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深交所公布对上海熙华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撤回申报/保荐。公司申报IPO于2023年6月30日获得受理,2023年12月13日完成第二轮问询。公司本次IPO拟募资7.5594亿元。
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2020年12月29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目前总股本39596.7万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邢金松。邢金松,1968年10月出生,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一、2021年临床阶段生物分析市场份额全国第三
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分析、药物分析为核心的
医药研发外包
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前
DMPK
、临床阶段生物分析、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药学研究(CMC)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从临床阶段生物分析市场来看,2021 年中国临床阶段生物分析市场收入为 14.9 亿人民币,其中熙华检测的临床阶段生物分析市场份额为9.1%,位列第三。2021 年中国 CMC 市场收入为 123.7 亿人民币,其中熙华检测 CMC 收入为 1.8 亿人民币,约占中国 CMC 市场份额的 1.5%,位列第十三。
二、最近两年合计扣非净利润、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略高于最低上市标准
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161万元、35622万元、4666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2万元、4282万元、6255万元。
公司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
2024年4月30日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上述第一套上市标准修改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
公司2021年、2022年扣非净利润合计10537.23万元,比最低标准只高了5.37%;公司2022年扣非净利润6255.30万元,比最低标准只高了4.26%。
2023 年 1-9 月,公司预计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 35000万元至39000万元,同比增长 5%至17%。预计 2023 年 1-9 月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为 4100 万元至 4900万元,同比增长 5%至 25%。这个增长速度也不高。
公司及保荐机构撤回申报的时点,2023年的财务数据已知晓。2023年扣非净利润如果高于6000万元,可能也不会高多少。
三、三年累计研发投入比最低标准只高了4.02%
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95.64万元、1731.29万元、1874.01万元,合计5200.94万元。
公司选择《创业板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三条第二套标准,即: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 5000 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只比最低标准高4.02%。
四、实控人及5名高管、监事、首席技术官曾任职于药明康德,受到审核关注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邢金松。邢金松,1968年10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美国罗格斯大学植物科学系,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邢金松2005年 5 月至 2014 年 8 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任副总裁。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佳先生,2007 年 6 月至 2015 年 9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历任生物分析部研究员、组长、助理主任、副主任;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 5 月,于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任 CMC 项目管理部副主任。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浩,2007 年 7 月至 2014 年 3 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历任生物分析部研究员、组长、助理主任。
公司高级副总裁、监事会主席魏留梅女士,2013 年 1 月至 2015年 6 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任中心实验室运营总监。公司运营部副总裁、监事屈兰金女士2009 年 1 月至 2015年 4 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历任生物分析部研究员、组长。
曾经的公司总经理,现任首席技术官
Xiaohang Shen
先生,2008 年 4 月至 2015 年12 月,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任生物分析部执行总监。
首轮问询中第一大问题中,审核中心要求公司:说明发行人核心技术及客户来源是否与董监高在药明康德任职经历相关,相关董监高是否与药明康德签署竞业禁止或限制协议,是否存在潜在纠纷,结合上述情况进一步说明发行人技术与获客独立性。
五、向实控人外甥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采购技术服务金额较大,该企业社保缴费员工2020年末、2021末年均为0人,技术服务采购是否真实?
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向上海义逊夫医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采购技术服务的金额分别为512.48万元、664.88万元、625.01万元及256.60万元。而上海义逊夫医药科技中心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邢金松外甥持股50%的企业。
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上海义逊夫医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在生物样本采集临床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试验资源和方案设计经验。公司选择与其合作,可以满足公司生物分析项目执行需求,交易具有必要性。报告期内,公司向上海义逊夫医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采购金额随着公司生物分析业务规模扩大而增加,具有合理性。
第二轮问询回复显示:该合伙企业成立于2019年7月,合伙人只有禹洋、张萍两人,各持有50%的出资份额,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张萍。
“企查查”显示:该合伙企业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缴纳社保的员工分别为0人、0人、3人、2人。
2020年末、2021年末,社保缴费员工均0人,却每年分别为公司提供了512.48万元、664.88万元的技术服务、2022年末,社保缴费员工为3人,该年为公司提供了625万元的技术服务。
审核部门应重点核查该合伙企业技术服务的真实性。这个技术服务费是否用于其他目的、用途?
六、其他事项
(一)公司境内 CMC 业务 2023 年 1-6 月出现负毛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8.39%、42.38%、43.94%和 40.77%。公司提供的药物研发服务主要包含生命科学、CMC 两大业务板块。其中生命科学业务板块主要业务生物分析服务原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毛利率较高,报告期内随着需进行一致性评价的药物数量减少,该部分项目数量减少,使得生物分析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生物分析毛利率从 2020 年 51.22%降至 2023 年 1-6月 43.97%。同时,
境内 CMC 业务等目前尚在投入及快速发展扩张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毛利率水平不稳定,公司境内 CMC 业务 2023 年 1-6 月出现负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