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广发证券研发中心实习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2025春招情报群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bda2025春季实习分析师招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美联储研究扩表抑制全球负利率扩散——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9-19 16:29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刘天天

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美联储研究扩表抑制全球负利率扩散

鲍威尔在9月议息会议中明确表示负利率不是美联储工具箱中的首选,换句话说鲍威尔实际上是不想要美国走向负利率。但是在不扩表的情形下,如果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进一步下行,那么最终美国会向负利率发展。我们认为,在负利率时代渐行渐近的大背景下,美联储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国家站出来抵抗负利率的趋势,大概率会进行扩表来抑制全球负利率的蔓延。那么美联储扩表的操作是否会有效?我们认为,如果美国的财政政策能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下走向积极,财政政策发力进行结构调整,生产要素发挥作用,那么就能够有效延缓利率的下行。

>> 鹰派降息下反映的是美联储对于未来政策路径的分歧较大

我们认为,9月议息会议虽然进行了降息操作,但是传递出的信息较为鹰派。其一、鲍威尔强调经济增长稳健,“适度”的政策行动应该足以维持美国经济增长。鲍威尔为必要时“更多次降息”的可能性留有余地,但强调这并非官员预期的情形。其二、美联储调升了对于今年的GDP预测,由此前的2.1%升至2.2%。点阵图中值显示官员认为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将不再降息,基准利率稳定在1.9%,并保持到2020年底不变,2021年将升到2.1%,2022年升到2.4%。会议声明公布后,美股先跌后涨,美元指数上涨0.3%,在98.6附近震荡,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4BP至1.8%。

>> 公司缴税+国债结算导致货币市场出现“钱荒”,但实质是系统流动性不足

9月17日美国货币市场出现了“钱荒”,隔夜回购利率曾一度大涨到10%,约为上周的四倍。有效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3%,突破目标区间的上限。纽约联储进行了十年来首次隔夜回购操作,美联储也决定自9月19日起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1.8%,并将隔夜逆回购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1.7%,以增强对利率的有效控制。往常隔夜回购利率飙升可能出现的时间点是在季末或者月末,但是这次是发生在月中,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1)9月16日是公司缴税截止日期;2)上周发行的美国国债结算在9月16日;3)投资者在上周债市大幅下跌过程中将债券卖回给交易商。

>> “被捆绑”的美联储:财政政策和贸易摩擦的双重“绑架”

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和贸易摩擦的双重“绑架”下,美联储会被倒逼放松货币政策。当前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政府只能依靠不断发债。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发债的需求,如若流动性不足,将导致利率快速上行。所以在财政发力的同时其实是会倒逼美联储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另外,鲍威尔曾表示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纳入货币政策框架是新挑战。我们认为,贸易摩擦将加大经济下行风险,打开进一步降息窗口。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又为特朗普更激进的贸易立场腾挪了空间。我们预计,今年可能还有一次降息,大概率在12月。

>> 重温3月议息会议声明,现已接近联储即将扩表的临界点

3月议息会议在关于资产负债表的声明中曾提及:缩表结束后,美联储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SOMA公开市场操作账户的规模不变。当委员会认为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缩减到,SOMA账户的证券量仅保留能够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委员会将增加其证券持有量,以跟上非准备金部分的增长,并维持系统适当的准备金水平。而此次鲍威尔讲话暗示美联储可能很快会恢复扩表,鲍威尔表示:“目前存在真正的不确定性,我们当然有可能需要比想象的更早恢复资产负债表的自然扩大。”我们认为,现已接近美联储此前提到的临界点,美联储可能扩表在即。

风险提示

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不及市场预期,贸易摩擦事态升级或反复冲击市场风险偏好。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2019宏观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上)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下)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PPT)——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2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3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5 ] 外资回流催生赚钱效应,吸引散户资金入场

不是资金杠杆而是信息杠杆

2019年1月港路演心得

2019年4月香港路演心得

[ 6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