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OSS直聘
为寻找工作的人提供快速应聘通道,同时为招聘者提供快速招人通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川观新闻  ·  花20多万元,就能买到“铁饭碗”? ·  13 小时前  
51HR派  ·  京东又开始当鲶鱼了...... ·  16 小时前  
LinkedIn  ·  再见,理想工作 ·  20 小时前  
51HR派  ·  2025年,岗位的抗风险逻辑,变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OSS直聘

凭什么那个脑残上司总能 hold住你?

BOSS直聘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4-09 22:36

正文

来源 :马文的文(ID:marvinsthought),作者:马文。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马文”。

————————————————

本文总计约1700字,约需4分钟。


老肖在我同学圈里是公认的优秀,跳槽后却一直很郁闷。用他的原话说,是每次跟上司开会,都感觉在看猴子往自己脸上丢屎。这上司啥都不懂,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当老板的传话筒。

“凭什么啊?”这已经是老肖的惯用语了,说完再夹一口菜放嘴里,眉头紧锁,狠狠地嚼。

哇兄弟,传话筒耶,凭这还不够吗?

他不告诉你项目要被砍掉了,你是不是还要在那一晚拼命加班赶版本?他不指出别的部门有啥资源借用,你是不是很可能自己重整一个?这次调薪比例算高还是低,考核怎么打,不也得靠他说明?

人家是没你强,但凭借对你的信息牵制,就能轻松hold住你。

不服气?下面还有更气人的呢。


1

从信息牵制到信息压制

掌握信息源头才是王道


上次有位同事跟我说,老家村里按人头分地了。他算了算,在公司里吭哧吭哧忙活大半年,还不如隔壁二狗赶在政策出台前,回家造娃挣得多。

我自己滴滴打车也有奇遇:一师傅深圳四套房,听说我是腾讯的,满嘴夸赞,说我们粗人也不会别的,就只能炒炒房,开开车,高科技还是要靠你们呐。我算了算自己的首付存款,去他妈的高科技哦。

这已经不是信息牵制了,这简直是信息压制。

绝大多数的精英,在信息牢笼下,哪怕认知、技能再强,所得无非是局部最优策略。

而某些人,能力可能一般,但要么拿到的信息比你多,策略更接近全局最优,要么拿到的信息比你关键,所以收益更大。


2

显性信息VS隐性信息

大鱼总是在水底下潜


又是牵制又是压制的,精英们那个焦虑啊,疯狂给自己灌信息:路上争分夺秒听音频课程,闲下来刷个公众号、知乎,周末还不忘去报个课程。

这当然会有帮助,可却治标不治本。为啥?因为咱拿的只是显性信息,而没有隐性信息啊。

物以稀为贵。信息价值的分布也是符合幂律曲线的 —— 更难求得的隐性信息,比显性信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回想一下就好了,咱们过往成长的重大突破,无论是打开新的一扇大门,还是大量资源的集中灌入,有多少是得益于公开烂大街的信息呢?更多的不还是前辈的私相授受,或是挚友的某次促膝长谈?


3

获取隐性信息才是王道

深入、求远、交换


BB了这么多,隐性信息怎么获取?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01.深入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隐性信息可能在公开场合不便透露,也可能是分享者自己都没清晰整理出来,甚至不自知的。只有通过深入的询问、交流,才能挖到有别于他人的收获。

从这点来看,饭局私约、拜师学艺、内部眼线,前辈们早就走在前面了。

02.求远

信息总在其对应的圈层中流动,若圈层之间跨度大,则只有显性信息勉强通行,隐性信息难以逾越。

比如快手这个乡村主流app,精英阶层有多少人知道、用过?里面喊麦的天佑,冲击直播最佳男艺人,花了公会多少钱?一百多万粉丝的“搬砖小伟”,吸粉绝活又是什么?相对应的,“丢书”“欢乐颂”“爱乐之城”这些城市热门话题,在快手里也是毫无波澜。

可要知道, 越远圈层的隐性信息,就越是圈内的信息盲区,差异价值也可能越大。

上星期跟一朋友吃饭,这货放弃深圳公司,跑去三四线城市收传统媒体的剩余广告资源,抬价置换本地餐饮优惠券,赚差价的同时优惠能做到高于美团点评,小生意美滋滋,饭桌上讲起来两眼放光。我说哥,让入点股呗。他笑眯眯:老子暂不缺钱。

03.交换

有人翻开一刷好几屏的微信通讯录:不就是弱关系人脉嘛,一筐好不咯!那我多问一句:这些关系当中,有多少有信息的交换?

如果只是建了管道,不通流水,那不逗自己么。弱关系不是留着过年拜年用的,找个周末吃吃饭,吐吐槽,交换下行业黑幕都强百倍啦。

这里的交换还有另外一个含义: 不要光拿不给,要给对方价值。 不对等的信息交流是不持久的,大家都很忙,凭什么总给你干货,你在那就傻乐听呢?

再一个,让对方了解你的价值,相当于在他的圈子里植入一个你的传感器——有信息跟你密切相关时,他大概率会提醒你。


我也是一直困于信息牢笼中的一员。尤其这次换新工作,信息缺乏可没少让我吃亏。

不过就像上面说的,停止闭门造车的认知升级,汲取显性信息的同时,关注价值更高的隐性信息,必能缓解信息压制的尴尬。

我的观点是: 信息>认知>方法论>执行。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顺序,实际运用中,每个环节更多是相互影响,交替加固的。

最新热文导读

职场 干货▽

职位精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