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蚂蚁集团在上海外滩大会上展示了其AI战略的实践成果,包括推出的三个AI新面孔:AI生活管家“支小宝”、AI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这些新产品表明蚂蚁集团正在进行科技和互联网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型。蚂蚁集团的AI战略基于专业门槛的垂直领域智能体,通过AI与现有生态的融合,推动智能体为行业带来新商业模式。蚂蚁集团持续投入研发,其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AI落地应用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蚂蚁集团在上海外滩大会上的表现
展示了其AI战略的实践成果,包括推出的三个AI原生应用,表明其正在进行科技和互联网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型。
关键观点2: 蚂蚁集团的AI战略重点
基于有专业门槛的垂直领域智能体,通过AI与现有生态的融合,推动智能体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关键观点3: 蚂蚁集团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具备理解人类复杂信息的能力,使AI落地应用更符合人类交互习惯,在智能客服、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巨大潜力。
关键观点4: 蚂蚁集团的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显示出蚂蚁集团对AI战略的坚定投入。
正文
“蚂蚁集团的AI进化之路,不仅是对技术的应用,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迭代。
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的一系列业务发布,让它重回商业圈的聚光灯下。
外滩大会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人们对外滩大会是熟悉的。外滩大会最早就是蚂蚁集团主办,而现在,蚂蚁仍然是外滩大会组委会的成员。
但今年的外滩大会,比起往年又有新不同。今年的大会最热的关键词,无疑是AI,从主论坛到见解论坛,国内外的大咖讨论AI的技术、应用乃至伦理。在超过10000平米的科技展览上,特斯拉的赛博越野车、Optimus人形机器人、小鹏的飞行汽车、宇数科技的机器狗,更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科技范儿”。
不过,除了大会本身的变化,蚂蚁自身的变化也引人注目。
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蚂蚁和支付宝更多是以支付和金融科技的形象出现的,而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中推出了三个AI新面孔——即AI生活管家“支小宝”、AI财富管家“蚂小财”、和AI健康管家。
这么多的新产品集中亮相,无疑向外界释放了清晰的信号——过去几年,蚂蚁进行了科技和互联网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型。今天的蚂蚁,已经是中国AI市场牌桌上不可忽视的玩家,这也是蚂蚁新的增长动力之源。
面向C端用户,在此次外滩大会上生活管家“支小宝”,AI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三款AI原生应用集中亮相。
打开支小宝App,直接开启闲聊服务模式:比如帮你打开地铁乘车码、或者按照习惯帮你点杯星巴克、又或者告诉你快递到哪了,解锁自然语言链接生活服务的新体验,真人对话的交互方式,也使生活管家的定位更加立体形象。
生活场景之外,另外两款应用则立足于蚂蚁特有的垂直场景。
以金融场景为例,蚂小财连接200家专业机构,以对话的形式,向用户提供“行情分析、持仓诊断、资产配置和投教陪伴”等专业服务。这些服务由持牌机构提供,AI不改变金融场景下的专业本质,但更人性化的沟通表达,可以让内容提炼更精准,个性化服务更普惠,更好连接专业机构和普通用户。
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表示,支付宝开放生态已全面进入AI时代——支付宝将携手生态伙伴,共建智能体开放生态,推动服务业的数智化转型,让好服务人人可享有。
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备案的197个大模型数据,30%为通用大模型,70%为行业大模型。未来行业大模型将更多地被应用到具体业务场景中,尤其是在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和蚂蚁的AI进化实践不谋而合。
在外滩大会的交流会上,《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与蚂蚁集团总裁兼CFO韩歆毅进行了一场“AI与商业社会”主题对谈。两人均认为,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凯文·凯利认为,金融、医疗等高信息密度、专业严谨的领域,会是最先看到AI应用效果的产业。
从内生的AI功能,独立为原生的AI应用。在不影响基本盘的情况下,支持更多AI创新玩法试错和探索的同时,支付宝也正在从“拼参数”走向“拼应用”的关键落地阶段,也即先让用户在应用场景中看到AI的价值。
能够一次性带来三款AI原生应用,集中展示百余项新技术,把外滩大会开成AI盛宴的蚂蚁,其实早有进化预兆。2023年,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全员信中首次公开新三大战略“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
其中,“AI First”和“支付宝双飞轮”是蚂蚁中国业务的两翼,前者代表着蚂蚁业务基于科技力量的纵向迭代,后者代表着蚂蚁业务面向更多范畴的横向延伸。之后,AI重构支付宝成为蚂蚁AI First战略实践的主要形式。
在过去的时间里,支付宝先后在生活服务、金融理财、健康医疗三大场景,上线AI改造工程。
7月份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支付宝更是被AI助理彻底包围。AI生活管家能帮你自动下单一杯星巴克冰美式,AI金融管家能帮你制定一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方案,AI就医助理能像AI陪诊员一样,陪老人挂号、咨询。
融合业务场景,将AI内嵌支付宝,以最小切面,为AI创新打开一条最快实现价值通路。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仅仅将AI内嵌在支付宝App内远远不够。蚂蚁的“AI First”战略,也并非仅停留在将AI深度应用于内部场景,加速探索AI原生应用与智能体生态成为当下这个阶段的重点。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也在探索,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通过专业智能体的深度连接,Al会像互联网一样,带来服务的代际升级。
蚂蚁集团的AI战略,正是基于前述判断。蚂蚁AI投入的重点是有专业门槛的垂直领域智能体,在这些领域,AI技术不仅改变了用户端的交互模式,还会形成全新的商业生态。
支付宝诞生二十年,科技普惠一直是不变的内在基因,从满足普通人的支付需求、金融需求再到数字生活服务,都是如此,而现在,AI将进一步提升蚂蚁服务用户需求的能力。AI的出现,可以从本质上降低大量服务的门槛,从而提升服务的可得性,带动新的用户需求,最终形成新的市场空间。
韩歆毅强调,蚂蚁集团将通过AI与现有生态的融合,推动智能体为行业带来新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在新环境中找到发展机会。
以生活服务场景的连接为例,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推出的支小宝,是国内首个服务型的 AI 原生应用。相当于为平台服务“瘦身增肌”,让支付宝用户能轻装上阵,探索一种让生活服务更简单和智能的新模式。对于用户来说,支小宝可以帮助用户更简单的连接生活服务,那么于商家而言,支小宝智能体生态的另一头则链接了商家经营流,并且该经营流直通商家小程序私域,可快速将智能体投入商用。
在AI赋能生活服务的征途上,单靠蚂蚁集团一家远远不够。为此,在外滩大会上,支付宝面向行业正式启动智能体生态开放计划,并推出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商家机构现在能够无缝接入蚂蚁百灵等多个主流大模型,商家机构可0代码、最快1分钟创建专属的服务智能体,并一键发布到支付宝小程序、支付宝App、支小宝App等。
借助大模型能力与行业领域知识融合,支付宝「百宝箱」支持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定制。以黄山“空间智能体”为例,蚂蚁集团和黄山风景区合作,推出全国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可以根据游客旅途中空间定位变化,由AI主动判断并推送旅程前、中、后所需服务,给游客提供攻略、叫车、AI伴游讲解、周边美食等商家推荐等服务。
此前,支付宝也与多个行业伙伴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标杆智能体,如与浙江卫健委联合推出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与江西赣服通推出数字人客服“小赣事”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让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扫一扫”让小商家用最低成本完成生意中的支付环节,让普通人都享受到了技术红利。那么当下“百宝箱”智能体开放平台的推出,则是使商家能够以最低成本吃上AI的时代红利。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目前服务超 10 亿用户,连接超 8000 万商家,拥有近 400 万个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