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开工一身疲惫,跳槽季人潮涌动,想要更高的薪水,想要消费升级,想要去看看世界,心很远,身体却囿于眼前的生活。
今天,小拇哥必须向你推荐这本瞄一眼封面就能立马心旷神怡的精装
《瓦尔登湖》
。
你有多想逃离北上广,这本书就有多令人神往。
它给你一次从生活中喘口气的机会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隐居”,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去过这样的生活。
主要是底气不足。一些人被各种责任绑着,另一些人舍不得放弃城市给人带来的一切。
我们被生活逼得太紧了,喘口气都难。
梭罗做到了,他到瓦尔登湖畔的山林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多。用借来的斧子,跑到湖边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用他的话说:“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
如果你无法真正从复杂的现实环境中逃离,你可以逃离到这本书里片刻。
当做
一次“精神泄洪”
:忘掉工作、钱、房子、生活、未来这些人生大问题带给你的压力与焦虑。
它能让你喘口气,
也能让你更清醒,感受另外一种面对生活、解决困惑的途径。
它能教会你怎样做选择
待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考研还是出国?体制内单位还是创业公司?分手还是结婚?
选择越多越迷茫。
梭罗是最擅长用做减法的方式做选择的人。在他看来,真正的知识不是书本上的公式和原理,而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瓦尔登湖》就是他的一次生活实验,用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来验证一个人对经济的依赖可以低到什么程度,从而找到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
城市很容易让人迷失。生活被物质,爱,渴望,理想和现实填满,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有价值的,常常分不清,或者顾不上。
《瓦尔登湖》可以给你一些答案。
关于怎样一个人把日子过好,这是最经典的文学作品
用现在的眼光看,梭罗当时就是个 28 岁、辞了工作、没钱没房也不再那么年轻的人。
但他的独居生活很丰富。
大把的个人时间让他能够很细心地去关注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从春天的风,到鹌鹑的眼神。你能从中领悟到孤独时刻的美妙之处。
他给自己找很多事做,种豆子,造房子,给自己设计壁炉等等。用二手木材建小屋时,他想的是城市里那些买不起房的人背后潜藏的阶层问题。
独居生活的丰富
不在于自娱自乐,而是更深入、更独立地思考的机会。
它是一本提供精神力量的人生手册
这本书是诗人海子去世时带在身边的四本书之一。
是 2016 年清华大学校长和录取通知书放到一起,寄给新生的礼物。
美国国会图书馆把评价它为:“塑造读者人生的 25 本书之一”。
这次,我们找来最懂它的人为你打造终极典藏版。
《瓦尔登湖》终极典藏版
售价
198
元 首发
5000
套
《瓦尔登湖》的版本众多,我们为什么向你推荐这个版本?
这是你值得拥有它的4个理由——
我想让你看到一本传世经典藏书应该有的样子。为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追求最好。
曾获“中国最美图书”提名的新锐设计师崔晓晋,她耗费近 10 个月细读书里的故事,最终将瓦尔登湖的风景“揉”进书中。
作为终极典藏版,它衬得上瓦尔登湖之美。
书名采用奢侈级的压凹烫金工艺,有经典的质感;墨绿色细棉布内封象征瓦尔登湖区的植物。
深褐色的环衬象征土壤,蓝色纯手工树纹纸插页象征湖水。
外封通过粉红用色,表达生命的活力与暖意,沉静与活力的碰撞。
首版只有 5000 套,独家发售。
这次你拿到手的,将是独一无二的版本。
你可能会好奇:梭罗隐居两年的湖到底什么样?
我们特意配上了瓦尔登湖的实景彩照。不是普通的素材图片,而是出自美国知名自然摄影师斯格特·米勒之手,他效仿梭罗隐居瓦尔登湖,拍下了近百幅高清照片。
他时常要花上一个小时,拍摄不同光影下的一棵落叶的桦树。“收工转身的一刻,却发现身后的画面才是我要的那张照片。”
这些图片是梭罗文字的最佳视觉呈现。为了保证插图的震撼力与美感,我们选择了大开本:常规图书一般是 32 开,跟 A4 纸对折后差不多大。终极典藏版《瓦尔登湖》是 12 开,比 A4 纸还宽,实打实的 4 千克重。
为的就是能完整地展示照片的每
一个细节,用极致的视觉效果成倍地提高你的阅读体验。
为了让每张图都还原照片的色彩,我们选用了色彩还原度较高的 120g 美印兰采,同时对墨的色调以及机器的压力进行多次调整。
把瓦尔登湖最真实、最难以捕捉的细节展现给你。
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来说,译者的水平很重要。他直接影响你对一本著作的理解。
《瓦尔登湖》是 170 多年前梭罗的生活散记,翻译起来很难。
翻阅过几十种版本后,我们选择了仲泽的译本。他是一位中英文功底深厚,态度严谨的学者和译者,对梭罗情有独钟,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梭罗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工作。
他的《瓦尔登湖》初版译文,豆瓣评分高达 8.9 分。
这本《瓦尔登湖》终极典藏版,与初译版相比,无论在理解上,还是在中文的表达上,都又有了一个飞跃。
用仲泽自己的话说:通过对这本书的修订,他的翻译终于走到了“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境界。
除了书本身,我们还请他用声音解读了《瓦尔登湖》,随书附赠音频解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