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人民日报丨“美食+旅游”催生新业态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07 10:30

正文



导读

2024首届中国地标美食产业发展大会上,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指出, 地标美食蕴藏着三个核心的世界,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 地标美食根是农业,身是加工服务业,灵魂是文化产业。把握这些本质规律,才能释放美食的更大潜力。
农参现转载《人民日报》关于美食旅游的专题文章,共同学习。



当美食与旅游牵手,一串串踏寻美食的足迹绘就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近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24美食旅游发展大会”在湖南省衡阳市举办。大会围绕“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发布、嘉宾对话等,探索“美食+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中国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


成出游重要选项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追求美食去旅游,通过美食感受当地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文魅力。国庆节假期,各地特色美食受到游客喜爱。美团统计显示,20岁至30岁的消费者旅行时更喜欢打卡美食市集。国庆节假期正值东海开渔,去舟山、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地来一场“海鲜味蕾游”成为潮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渔村”“海岛”“海鲜”等近期环比搜索量增长近20%。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餐饮在旅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增长。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旅游总花费和餐饮消费达历史新高。许多游客因为美食选择去某个城市。西安、成都、贵阳、南京、苏州、大同、顺德、长沙、汕头、福州以美食吸引众多游客到访,并成为人们认同的知名美食旅游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所长吴丰林代表美食旅游课题组发布的《2024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美食已成为游客规划行程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甚至成为旅游的主要目的。93.1%的游客认为体验美食是旅游的主要因素。以旅游的方式享受异地美食、品味美食文化成为游客的重要选项。


文化内涵有魅力


《报告》指出,美食旅游的本质是美食文化体验。美食文化是与创新理念、创意方式、现代时尚等元素充分结合的复合物。82.5%的游客对美食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兴趣,说明美食文化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戴斌介绍,随着需求升级和供给丰富,游客不再满足于只在酒店、餐厅品尝特色美食,而希望通过品尝美食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而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了解美食背后的食材来源、制作工艺、传承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节日庆典、生活习惯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专项调查显示,21.8%的游客认为美食旅游是一趟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的旅程。59.3%的游客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进一步了解目的地美食文化。26.2%的游客愿意学习目的地特色美食的烹饪技巧和方法。
美食和文化融合出多种文旅新业态,促进了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指出,“美食+节庆”将美食直接作为旅游吸引物,美食节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力;“美食+博物馆”成为“美食+”复合主题旅游产品和业态中的重要内容;“美食+非遗”在丰富旅游产品、树立独特的美食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餐饮业需要新元素,游客需要体验更具地域特色的新产品,这使得“美食+文创”相得益彰。目前,美食产业逐渐向文化氛围优越的空间集聚。那些具有浓厚美食文化渊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旺盛的居民出游潜力的地区,也是美食旅游相对集中的区域。



创新发展是亮点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美食已成为地方旅游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游客与当地文化连接的重要桥梁。
本次大会发布了2024美食旅游融合发展案例和2024美食旅游创新发展案例,重庆美食“渝味360碗”品牌、南安“成功家宴”、唐山宴、辽宁省“红旗大集”、费大厨·让辣椒炒肉成为国民菜、游埠小馆“江南第一早茶”、重庆市·礼宴巴国等都已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亮点。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认为,美食旅游与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政府和企业可通过特色供给创造新需求,通过细分化需求牵引新供给,持续营造浓厚文化和旅游消费氛围。
《报告》建议,地方应树立大美食旅游思维,将美食文化与习俗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等整合起来,打包成以美食文化体验为主导的美食旅游线路产品,同时加强美食文化交流互鉴。
戴斌认为,美食旅游要有烟火气,也要有文化味,美食旅游发展须建立在大众旅游和餐饮的现实基础上,关注游客对美食文化内涵等的需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持之以恒的品质控制、最温暖的态度,让游客与城市产生共情。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头雁故事”集锦(二):梦想的种子开出了品牌的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