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
大海邮币社
”再点击
关注
,这样就能 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元旦的第一天,我们的拍摄团队就起程出发,来到这片远古神秘的森林,一直存在于听闻的世界,当真正碰触它的时候,还是被他的历史所震慑,以至于,迟迟不敢动笔去记录它,总觉得怎样的阐述都不够表达!
一天
的车程,一路的风景,抵达阿里河市区时已是华灯初上,繁花似锦。
一觉醒来,方才看清这神秘小镇的真容,仿若世外桃源,美到惊心动魄。
探秘
阿里河
每当车轮踏上厚绵柔情的白雪,都会卷起云雾茫茫。
行驶近43公里会抵达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这片厚重的森林,
从这片森林走出了北魏王朝一代帝王拓跋氏鲜卑民族,问鼎中原缔造一代传奇。
从这片森林走出了勤劳勇敢的鄂伦春狩猎民族,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由原始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
同样在这片森林也记载了森工文化近六十年的现代历史,从国有林区采伐助力建设到保护生态守林护林,一代森工的生活体验完整保留。
在大山的深入,被茫茫的林海所包围,“千古之迷”的鲜卑石室。《魏书》记载“南北90步,南西40步,高70尺”,即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地——嘎仙洞,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
相传,北魏王朝开国帝王拓跋力微的父亲在嘎仙洞居住期间,一日带队狩猎误闯世外山谷,遇到一个美貌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在完婚亭一结连理!成就浪漫相思谷。
一探相思谷冰瀑,感受奇观,见证奇迹。
谷中的湖心岛冬日被白雪覆盖,苍茫幽静,如诗如画,
同样在这片地广物博的森林,也记载了鄂伦春的厚重一页,虽然他们没有文字,却也在用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萨满文化、古老技艺等等进行着民族的延续。
素有“兴安猎神”、“森林马背民族”之称的鄂伦春民族
狩猎是鄂伦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中。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族猎民不可缺少的帮手,被称为“猎人的伙伴”。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都很通人性,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林木中百姓”也逐渐走出大山,走出森林,建设他们更加美好的家园
据最近一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仅有8659人为鄂伦春民族。
还是这片森林在六十年前的今天,住进了一批勤劳朴实的森工人们,他们在这生产生活,以山为家,以林为园,过着与世无争田园日子。
清晨的狗扑鸟鸣,鸡鸭乱跳,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宁静的日出,催烟袅袅,不时路过的大爷大娘,总是怕远方的来客会冻到,一遍遍的热情邀请.
森林人家
宾馆驿站
相思小镇的优美夜景,喜庆红艳,每一天都仿若过年。
六十年前的蒸汽小火车,绝对古董级的存在,应该放起来展览收藏了,最重要的是它竟然还能开,尤其是在北方这么寒冷的大冬天,坐上体验一回,想想当年刘晓庆在这里主演《北国红豆》的情景,不是一般的记忆啊!
这可是唯数不多会使用这老古董的森工人,以前拉着工人上山采伐,现在拉着游客望山观林。
小小的火车站似仙境般优雅静卧
顶着缕缕水蒸雾气在林中穿梭,每过一处留下层层依恋。
从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返程的途中,你会路过一片雾凇区,流水涓涓,雾挂满树,一片银白的世界。
磅礴的世界,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不是细看,绝无发现。
快接近市区十五公里处,你会遇见最美的昆仑山,名字由谐音”窟窿山“而来。
前面像一条活灵活现的黄金鱼
后面则像一个保存完好的鱼骨遗骸
侧面更像一个威武的守山将军
这里也是徒步登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无论冬夏总要走上那么一回才不留遗憾
爬陡峭木栈道,多数倾斜度达到七八十度,尤其冬天道滑风大更是危险.
人家是整队探险攀登上去的,丢人的我却实实在在四条腿爬着上去的,不到身临其境真的无法体会那种害怕,担心,恐惧,呼呼的大风随时可能把人吹掉,你要时刻抓牢台阶或扶手,只要松开必掉无疑。
说到登山探险,阿里河的天书岭也绝对让你惊叹不断,四驱的越野车可以带我们走过一程,但还要强调开车师傅过硬的本领,因为我们坐车吓出一身冷汗,近五十度的陡坡不是谁都能开上去的,下了车你还是要徒步五六公里山路才能到达天书岭的第一座山峰。
十三座山峰,层叠而成,距今200—300万年第四纪冰川遗迹,100余幅远古彩绘岩画,置身其中,你会深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物。
当你站在一座座山峰顶端,一览众山小,伸手可触天时,那种澎湃由然而生.
走出天书岭,一路前行,在接近42公里仙子湖附近,你会发现奇怪的水冰观,层层薄水在冰上游走,将化将冻,将这里打造出另一番独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