国家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在美国,棉花的经济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但随着棉花价格下降和天气的不可预测,美国棉农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Z. Jeffrey Chen领衔的新研究或许能为这个行业提供一个机会。他们团队在育种方式上走出了新的一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可以产生更多的棉花。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的许多特性不仅仅受其基因的控制,即写在它们DNA里的序列,还受DNA之外的过程控制,其决定了基因表达的有无、何时表达以及多少表达等,即表观遗传学。
这就打开了培育动植物全新路径的可能性。利用表观遗传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可遗传性修饰,育种者就能在不改变基因的情况下创造新的品种。
这项研究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上,Chen和得克萨斯农机大学、中国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绘制出棉花表观遗传基因的“甲基化基因图谱”。
科研人员发现,在野生棉花品种和驯化棉花之间有超过500多种表观遗传基因的差异,其中一些已知与农艺及驯化性状有关系。这些信息有助于育种者选择其想要改变的各种性状,如纤维产量,抗旱、耐热或虫害。
例如,野生棉花品种可能携带基因帮助它们更好地对抗干旱,但在已驯化的棉花上则表观遗传沉默。
“明白了这一点将允许我们以表观遗传育种来补充现有的育种途径。”分子生物学系植物分子遗传学副教授Chen表示,“自从我们知道了表观遗传变化如何影响开花和应激反应,我们就可以在驯化棉花上重新激活响应基因。”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为人们提供了想要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改造植物的重要线索。
这项研究识别出500多种与DNA甲基化过程有关的基因开关列表。其涵盖了最为广泛的棉花种植品种,如陆地棉或美国棉,其亲缘皮玛棉或埃及棉,以及野生远亲,并展示了这些植物100万年来进化过程中的表观基因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DNA甲基化发生了改变,因为野生品种混合形成了杂交种,杂交种后代适应了环境变化,人们最后驯化了它们,产生了现代的陆地棉、皮玛棉等。“知道甲基化在进化驯化过程中的改变,将帮助我们推动这一技术成为现实。”Chen说。
这对育种专家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他们希望今天的变化不会在后代中迅速消失。
他们还发现,野生棉花内的一种甲基化基因能阻止棉花开花,而已驯化棉花中的这种基因已去甲基化,导致了棉花从热带植物变成在世界多数地区“安家”的普适性农作物,这种关键性突变不是遗传变异,而是表观遗传变异。
这项新研究建立在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美国棉(或陆地棉)基因序列图上,这是Chen和他的合作者在2015年开发的。
Chen表示,参照这一最新“甲基化基因图谱”,育种专家可通过化学方法或CRISPR-Cas9等技术进行基因甲基化修饰,靶向培育出改良品种,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小麦、咖啡、土豆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育种。
来源:中国科学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