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横财发展会
都市青年趣味泛财经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福建又要下雪!刚刚预警!厦门今起3天…… ·  18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特斯拉招聘!(多地) ·  3 天前  
厦门日报  ·  突发讣告!知名专家意外去世! ·  昨天  
厦门日报  ·  纷纷宣布!停货!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横财发展会

什么样的年轻人,在买有案底的奢侈品?

青年横财发展会  · 公众号  ·  · 2024-03-04 14:16

正文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 每一次去奢侈品店,都无异于一次财力和心态的双重考验。

互联网上,多少短视频博主演绎着第一次踏入奢侈品店,不小心露出怯意,反被店员阴阳的戏码。

一些真有钱人也下场吐槽,自己曾经配货几十万,却依然在买包包的排队名单上位列末尾,而得不到一个正眼对待。

于是,有人患上了 “奢侈品店恐惧症” ,甚至有专门的逛街攻略就此诞生。


当年轻人以为自己从财力和心态上,都恐怕与奢侈品此生无缘之时,网络上正兴起一种另类的奢侈品购入大法—— 在司法拍卖中,蹲守远低于市价的二手奢侈品。


买法拍奢侈品,被网友戏称为“局子里捡漏”。 如果标的物被标识了“不支持邮寄,需自提”,在竞拍成功后,你是需要到法院或者警察局取货的。而且,在法拍网站购物本就相当于一次网购,你再也不会产生在线下店被上下审视的局促感。


打开法拍网站,各种大牌、各种款式的金银珠宝陈列在眼前,就像误入了潘家园的文玩地摊儿,“看得人五感失调,眼花缭乱,甚至产生了我全能买得起的错觉。”


在认知中,本该几十、上百万的劳x士、江x丹顿、百x斐丽手表,却被装在塑料密封袋里,花几万块就有可能拍下。于是,真的有月入1万的年轻打工人表示:“以前觉得奢侈品这辈子都遥不可及,那是有钱人花几百万戴着玩的饰品,现在法拍网站这价格看得我心态都飘了。”


买爱x仕都不用配货了,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你甚至能以一半的价格,买到一只几乎全新的包包。

曾几何时,年轻人对司法拍卖的印象还停留在“法拍房”“法拍车”。他们忌讳那是沾了刑事案件的凶宅;或者前任主人生意失败、被关入狱,才会落得爱车被拍卖的下场。“谁会买法拍的东西,风水一定不好。”



但是如今,当更唾手可得的低价奢侈品摆在面前,没人再揣测“到底多么命硬才能穿戴得起这份富贵”,在此时性价比才是王道——

最懂抠门 的年轻人,开始盯上了法拍奢侈品。


和网购软件相比,法拍网站的页面没有华丽的滤镜和模特的展示,再珠光宝气的商品也只能被冷冰冰的放置于一张空桌子上,只拍下几张灰蒙蒙的照片作为展示。


法拍奢侈品象征着一些人悲惨故事的结局,却也成了另一群年轻人购物狂欢的开端。 在线下店买东西越是费劲又憋屈,越衬得法拍奢侈品是多么触手可得。

“哪怕是在中古店,只逛不买都会觉得尴尬。 但是逛法拍网站,不过是点点鼠标的事儿。”

即便没有配货、没有积分、没有购买经验,你也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就能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赛博“橱窗购物”(window shopping)。如果真的想买,只需要付一笔保证金就能入场,而且竞拍失败后会原数退款。

网络上法拍奢侈品的过程,和想像中富豪们落座于拍卖行,由助理举牌竞拍珠宝、字画大致相似,只不过你的加价可能是200元一次,甚至是20元一次,而不是200万一次。


“有钱人的快乐原 来是如此的朴实无华,这跟在苏富比玩拍卖的体验感有什么差别。”

当竞拍成功,到了真正取货的环节,你更会发现, 原来买奢侈品的心态也不过如此——

有接受邮寄的买家说,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买奢侈品,没有原装的飞机盒,而是用防磕碰的气泡膜和快递纸箱来装;

去自提的人表示,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买奢侈品的场景,是站在警察局的证物室门口。

28岁的白领Tiffany说,有时在奢侈品店铺里,如果不是买贵价的成衣或包包,只是想要个千元或者万元出头的小皮夹、围巾、项链,可能会被个别店员当作消费不会太高的“散客”。

“即使有货,他们也可能会告诉你全都没货,其实是因为你买的这些小玩意儿,对ta的业绩没有任何价值。”


然而,法拍网站似 乎让消费回归了本质。奢侈品也不再是被置于神坛之上,只有上位圈的少数人才能触碰的珍宝。

Tiffany月薪将近2万,除了定期攒钱之外,她偶尔会分出一部分私房钱,买下一只奢侈品包包,作为努力工作、生活的奖励。

在经历过奢侈品线下店的恐惧,和代购的不靠谱之后,Tiffany决定开始观望司法拍卖。“也许法拍奢侈品更适合普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买得起也就能买,至少不用先被揣测一通身家有多少。”



现实中,买车买 房的重担让年轻人心慌慌;网络上,法拍里的豪车豪宅却看得人心飘飘。

从实体商品属性的别墅、飞机、大游艇,到无形资产属性的股份、专利、著作权,那些看似与普通人毫无关系的昂贵物品,竟然以一种绝对朴素的形态,展现在你眼前。

一架飞机的起拍价是20几万元,20瓶五x液白酒的起拍价竟然是1块钱。


“现在品牌金店的市价都要每克600多元,但是法拍的黄金项链6万多元,换算下来是每克400多元。”


在法拍的过程中,各种法律专有名词看似晦涩难懂,比如你心仪的商品叫做“标的物”,资产类型被分为“涉刑”“诉讼”“破产”“自行处置”,但是——

“法拍网站的页 面和网购卫生纸、洗衣液类似,如果你不忌讳太多,筛选好是否能邮寄和发货 地在哪就行。”

在法拍网站上,价值2亿元的采矿权正在被3个人报名竞拍;


也有上万人围观了只有几人报名的宠物猫咪竞拍,最终会花落谁家。


你能想象到的、和无法想到的,几乎都能在司法拍卖中买到。1块钱的跳绳、鼠标垫,4块钱2瓶的过期玻璃水……每一样物品背后似乎都蕴藏着一段心酸。

甚至有人发问, “家底被败成了什么样,会连锅盖和老花镜都被法拍?”


法拍上的物种多样性,不只代表了一批有钱人的陨落,还让年轻人意识到,捡漏的可以不只是奢侈品,还有更刚需的日用品。

他们一边围观着富豪一夜 变穷光蛋的故事,一边搜寻着二手电脑、手机和相机,把法拍用成了二手交易网的模样。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乍看之下,法拍是有法院背书、“只赚不赔”的大捡漏。

然而仔细看看你就能发现,“一只被评判为只有轻微使用感的x驰双肩包,和残缺到只剩下大logo的爱x仕皮带扣,起拍价都只是1元钱,这其中一定有点猫腻。”


事实是,一部分被挂上司法拍卖的奢侈品,都被标注了 “疑似xx牌” 的字样;


在拍卖须知中,也常常出现红字标明的类似语句, “拍卖人对拍卖标的物所作的说明和提供的视频资料、图片等,仅供竞买人参考,不构成对标的物的任何担保。”

一位90后律师表示,卖假货绝不会是官方行为,法院不会为标的物作保证,“通俗点可以理解为,法院只负责卖,然后卖出钱还给原告,或是上交国家。”


网友杨早睡花费9500元法拍下一只海关扣押的名牌包包,98成新未使用,其在当时的市场原价则是14000元。

即使这只包包已经被挂上了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的吊牌,杨早睡还是在收到货之后,再次找到其他的私立鉴定中心,进行了二次确认,才能完全安心。

图源@杨早睡早起

在“破产”和“刑事 ”等词条面前,年轻人已经撇下对玄学的执念,没想到又在真假上遭到“背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媒哥媒体招聘  ·  特斯拉招聘!(多地)
3 天前
厦门日报  ·  突发讣告!知名专家意外去世!
昨天
厦门日报  ·  纷纷宣布!停货!
2 天前
厦门日报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3 天前
深夜书屋  ·  二流大学,如何过上一流人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