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海高院
司法为民,司法公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陈恢清到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调研 ·  15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什么神仙工厂?造颗小卫星用时不到3天! ·  昨天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新年开门红 湖南建投中标一系列重点项目 ·  昨天  
湖南日报  ·  “娃哈哈”商标转让了?宗馥莉任新职 ·  2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改名换新!四大名校又一初中部官宣 ·  2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改名换新!四大名校又一初中部官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海高院

分期购机起风波,法院倡导理性消费新风尚

青海高院  · 公众号  ·  · 2025-02-13 17:45

正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期购机起风波

法院倡导

理性消费新风尚


“如我在诉”

图片


在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凭借着满足人们提前畅享商品与服务的优势,收获了极高的人气。不过,便捷背后,诸多法律风险也悄然潜伏。蛇年新春刚至,同仁市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因分期购手机断供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用民事判决为广大群众敲响理性消费的警钟。

新年亲友相聚时,这样的对话是不是颇为常见?“哇,你又换手机了!”“是啊,最新款呢。”“真厉害!这新手机说换就换。”“我在网上通过第三方渠道买的,一个月只要给几百块钱!”在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的更新迭代使得年轻人的消费欲望不断攀升。不少人由于消费能力有限,便选择通过第三方平台分期付款购买手机。本案中的卓某,便是其中一员。他与某科技公司签订了《手机购买合同》,购入一部价值9000元的手机,首付2500元,剩余6500元分10期偿还。签约时,卓某承诺每月按时支付货款,并知晓若有任何一期逾期,某科技公司有权要求他支付全部剩余款项及相应利息,同时公司还有权锁定产品ID。可合同签订后,卓某仅支付了2500元首付款,后续剩余款项却分文未付。最终,某科技公司将其诉至法院。经审理,法官判决卓某支付剩余货款及逾期利息,同时,依据合同约定,判令卓某支付某科技公司律师费1500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