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上赛圈速被小米SU7 ... ·  8 小时前  
数据宝  ·  两大热点催生出9只翻倍股 ·  10 小时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高位震荡等机会 ·  20 小时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高位震荡等机会 ·  2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台湾一商场突发:已致5死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利好来了!上海,刚刚宣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这两个国家为何死活不愿意加入欧盟?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31 16:52

正文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  作者:海伦,授权华尔街见闻发布


近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签署启动脱欧程序的信函。这意味着英国即将正式致信欧盟并触发“里斯本50条”,正式开始启动脱欧程序。 今后无论是谁再怎么不同意,这婚也离定了!不能再回头。


至此,英国成为第一个脱离欧盟的成员国。英国同欧盟这四十多年间的爱恨情仇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脱欧进行式中,早被挖了个底朝天,相信各位看官也已经审美疲劳了。


今天打算给大家讲另外两个国家同欧盟的故事, 他们死活不愿意加入欧盟,但是过得比大部分欧盟国家都好,他们 在欧洲的生存姿态也成为英国脱欧落地生根之后最常被讨论和借鉴的范式。


这两个国家有什么特别呢?给你们看一张地图就秒懂了~



很显然,这是一张欧盟成员国地图。标注为蓝色的国家都先后投入了欧盟大家庭的怀抱。 有两个地区显的非常突兀,他们被蓝色势力包围着,却不是欧盟成员国。


红色圈圈标注的就是 瑞士 ,而紫色圈圈标注的则是 挪威


挪威和瑞士无论是民主自由度、人权纪录、人均GDP和债务状况等等条件,都达到了欧盟的标准。地理位置上也完全足够加入欧盟的条件,那为什么挪威和瑞士竟然不是欧盟成员国呢??


富裕的挪威——两次公投否决加入欧盟


挪威不是欧盟成员,但在英国脱欧期间常常被提及,尤其是主张脱欧的英国人常常拿挪威举例,“看!挪威就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他们多幸福!”在英国人看来,富裕的挪威与欧盟的关系若即若离,恰到好处。


其实,挪威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加入欧盟,五百万挪威人公投过两次,分别在1972年和1994年。


结果, 挪威成为唯一两次公投都否决加入欧盟的国家。


据统计, 挪威现在有超过72%的民众,仍然反对加入欧盟。


这是有多不情愿......



挪威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加入欧盟呢?


漫长的被侵略的历史,挪威人恨死联盟这个词了


从9世纪开始,挪威被许多小王国统治侵略,

到12世纪才统一,并在13世纪到达它中世纪繁荣的高度。

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到1397年,挪威和丹麦、瑞典结成了卡尔玛联盟,受丹麦统治!

到1814年,丹麦又把挪威割让给了瑞典...

好不容易1905年独立成为了君主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挪威又被纳粹德国占领,成了傀儡王国....

一直到1945年终于解放!


挪威人自己说:我们先是被瑞典以联盟的名义统治,然后又被丹麦以联盟的名义统治, 我们恨死联盟这个词了。


正因为如此, 挪威社会极其强调每个人的自主权 汇聚到国家层面上就是挪威人不想因为加入欧盟而丧失决定自己社会的经济模式、外交策略、以及对自有自然资源的支配方式。


人民丰衣足食过得蛮好,不愿分羹给欧盟穷国

说了挪威的被侵略史,你肯定觉得这个国家太悲催了。但其实那都已经成为历史,而每一个遭受侵略的国家,无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天然的地理资源的优势,挪威也是如此。 现在的挪威人幸福的简直让我们高攀不起好吗!


挪威风景如画, 13次 被联合国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国家。 与此同时,挪威 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森林、矿产等方面。尤其是石油,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他是有多厌恶加入组织...),挪威的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


挪威还是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家财富主权基金之一 ,人均GDP高达71.5万人民币。再 加上挪威施行高税收制度, 保证了每年的政府的开支以及维持高福利社会的开销。 人民丰衣足食,实在不情愿因为加入欧盟而让自己的宝藏由他国分享。


但是再怎么有优越感也不能闭关锁国不是?想想我们的大清王朝最后是个什么结局。而且挪威这么富和他的石油出口生意密切相关。在全球化浪潮下, 挪威就算不加入欧盟,也要进行国际贸易的。可是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那么多互惠协议怎么破?


折中方案——成为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


挪威是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这就是一种“次欧盟”的折中方案。欧洲经济区最早在1994年由欧洲共同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7国中的奥地利,芬兰,冰岛,瑞典和挪威组成。 在欧洲经济区内,货物,服务,人力以及资本均可自由流动,彼此又对于农业,捕渔业,司法和内政不干预。


这个框架在欧盟成员国基础上加入了挪威和冰岛,大大降低了两国与欧盟国间的经济门槛,却依然维持着两国经济的独立性(比如自有货币)。 另外,挪威也是申根成员国,人员自由流动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对一个女孩说:我们可以做一切情侣间的事,但是我们名义上不是男女朋友。


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没有!


现实情况是钱照样交,但没有话语权!


作为欧洲经济区成员,挪威每年对欧盟支付约3.4亿欧元,这在对欧盟预算的贡献中排名第十,甚至超过很多欧盟成员国。


但对于欧盟的决定,挪威没有投票权,只能接受。


挪威选择性采纳了3/4的欧盟法律法规。只是对于农业问题,挪威牢抓主动权,并没有签署“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协议。因为在挪威政府看来,该协议是为了保障批量生产,与挪威保障本国农产品供给的重点相悖。作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挪威对小农场主的补贴很大方——每年的支出约合24亿美元。


代价就是,挪威的农产品经常面临关税问题。 例如,盛产水产的挪威向欧盟出口烟熏三文鱼,被欧委会征收了6.8%到24.5%的惩罚进口关税。后来经过很久的谈判,欧盟取消对挪威征收反倾销惩罚进口关税,取而代之的是设定了挪威三文鱼的最低进口价。


就是现在,欧盟与挪威还经常因为奶酪或是牛肉的关税闹得不愉快。 在谈判中,挪威越发感觉和欧盟谈判的不易,随着欧盟的逐渐扩张,并成为一个区域的规则及标准制定者, 挪威可以进行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说完了挪威,我们再来讲讲瑞士,这个被欧盟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国家,又是为什么保持着独立呢?


傲娇的瑞士——疯子才想加入欧盟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其年人均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名列欧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 瑞士实行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权利很大。公民对重大国事与地方事宜拥有表决、创制与复决权,可以成立请愿,也可以以投票抵制政府的一些政策。十万名瑞士国籍者可以修改宪法,也可以修改国家外交政策。


在欧盟布鲁塞尔的档案匣里,封存着瑞士1992年希望加入欧盟的申请。但因为民主的 瑞士在1992年就此申请进行了一轮公投,结果是拒绝加入欧盟。 因此这份申请就冻结了20年。 直到2016年,瑞士决定了结前尘往事, 议会投票决定撤回加入成为欧盟永久成员的申请,有议员甚至表示只有“疯子”现在才想加入欧盟。


挪威人不想加入欧盟是因为被侵略的历史伤的太深,那瑞士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也有着伤痛的记忆?


并不会,因为瑞士根本没有历史...... 瑞士联邦最终形成于1848年,而在此之前,瑞士只存在各个独立地区的历史,这些独立地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瑞士。


瑞士人自己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于是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瑞士,你会用哪个呢?


答:避税天堂?



呃......你知道的好多,但伦家都说了,是形容词!


答:中立!


“小国寡民”的瑞士为什么一再自我“孤立”,拒绝走进“国际大家庭”呢?


挪威的内心语是:加入欧盟我会变得不中立,那就不是我了......


这是因为大部分瑞士人从心底里对祖先留下的传统的中立、民主和联邦制怀有根深蒂固的留恋。 瑞士是国际法唯一承认的“永久中立国” ,瑞士在历史上一直保持政治与军事上的中立, 真的太重视他的这个标签了 以至于瑞士到2002年第二次公投时才以55%的微弱优势加入联合国!


想想看,联合国都是这么不情不愿不紧不慢加入的,更何况是你欧盟呢?


有人要说了,公投这么没效率,咱们不公投, 政府能直接拍板加入欧盟吗?


还真不行!


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期限为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 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并由各州通过方能生效。


瑞士人民真的特别喜欢公投,芝麻大点的小事都要全民公投表决一下,凤财君随意给你举几个例子~



比方说:去年瑞士人民发起的一项公投,内容是:瑞士人民不工作,也能每个月获得2500瑞士法郎(约合1.68万人民币)的“工资”,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结果是:76.9%的瑞士公民欢天喜地的...... 否决 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数据宝  ·  两大热点催生出9只翻倍股
10 小时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高位震荡等机会
20 小时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高位震荡等机会
2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台湾一商场突发:已致5死
昨天
央视财经  ·  利好来了!上海,刚刚宣布→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设计灵感】想不到熊猫还能设计出这么多logo!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