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为落实《青海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而采取的多项措施。该厅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优化招商引资生态环境服务保障,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同时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生态环境服务保障,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2: 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为了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招商引资项目设定明确底线和边界。
关键观点3: 优化环评办理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
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环评办理,优先保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关键观点4: 全过程支持服务项目建设
省生态环境厅全过程支持服务项目建设,包括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深化环评‘打捆’审批等改革,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健康运行。
正文
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为认真落实《青海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省生态环境厅在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生态环境服务保障,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更好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招商引资项目“明底线”“画边框”。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环评办理,积极谋划实施污染减排工程,优先保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在加强生态环境准入引导方面,我省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建立重点项目生态环境服务台账,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解决项目准入、选址选线等关键问题,确保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准入要求。
在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方面,我省加快推进重点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谋划减排工程,腾出更多的污染物减排量,为区域发展赢得污染物排放空间,全力保障招商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
在全过程支持服务项目建设方面,我省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深化环评“打捆”审批等改革,加快完成审批,支持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同时,持续做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分类管理等工作,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加大生态环境指导帮扶,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健康运行,全力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将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更好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丨
西宁晚报 记者 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