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梨园精舍
以科学和求是的态度,发自内心的欢喜与热忱,立足文献、关注田野、重视口述,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收集整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资源,以奠基于将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15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为何本轮比特币牛市也如此艰难?还有机会吗? ·  3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谁还在相信人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梨园精舍

重读“精选留言”,会有意外惊喜哦~~

梨园精舍  · 公众号  ·  · 2018-12-04 17:31

正文


一转眼,我们走进了2018年最后一个月份。天气越来越冷,希望亲们多多保重身体。为了感谢这一年来大家对“梨园精舍”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想送出10份学苑出版社制作的《2019中国濒危植物十二图》和《2019中国濒危动物十二图》月历。


到底谁会收到这份礼物呢?翻看了之前推送过的文章,从众多留言中选出以下10位幸运朋友。希望这份意外之喜能在寒冷的冬日里给您送去一份暖意,也希望更多朋友能积极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我们还会继续送出礼物,爱你们哦~~


《2019中国濒危植物十二图》


《2019中国濒危动物十二图》



精选留言


《吐槽大会》| 王珮瑜是不听京剧的人,最喜欢的京剧演员?



Y.四叶草

《吐槽大会》第三季第一期我感觉是很高质量的一期,尤其是瑜老板,很有大家风范。我觉得瑜老板说得很对啊,如果京剧人继续尘封在京剧圈子里,外面的人始终不会想着进去看看听听,不管现在的观众是喜欢瑜老板还是真的喜欢京剧,起码瑜老板已经成功一小步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剧,下一步就是转化成喜欢京剧了。


天天

为什么要有唐诗宋词,而不是唐诗宋诗呢?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流行,不能逆势而为,落寞就落寞,安静而骄傲,恐龙都灭亡了,谁听过大树下它们的低吟呢?


风信子

瑜老板来推广,好上加好。谢谢您为京剧普及奉献自己的知识与时间,京剧本就是源于生活,起于民间。如果京剧大师们都高高在上不接地气,那京剧真的就是只可仰望无法触及的了,这将会导致固步自封,没有群众基础的京剧将无法想象。



小剧场戏曲痛点之“音浪太强~~”



小颖喳

听众加戏剧戏曲学学生一枚,坐标山西,常驻周末剧场。“音浪太强”的问题我经常遇到,蒲剧和豫剧是本地剧场常演剧种,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 ,人物唱起来更是慷慨悲壮,音浪更是“强”。一场大戏听下来,经常耳鸣。我的经验是看戏不要坐在剧场前场两排,远离音响,减少伤害;视力好些的朋友可以选择中后排;学习飞机起飞时的保护动作,张开嘴听戏也可以一试;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相对于看蒲剧,看眉户戏耳朵感官就柔和很多,也可以选择“音浪”稍弱的婉转,抒情的昆曲。


DouDou

戏曲进入小剧场,


第一,和观众的实际距离近了许多,而且舞台不再是拔高的,是和观众席直接连接,观看视角都变了。


第二,小剧场面积不大,封闭式,如果演员和锣鼓声音不适当调整,观众会觉得心里震得慌,演员可能也会有类似唱得不敞亮的感觉。


去年繁星戏剧村的小剧场戏曲艺术节香港剧团的《霸王别姬》,锣鼓是分放在舞台两侧,还有一层玻璃适当挡一档,防止音浪过大,这应该是剧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建议到小剧场演出的剧组,在演出前根据现场空间的实际情况调整音量高低,以保障较好的演出效果。



“跨界”导演来了,戏曲原味丢了



hj

各位老师各位戏迷们大家好,我之前在戏曲朋友圈里说过,改是可以改,不创新就等于倒退。前提是要改好,改对,不要改的没滋没味。有些剧种让人听不出来是什么板,什么剧,乱改,瞎改,只排戏不讲戏。用外行来排戏用内行话叫凉五。好比山西老陈醋历来就是酸的非要改成甜的。要改是从根本上改。


现在很多演员早上不喊嗓子,胸麦一挂就完事。已故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老师跟我说她们那时候顺风五里路远都能听到唱什么,现在没电了五米远也听不到唱什么。大约十年前电视里豫剧马金凤老师八十岁下乡扎靠演戏。程玉英老师也是八十多岁还能唱。还有各位老艺术家也是八十多岁还能唱。青年一代演员们八十多岁还能唱的有多少?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冯继忠老师退休后每天早上喊嗓子几十年如一日是很多演员学习的榜样。每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独臂铁掌震太原

这个矛盾解决不了,毕竟导演手法都是从话剧来的,就算是学了戏曲导演用也都是话剧导演的手法。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较为著名的导演只学了戏曲的一点两点就能成为一代宗师?





京剧重美感轻情理,你怎么看?



二狗

不是不讲情理,是没好好琢磨戏词儿。 "小东人下学归言必有错"是《三娘教子》老生的核心唱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