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报告介绍了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适用的公司资料,重点介绍了某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务表现。公司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其中AI+萤石云双核驱动,软硬件收入都有所增加。具体业务中,智能家居产品收入为主要来源,同时智能入户及智能机器人贡献主要增量。云平台服务保持高速增长,新业务及云服务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方面,整体较为平稳。公司重视海外布局,外销收入持续增长。综合影响导致Q2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长期来看,公司把握AIoT行业高速发展红利,产品升级和外销加速值得期待。最后提供了相关研究报告和团队介绍,并提醒普通投资者使用本资料的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概况
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
关键观点2: 业务驱动
AI+萤石云双核驱动,软硬件收入增加。
关键观点3: 分业务表现
智能家居产品收入为主要来源,智能入户及智能机器人贡献主要增量。
关键观点4: 云平台服务增长
云平台服务实现高速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
关键观点5: 毛利率提升
新业务及云服务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平稳。
关键观点6: 重视海外布局
外销收入持续增长,占比提升。
关键观点7: 长远发展预期
把握AIoT行业高速发展红利,产品升级和外销加速值得期待。
正文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
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8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8.9%。单季度来看,24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5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6.6%。
分业务看,公司24H1年智能家居产品收入共20.7亿元,同比+9.4%。具体到各产品,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收入分别为14.4、3.3、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69.0%、+273.3%。公司第二三梯队产品高增亮眼,智能入户及智能机器人贡献主要增量,传统主业智能摄像机下滑主要为专业客户(如运营商等)渠道收入下滑较多,同比-35.9%,该部分占比逐步收缩。此外,云平台服务实现收入为4.9亿元,同比+30.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9%,相较硬件产品保持更快增速,云服务受益于续订模式以及To B客户引流,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24H1销售毛利率为43.3%,同比增长0.4pct,其中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4%、41.5%、22.6%,同比分别-0.2pct、+8.2pct、+6.2pct,云平台服务业务毛利率为76.1%,同比+1.0pct,新业务及云服务毛利率均有明显提升。公司单Q2毛利率为43.9%,同比-0.7pct,整体较为平稳,随着出口占比提升及结构改善后续有望提升。费用方面,24Q2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2.2%,同比-0.5pct,其中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均略有下降,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3pct,主要由于公司利息收入增加但汇兑差额减少所致。综合影响下,Q2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1.6%,同比下滑2.3pct。
公司于年内生态体系全面升级,以AI和萤石云为双核驱动,产品方面将AI技术与各类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物联网云服务融合。核心业务智能摄像头份额位居前列,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4H1萤石摄像头在线上渠道销售额份额排名第二,在3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萤石排名第一。此外,公司重视海外布局,外销收入为8.5亿元,同比增长29.9%高于内销增速,占比已达33%。长期展望,当前智能家居在AI技术加持下高速发展,萤石把握视觉技术入口,有望持续享受AIoT行业高速发展红利。
考虑到国内需求较为平淡,我们调整公司24-26年EPS预测为0.85/1.02/1.25元(原值为1.39/1.80/2.25元)。对应PE分别为32/26/22倍。维持“推荐”评级。
市场竞争大幅加剧,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关联交易规模较大风险。
相关研究报告:
1、萤石网络(688475)深度研究报告:智能家居东风起,视觉龙头展宏图
2、萤石网络(688475)2023 年报&2024 年一季报点评:业务结构优化,利润延续高增
3、萤石网络(688475)2023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增长亮眼,盈利能力升级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8月16日发布的报告《
萤石网络(688475)2024 年半年报点评:产品升级+外销加速,期待公司长远发展》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2年实业经验+6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高级分析师: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杨家琛
东南大学工学学士、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牛俣航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