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浊
从文化浊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化浊

【漫谈】小黄车“变重”

化浊  · 简书  ·  · 2017-12-04 08: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因为寒冬的降临,已经有好一阵子没骑ofo小黄车。等再接触到时忽然发觉小黄变重了,没有了当初的轻便好骑,真让人遗憾。

hi,ofo~

我稍微揣摩了一下,相较于之前版本, 最近推出的小黄骨架等各处,似乎用料都有增强,最明显的是轮胎吧,由最初的空心气胎,换成了实心的橡胶胎,这应当是小黄变难骑的根源,哎,让人遗憾。

其实在最初,大抵是小黄刚风靡那阵,我对小黄是否足够“坚强”是有疑虑的。北方还好,虽然气温有些冰凉,但气候总的上干燥少雨,利于露天器物的保养。若是换成南方的阴雨连绵,怕是情况便更严峻了。

现如今新版小黄车的“厚重”与“难骑”算是坐实了我之前的疑虑。我相信应该是单车的耗损情况比较惊人,不然ofo的经营者们也不必去做如此“退步”之举。

哎,我可怜的小黄。以前我能够骑着它穿越十数公里,现如今怕是会太艰难了吧。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想, 我们能说最初版本的小黄车不牢固?是劣质产品吗?

也许并不能。骑过最初小黄的人都能明白,当初那个气胎版本的小车是轻便与好骑的,选料与做工都算可以。

我相信,同样一辆最初气胎版本的小黄车,若是属于私人财产,被妥善使用着,它的寿命会很长。也许三年五载,肯定不会是几个月就报废在不知名的坑道里。

是我们(包括我)在使用ofo时不够爱惜吧,别人家的东西,总是显得无关紧要,不是吗?

就我以为,除掉气候、正常使用消耗等因素外,是不妥善的使用导致了小黄的过度损耗,也间接导致了“过重”版本的小黄出现。

或许对于此次小黄变重事件,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 是我们(包括我)不够宽容、不够良善的心狭隘了我们(尤其是我)的世界。是我们自己亲手将轻便的小黄驱赶了出去,只剩下了沉重难骑的那个。

没错, 是我们自己放弃了优雅,选择负重辛苦而行。

如此一想,诚然让人遗憾。

化浊

2017-11-2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