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课桌拼成的直播台上,从田埂采摘来的栀子花飘着幽香。大别山太湖县寺前镇乔木寨小学广播站第一期节目的声音回荡在简朴的校园里,来自上海东广新闻台的主持人新李、王琦与大别山的孩子们一同完成了这次“六一”特别直播。
山村学校广播站
据悉,这是东广新闻台、爱上公益等联合发起的“山村学校广播站”系统性公益项目,包括搭建校园广播站、小主持人培训、小主持人来上海电台体验等一系列内容。以往的爱心公益项目较为注重硬件的援助,但这次东广新闻台希望能对山里的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帮助,为缺乏校园文化活动的山村学校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广播站,并通过硬件搭建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校园广播站成为山村学校长期保留的特色校园文化,将单一的经济捐助转变为经济加文化的支持。可以说,这是广播公益模式的一大创新。
在这档山村学校广播站“六一”特别节目中,孩子们描述了大山里最美的声音,讲述了翻山越岭的上学路,还有自己的梦想。在孩子们听来,大山里最美的声音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响,野鸡、山羊的叫声,当然还有老师们的声音。有一个孩子说:“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溪,当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听着溪水叮咚响,然后就能睡着了。”东广新闻台主持人新李觉得,这样真实质朴的表达甚至胜过了最优秀的主持人。校长介绍,这座学校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当中从家到学校最远的距离是8公里的盘山路,而他们的父母很多都在上海打工。一个小女孩说她每年只能在寒暑假才能见到爸爸妈妈,说着说着就哭了。通过电波,她许了个愿望,希望长大了能为爸爸妈妈盖个大房子。
新李介绍,虽然是山村学校广播站的节目,但他们做得很规范,完全按照正常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并用专业设备录制下来,之后会通过东广新闻台在上海进行播出,让那些身处异地的父母能通过广播听到自己孩子的声音,而上海的小朋友也能通过电波和大山里的孩子进行互动交流。
据悉,山村学校广播站建设将每年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每捐助搭建完成一座广播站,东广新闻台主持人都会前往当地培训孩子和老师,与孩子们合作完成一期节目,同时邀请孩子们来到上海,在东广新闻台学习和体验主持人的工作。
作者:徐婷
来源:每周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