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为了进一步推进检务公开,拓宽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将发布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工作信息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因爱而起的纠纷也因爱而化解 ·  12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建议“落地” 安全“升级”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第九届全国检察“三微”优秀作品展播|微动漫: ... ·  3 天前  
Kevin在纽约  ·  「中国留美学生遭递解出境」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高人民检察院

“硬核俄货”真假难辨?俄籍“益心为公”志愿者来帮忙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2-06 08:57

正文


在边境小城感受司法力量和温度


连日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气温徘徊在零下20度,但俄货交易市场里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作为黑龙江最大的对俄口岸,绥芬河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是一座含“俄”量超高的边境小城。


在一家名为“罗斯帝国”的大型俄罗斯百货商场,记者注意到,商铺货架上明确标注了“国产商品区”和“进口商品区”,虽然两类商品外观相似、价格接近,都有俄文商标、标签,但一种是俄罗斯原装进口,另一种却是实打实的“国产俄货”。


怎么分辨印着俄文的商品是不是俄罗斯进口的?“国产俄货”和进口俄货有什么区别?记者跟随绥芬河市检察院检察官、该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了俄货交易市场。


让“硬核俄货”质量更硬核


记者随机走进“罗斯帝国”的一家商店,俄罗斯巧克力、啤酒、奶粉等货品琳琅满目,许多顾客正拉着购物车选购商品。


“现在卖得最好的是各种糖果、蜂蜜和油。特别是节日期间,客户对包装精美、口味香甜的糖果需求量增大。”一位女商户一边叮嘱快递员仔细打包,一边向记者介绍。


俄罗斯商品在国内走俏并不是新鲜事,但在2024年,不少城市街头突然出现一些蓝底白字的俄罗斯商品馆,摆放着巧克力、套娃等俄罗斯特色商品。虽然商品打着“硬核俄货”的招牌,却不乏浑水摸鱼的假冒俄罗斯商品,令消费者真假难辨。


“市面上常见的俄罗斯商品,一种是原料、原产地都在俄罗斯,通过口岸进口来的,这种属于‘原装进口’,商家会在商品上打上‘原产地俄罗斯’的标签。另一种使用的原料是俄罗斯的,但由国外企业授权国内工厂加工,属于‘国产俄货’。”绥芬河市海之星食品商行负责人王钰告诉记者。


“这两种类型商品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顾客购买、食用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国产俄货’打着俄罗斯商品或者俄罗斯商品馆的名义,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原装进口商品,就存在误导欺骗的嫌疑了。”王钰说。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要求商家对不同产地的商品分区摆放,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同时建议消费者理性选择进口商品,购买时仔细查看中文标签标识,重点关注原产国、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绥芬河市检察院检察官查看俄罗斯商品的产地、保质期等情况。


“我们在走访中还发现,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假冒俄罗斯食品,不仅侵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下称‘绥芬河自贸区’)的营商环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绥芬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薇介绍。为整治市场乱象,该院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进口俄罗斯奶粉、糖果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在办理某俄罗斯法人独资企业向该市销售伪劣俄罗斯糖果案时,该院依法介入引导侦查,与公安机关共同制定详细的追赃挽损方案,通过梳理销售资金回款信息,锁定赃款去向,追缴赃款510万元。


聘请俄罗斯籍“益心为公”志愿者


行走在绥芬河街道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和中俄双语牌匾,两国人员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如今,语言、距离已不再是中俄经贸往来的障碍,许多俄罗斯商人从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进口香肠、蜂蜜、糖果销往中国市场。


绥芬河市检察院检察官和俄罗斯籍“益心为公”志愿者伊戈尔一同查看俄罗斯商品的产地、保质期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维护边贸繁荣,经绥芬河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外事办等推荐,绥芬河市检察院选聘了常年在绥芬河工作、生活的三位俄罗斯籍人员,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一年多来,俄罗斯籍志愿者们不仅向该院提供了十余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还多次参加检察听证会和检察开放日活动。


记者见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伊戈尔时,他正在绥芬河一家戈尔巴萨香肠厂制作香肠。 虽然伊戈尔不懂中文,但他的朋友、工厂员工大多是中国人,平常依靠翻译器交流。


“我是俄罗斯联邦罗斯托夫市人,随着中俄间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我在中国朋友的介绍下,于2016年和妻子一起到绥芬河经营香肠生意。”伊戈尔告诉记者。2023年受聘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后,他主要协助检察院办理涉外公益诉讼案件。比如,他向检察机关提供俄罗斯人权益受侵害线索6条,并协助检察机关办理食品安全领域案件1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2件、公共卫生领域案件1件。


俄罗斯籍“益心为公”志愿者巴利那是当地翻译学校的一名老师,她平常很关注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她看来,进口化妆品必须建立起从进口到销售的全流程协作机制,如果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会对商品拓展中国市场和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接到巴利那反映的线索后,绥芬河市检察院检察官对自贸区进行走访,自贸区管委会负责人提出部分进口化妆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经召开听证会,该院依法向市场监管局制发检察建议。2023年6月,市场监管局回复,针对检察建议中列举的企业违法行为已依法立案查处,并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


“现在的进口化妆品中文标签完整、来源可溯、手续齐全。这起涉俄进口化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得益于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也得益于俄罗斯籍‘益心为公’志愿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张薇告诉记者。


打造中俄友好口岸城市


为迎接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绥芬河口岸也变得繁忙起来。历经30多年发展,绥芬河口岸从“一代国门”一道铁栏杆,升级到“三代国门”高达52米的现代化通关大楼,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中俄口岸客运联检楼里,出入境的旅客在检查口排成长队,有的是跟着旅游团去俄罗斯的“南方小土豆”,有的是刚从哈尔滨看完冰雪大世界准备出境的俄罗斯游客。记者注意到,在进门的立柱旁,放置了一台红色的AED急救设备,上面用多种语言介绍了AED的使用教程。


“这是源于2024年9月我院收到的一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我们调查核实发现,绥芬河市国门景区、中俄口岸客运联检楼、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等公共场所未规范配置使用AED急救设备,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绥芬河市检察院检察官张艺轩介绍说。


2024年10月,该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人民监督员、俄罗斯籍“益心为公”志愿者、涉外公共场所负责人实地走访案涉涉外公共场所、组织召开圆桌会议,并依法向卫生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