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job market大放水来了! ·  4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7118 ... ·  19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今天起,煮饭的时候千万注意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普通人写给普通人的投资建议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2-29 18:21

正文


作者: 迢书

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我有点儿闲钱,有啥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第一条: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我是普通人。我是普通人。我是普通人。

自视过高是投资大忌。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能力不行,运气一般,就能避开大部分坑。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就不错了,战胜市场非常困难,必须先问自己何德何能。

普通人见银行理财经理,最喜欢问的一句话是:“最近有没有好产品?”

理财经理卖的产品是总行、分行派下来的,能说不好吗?都好。理财经理喜欢讲分散投资,这当然是对的,暗中有个好处,每当上面有产品销售任务派下来,不管是啥,都可以劝客户买点儿。当然,大部分普通人是听不进去的,下次见面还会问:“最近有没有好产品?”

三年前,我见过一款堪称完美的产品:年化利率14.6%,保本保息,随存随取——发行这款产品的公司叫e租宝。

好吧,不需要太好的流动性,收益高、风险低就行。国债、存款风险最低,当然收益也低。货币型基金风险极低,一度收益较高,现在也降下来了。

银行理财产品不管写的是保本还是不保本,毕竟是银行发行的,风险较低,但是收益也不比存款高多少。偶尔发行一款“好产品”,比平时高一两个点,往往还限量,客户抢破头。

如果能接受投资收益跑不过通货膨胀,极度厌恶风险,那就投资国债、存款、货币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不要想太多。再念一遍:我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幻想是,银行存款年化利率提高到8%多好,既实惠又保险!银行是吃存贷利差的,房贷年化利率还不到6%。8%进,6%出,银行吃什么?

能承受一定风险,炒股如何?那就买指数型基金,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别折腾。再念一遍:我是普通人——不是基金经理,不是股神。

2018年,上证综指跌了近四分之一。算了,还是投固定收益类产品吧,P2P怎么样?

投资必须明明白白。糊里糊涂赚钱,就会糊里糊涂亏钱。投资P2P,必须先看法律、有法律效力的协议。除了法律、协议,其他都是屁话,关键时刻不作数。写了的不一定算,没写的一定不算。

法律规定,P2P平台是信息中介,不能提供担保。仔细阅读所有协议,相信你找不到P2P平台会担保的条文——有就违法了。

在P2P平台投资,获得的是债权。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担保人追债,其他人(包括平台及员工)没义务还债。

既然P2P平台没义务,你就不用关心平台高管、股东有谁,注册资本多少,有没有做公益、获奖励……你最需要关心的是,债务人会不会还钱,担保人会不会代偿。

假如债务人信用公认很好、担保人实力公认很强,那投资收益率一定不高。发行产品的人也不傻,大家一抢,收益率自然就降。真相非常残酷:中国比你有钱、专业的人和机构多的是。即使有“好产品”,也轮不到你。换句话讲,轮到你的,往往并不是“好产品”。

只有比你有钱、专业的人和机构没法跟你抢的,才是真的“好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