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永远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但中国国民在健康领域情况并不乐观。由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的《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显示,中国亚健康超7亿人,60岁以上老人超1.78亿,每年医院门诊量达数十亿人次。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70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岁,需健康产业投入1.35万亿美元,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每提升平均期望寿命1岁,健康产业需投入3000亿美元。
医疗健康领域的刚需之大,是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只是其中之一。医疗健康智能硬件是指可将监测人体所得数据储存在云端,并通过有效分析计算后,向用户提供实时反馈服务,最终实现医疗保健价值的智能硬件设备。
艾瑞咨询报告指出,因2013、2014年运动手环类智能硬件兴起,引发行业内其它产品火热销售,2015年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估计近10亿市场规模。以下是2013—2016中国健康医疗智能硬件市场份额(不包含手表、手环等以运动健身为主的产品)。
医疗健康智能硬件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医疗器械资格认证的产品,称之为医疗级智能硬件;一类是未曾通过认证的,称之为健康级智能硬件。两者都具备数据监测功能,只是应用场景有所差异。
医疗健康智能硬件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是针对用户端的产品销售。未来面对的客户或许会更加多元,包括医院、药店、药企或者是保险公司。
医疗健康智能硬件是个大市场,但是资本却并不火热。Xtecher查看了通过公开消息收集的135个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其投融资情况如下:
由上图可知,该领域融资以早期为主,且多停留在A轮及以前,未融资项目占比很大。市场大,投资少,这是为什么?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Xtecher,目前医疗智能硬件领域市场虽大,但未曾有突破性进展,投资人缺乏真正有潜力的项目。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健康级,医疗级寥寥可数。
于是,医疗健康智能硬件目前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医疗级的产品需求大,产品少;健康级的产品多,但并非刚需。
Xtecher认为,医疗级智能硬件的玩家多数是初创企业,要兼顾生存和成长,并不容易。医疗智能硬件的研发较普通智能硬件要求更高,如果想要打造一款满足市场刚需的产品,需要在资金、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方面都有足够的实力。
首先,在资金方面需求大,初创企业往往缺乏项目资金。该领域创始者多为技术出身,在资金运作方面存在短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投资者,并且企业估值难。
其次,在研发环节上,智能医疗硬件相对门槛高,很多相关技术处于商业化初级阶段,缺乏可以直接借鉴的资料,因此需要研发团队具备很强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并且研发周期长,认证周期长,投入成本高。
再次,在生产环节上不可控因素多。医疗智能硬件需要高精度,工艺严苛。该类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可制造性也难预估,生产合格率以及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成本不可控,并且需要高质量的供应商和代工厂与之合作。
最后,在销售环节上,目前医疗智能硬件销售主要集中于线上销售,线下销售渠道匮乏,难以形成规模。对于医疗智能硬件,用户需要更强有力的保障,并不能完全走普通智能硬件的销售模式,推广面临困难。
目前健康级智能硬件一般小巧精致,价格实惠,并且都伴随一种新的健康概念,因而市场情况相对乐观。不可否认,从健康数据的收集层面来说,众多的健康级智能硬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大医院之所以人满为患,根本原因在于其判断结果的权威性。
此外,后续分析治疗等服务并不完善,数据收集对于用户而言无法获得直接收益。
目前市面上很多低价医疗健康智能硬件产品销量较好,但高价产品却让人望而却步。Xtecher认为,这是由于用户对该类产品的实际功效认可度较低,从心理上并不相信其监测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但又想试一试。这种心理很难改变,如果不幸买到市面上一些劣质产品,这种不信任感会加重,甚至会成为对所有同类产品的否定。
对于医疗健康产品,一般都是宁缺毋滥的,在一时的热潮下,健康级产品获得收益很容易;热潮过后,便难以为继,这也许是目前市场资本冷淡的根本原因。那些大浪淘沙之后,真正靠技术存活的产品,肯定会是未来医疗市场的宠儿,不过在此之前,有多少企业会成为烈士先驱,没人说得清。
Xtecher研究院基于对医疗健康智能硬件行业的洞察,对相关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盘点,同时请教了业内20余位相关专家,本期Xtecher Weekly精选了15家医疗健康智能硬件行业中最具潜力的创业项目,以下是推荐项目汇总。(按照公司成立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视友科技
视友科技,全称北京视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专注于脑科学领域应用产品的研究,采用脑科学理论和便携式脑电技术,面向智慧教育和智慧健康领域研发多项新技术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学校、培训机构、政府、司法、军队、公安,以及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在脑素质、脑潜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应用领域。
公司有近20种脑电产品系列,满足心理健康、专注力培训、认知力培训、神经营销等多种需求。其中EGO思逸脑波舱,可用于冥想放松,助眠减压。
创始人许冰曾就职于中国航天员中心,任主管设计师。公司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医学院、北师大,清华心理系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高等学府。
目前已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Sleepace享睡
Sleepace享睡,全称深圳市迈迪加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睡眠健康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公司一直致力于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技术。
目前公司推出的产品包括:RestOn智能睡眠监测器、Nox智能助眠灯、享睡纽扣、Nox音乐助眠灯、享睡忆眠枕,其中RestOn智能睡眠监测器,15年获得了CES终极科技大奖。Nox智能助眠灯,主要是通过特定波长灯光激发人体褪黑素并配合专属版权助眠音乐来帮助睡眠,可以检测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并可根据环境需要改变灯光颜色,拥有1600万种颜色,该产品16年获得了CES创新奖。
Sleepace享睡创始人兼CEO黄锦锋,北京大学博士,美国著名电子行业杂志 《Dealerscope》“40位40岁以下的业界精英”,2011年创建Sleepace享睡,专注智能睡眠健康领域。
Sleepace享睡于2014年5月,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同年7月获得2000万A轮融资;2015年7月获得4406万B轮融资;今年6月获得5000万B+轮融资。
iHealth
iHealth,致力于设计和制造消费者喜爱的个人医疗保健产品,使其能便于测试、跟踪、图形分析,并可以定期分享客户的健康信息。 iHealth计划开发一系列个人医疗保健设备的iOS移动应用平台。iHealth所提供的移动个人保健产品,使分析健康轨道、图形和安全共享信息等变得精简化。 iHealth移动互联血压计是第一款个人健康管理的工具,适用于iPod touch,iPhone和iPad。
九安医疗与iHealth创始人刘毅,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分析仪器及工业管理双学士学位。1995年创建了柯顿(天津)电工电器有限公司,并领导开创了中国国内电子血压计、低频治疗仪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14年来逐步成为世界电子血压计主要生产厂商。
2014年9月18日小米公司宣布对iHealth注资2500万美元。
掌上心电
掌上心电是一家专注于心电领域的移动医疗科技公司,其解决方案包括多款医疗级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移动App、智能分析大数据云平台与心血管医疗服务资源,为医生、患者、亚健康人群提供专业心脏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家用医疗级心电监测设备,仅需与智能设备相连即可随时随地的采集心电信息,把复杂难懂的心电图翻译成易于看懂的健康报告。
创始人王长津此前曾任职东软集团,并在东软、威高等医疗器械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及研发部门高层。
2014年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2016年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精准医疗百家汇。
糖护士
糖护士,隶属于北京糖护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和辅助治疗工具的移动医疗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糖护士通过先进的医疗级智能设备、基于大数据的医学解读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以 “数据+决策+服务”的模式,促进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患者的血糖管理和辅助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管理工具。
糖护士智能医疗设备主要包括手机系列智能血糖仪和胰岛素注射剂量自动采集设备Insulink。手机血糖仪在2014年2月获CFDA批准,成为第一个获得该项认证的“设备+APP”的血糖监测设备。Insulink于2017年2月获得FDA注册认证。糖护士设备不仅服务于中国的糖尿病用户和产业链,同时还服务于欧洲和印度等国家的糖尿病互联网管理公司。
创始人李承志曾任摩托罗拉研发工程师、德信无线集团副总裁、美国Infosonics中国CEO、中关村高聚人才。糖护士创始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通信行业、数据挖掘、临床医学和互联网行业的资深成员组成。
糖护士于2013年8月获得创新工场及三诺生物的联合天使投资;2014年11月获得赛富亚洲领投、创新工场跟投的A轮融资;2016年8月获得恒宝金源领投的A+轮融资。
康康血压
康康血压是一个智能血压计,隶属于北京康康盛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通过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个体化贴身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包括智能诊断、医师问诊等。
公司以软件和智能血压计为软硬连接器,连接医患药险,并通过慢病互联网医院提供高血压慢病管理服务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其动态血压计已获得中国CFDA认证和欧洲ESH准确性认证。
康康血压旗下产品与业务线主要针对用户端研究开发,分为智能血压计和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1)智能血压计包括动态与静态两种,用户通过联结App/微信,可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享,上传存储在“康康云”平台,以便于血压风险评估系统进行预判,提供智能诊断结果。2)公司自建慢病互联网医院,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慢病的二次诊疗,结合康康血压计测得数据,帮助贵阳市卫计委、国家老龄委、区域政府、医院和社区进行辖区慢病筛查和防控。
曾明发,康康血压董事长,光芒网络集团总裁。现任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信息中心主任。此前曾在新华网、艾瑞等工作。
2013年9月,康康血压获得天使轮投资400万;2014年3月获得光芒创投Pre-A轮3000万投资;2016年5月, 获得中岭燕园创投数千万A轮投资;2016年9月,获得上市公司以岭药业3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战略投资。
优体科技
优体科技,全称杭州优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专注于研发能够读懂心脏健康的智能服装,其第一款产品——优护心衣已经问世。
优护心衣是一款采用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多导联实时心电T恤,采用多个纳米银柔性织物传感,解决传统一次性氯化银电极不透气、易过敏的问题,衣物一体化设计,可水洗。在未来,优护心衣还将拓展出更多通道心电采集、呼吸监测拓展、肌电监测拓展、动态血压监测等功能,全方位检测人体的健康状况。
创始人兼CEO柳凌峰,是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无线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在欧洲从事体域网行业研究达7年之久,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团队数位核心技术成员均是来自北欧高校的博士,涵盖WBAN(无线体域网)、算法、智能服装传感与纺织行业。市场团队来自华为、微软、勃林格殷格翰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心麦
心麦,全称上海心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心麦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穿戴产品、大数据、健康分析的公司。作为智能珠宝倡导者,在全球范围率先推出健康智能戒指。心麦健康智能戒指,提供科学健康指导,全面管理身心健康。拥有血压、心率、睡眠、运动减肥、情绪管理、压力疲劳、触控屏、显示时间、IP56防水等功能。
创始人徐新意毕业于复旦电子工程系,2003开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交互研究,后创办点讯公司并被百度收购。在百度期间担任移动应用部负责人,无线产品委员会主席,帮助百度从无到有组建移动互联网部门,主导推出百度多款核心APP产品。团队其他核心成员来自百度、三星、飞利浦以及,复旦交大医学院。
A轮估值1.1亿,目前计划做A+轮。
回车科技
回车科技,全称杭州回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4月成立,致力于消费电子级脑电波控制领域。
目前公司有两款产品,一款是Kether系列硬件产品,用意念头戴采集人脑电波控制赛道上的赛车,佩戴者的专注力越高,赛车的速度越快。
另一款产品是现在推动的、基于脑电技术的大健康产品“回车智能眼罩--易休”,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实时脑电检测,音乐推荐;智能停止播放--大脑进入浅睡状态,音乐切换到白噪声播放;适时自动唤醒。
研发团队出身于浙江大学相关研究室,创始人兼CEO易昊翔,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曾去美国UC Davis科研交流、辅修创新创业管(ITP),在脑电波领域擅长。CTO童路遥,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科学学院,浙江大学“cookie创客空间”发起人、IDC国际机器人大赛小组赛第一名。
回车科技于2014年8月获得百万天使轮投资;2015年7月,天使投资人追加数百万投资。2016年1月中关村创投千万级Pre-A轮。
Vivalnk维灵
维灵,全称维灵(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来自美国硅谷,2014年落户杭州,是一家以数字医疗为主的企业,也是健康可穿戴产品的技术厂商、解决方案供应商。
维灵的eSkin电子皮肤技术,可以使超薄柔软、可随意拉伸的电子贴片与人体紧密贴合,内置高精密生物传感器,通过云平台服务便捷收集生理参数,基于该技术平台的现有产品亦成功实现商业化。
维灵针对现阶段可穿戴产品笨重、使用不变、价格昂贵、不精准、不可作为医疗器械等弊端,继2014年与Google首次进行技术合作展示,2015年发布柔性智能体温计及数据服务平台后,于2016年带来了兼具系统级、平台级、医疗级特点的生物多传感器医疗设备解决方案。通过多传感器集成,可以实现无创的高精准度连续监测,提供大量有效数据,从而实现医疗数据服务和基于医疗诊断数据的机器深度学习服务。
维灵取得美国加州医疗设备许可证、FDA注册证,旗下产品获多项技术专利保护,并已取得五项美国专利。
首席执行官李江博士曾在Kovio公司(美国柔性电子领军企业)担任副总裁,负责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此前任职于AMD以及Spansion(AMD 与富士通合资的闪存厂商),在Spansion 担任分管产品工程的副总裁期间,主要负责新产品开发和实施,拥有20多项美国专利。
维灵已完成7200万A轮融资。
神灯生科
神灯生科,全称浙江神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公司致力于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专注于睡眠检测与改善。
神灯生科的脑电产品采用单导脑电图睡眠分期方法(简称sEEG-SSC),来分析健康人群及亚健康或患病人群的睡眠结构上存在生理性差异,这些差异代表了健康睡眠和睡眠疾病的典型特征。解决了传统基于多导仪(PSG)睡眠监测方法由于昂贵、复杂、干扰性大制约睡眠检测的局面,具有安全有效、自动化分析、操作简便、佩戴舒适、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评价睡眠质量、筛查睡眠疾病、改善睡眠。
神灯生科核心成员来自于毕业于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员工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超过50%,公司管理层则主要来自西门子、网新、绿城等上市公司。
2015年10月24日,神灯科技获喜临门1500万Pre-A轮融资。
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