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年度读者选书活动始于201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每年从当年出版的新书中选出60种左右,在微信平台发布候选书单,邀请读者和由学者、专家与媒体组成的特约评委会投票,选出“三联书店年度十本好书”。迄今已有30000多名读者和50多位特约评委参加过我们的选书活动。这样评选出来的一份书单可以看作是出版者、作者和读者共同的选择。
年度选书活动,其实是出版社将自己的出版理念,与读者、作者、业界进行交流、印证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重新界定自己的出版活动的过程。三联一直致力于将严谨扎实的学术研究转换为能为大众分享的精神产品,因此这种印证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
八十多年来,三联书店秉持“人文精神,思想智慧”的核心理念,以各层次“新锐,一流”的标准,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服务。新的传播环境下,我们依然坚守“把关人”的职责,对纷繁的信息与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与加工,倡导有价值的阅读。
我们把这些年的年度好书作一回顾。感谢所有读者、作者对三联的厚爱,艰辛的2020年即将过去,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畅享手不释卷的阅读之乐!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
2020 年 度 好 书
年 度 致 敬
费孝通作品精选
-
茧
-
江村经济
-
禄村农田
-
生育制度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
中国士绅
-
留英记
-
美国与美国人
-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
-
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
-
师承·补课·治学(增订本)
精选费孝通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凡12种,三百余万字,涉及农村农民问题、边区民族问题、文明文化问题、世界观察、学术反思等多个层面。其中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中国士绅》《行行重行行》等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的经典论述;费老一生关怀不辍的民族学研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晚年的文化文明论述与学术反思《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师承·补课·治学》;《留英记》《美国与美国人》是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世界的观察剖析,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称为《乡土中国》的姊妹篇;《茧》则是近期发现的作者1938年用英文写作的中篇小说,为首次翻译出版,对于理解费孝通早期的学术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维度。
范用存牍(一函四册)
ISBN: 9787108068965 定价:268.00元
著名的出版家范用(1923—2010)在几十年的出版生涯中,精心保存了近2000封与作者的来信,这些作者,多是现当代文化大家,如夏衍、巴金、黄洛峰、叶圣陶、赵家璧、聂绀弩、李一氓、卞之琳、汪曾祺、黄裳等。其中涉书事、文事,还有老友间的“任意闲谈,无所顾忌”,体现出通信人对学问及社会的真知灼见及其人品风范。《范用存牍》即这些珍贵书信的全编,按照“除涉及个人隐私之外,其他内容悉数保留”的原则,共收录1800余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和出版史的宝贵资料。
年 度 好 书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李零 刘斌 许宏 唐际根 高大伦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段清波 杨军 刘瑞 崔勇 樊锦诗 著
ISBN: 9787108067968 定价: 88.00元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全书从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给予我们另一种观察中国文明的视角。
书中图文并茂,尽可能将考古报告中的位置示意图、平剖面图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结合起来,为读者还原一个现场的原境,并提供背景知识、发现过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信息,将专深的考古报告、学术研究转化为面向普通读者的知识读物,可供对历史、考古有兴趣,以及有意参观遗址博物馆的读者阅读。
ISBN: 9787108068347 定价:38.00元
本书收录了毛尖近二十年来评述中国电视剧以及国外电视剧的88篇文章,表达了期待能有更多好作品、好导演、好剧集来记载和传达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书名“凛冬将至”出自作者所钟爱的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对《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甄嬛传》《都挺好》《24小时》《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国土安全》《纸牌屋》等热点剧集的评价别具匠心,妙语连珠。
这部带有历史轮廓的笔记,记述的正是二十年来中国普通人的烟火人生和精神脉动。毛尖的文字,嬉笑怒骂、挥洒自如,字里行间都折射出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记忆、情感记忆和历史记忆。
【相关专题】
被国产剧伤害和滋养的感觉,有点像爱情|对话毛尖
李零 著
ISBN: 9787108068415 定价:68.00元
我们的头上有个大钟,挂在天上的大钟,指针是北斗。斗转星移,一年又一年。十二年如十二小时。一点是鼠,两点是牛……十二点是猪,是为中国年。
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但传播范围甚广,不仅见于中国本土,也见于北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甚至西传中亚和伊朗,是我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正像狮子从伊朗东传,石狮子和舞狮在中国落地生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李 零
十二生肖,家喻户晓,但这里面的名堂很大。这个话题与中国动物有关,与中国方术有关,与古代文物有关。这本关于十二生肖的小书,专门谈一谈十二生肖的来历、具体含义,它与古代汉族地区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及这十二种动物的后面各自都有什么故事。
却将谈笑洗苍凉
晚清的政局和人物三编
ISBN: 9787108066350 定价: 65.00元
继《天公不语对枯棋》和《秋风宝剑孤臣泪》后,姜鸣撰写的晚清历史散文第三辑,收入十三篇文章。有浓墨重彩的长篇考证,揭示了“马嘉理事件”后清廷的外交失败,“甲申易枢”对甲午战败的潜在影响,以张佩纶为代表的“清流”在当时政坛中的沉浮,而这些事件恰好为之后的甲午战败埋下了伏笔。也有角度新奇有趣的小文,从胡雪岩的破产,到孙中山的伦敦绑架事件;从李鸿章最后生涯的居所,到张佩纶的爱情婚姻生活;从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的诗歌与影响,到一勺用来养生的牛肉羹——涉及晚清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姜鸣善于由点及面地呈现历史事件背后细腻而宏观的纵深之感,他将严谨的史学考证与颇具趣味的实地探访相结合,佐以轻快动人的文笔,对晚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给出了新颖的解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中,再现出那个动荡波澜年代的真实图景。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格雷格·卢金诺夫 [美]乔纳森·海特 著
田雷 苏心 译
ISBN: 9787108068743 定价:69.00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罗彻斯特大学……最近,众多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线学者教授都在关注和推荐这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因为,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当代社会进程中的一场教育危机——过度的保护导致一代人的衰弱,在三大人生谬论的认知指导下,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与美好的愿景背道而驰。这三大谬论是:
3.我们 vs 他们: 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这三大谬论既不符合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也不符合许多文化中的古老智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一些大学和家长中贯彻落实:“直升机父母”的过度保护、无监督玩耍的减少导致了心理问题的爆发式增长、自杀率的增加、思想极端、成熟期推后、抗压性减弱、难适应社会等等。
这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活动家,他们长期关注美国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问题,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社会、科技发展的大背景深入探讨了这三大谬论的成因以及它们在教育中对孩子们造成的危害。假如我们用书中的美国故事来反观我们自己,我们会发现近年来国内很多现象与之有相似之处:“巨婴”、“脑残”、“精致利己主义”、揭发告密文化、心理脆弱、青少年自杀率攀升问题等等。而父母的焦虑,学校办学的市场化,所谓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生活的全面侵占,包括不平等在扩大以及社会生活陷入某种阶层隔离……这些情景我们也不陌生。
作者最后基于认知行为心理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还就如何限制并优化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怎样助力学校,对抗谬误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和你的孩子都更快乐,更健康,更坚强,也更有可能成功追求自己的目标。
ISBN:9787108066800 定价:72.00元
作者延续《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最后一卷的问题意识,将“有关中国革命及其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作为全书的研究宗旨,致力于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历史建构为思想的对象。全书共三部,主题分别为:第一部“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第二部“世纪的多重时间:帝国、革命与跨体系的运动”;第三部“世纪的绵延:重新政治化与齐物平等的哲学”,展现了他长期以来对“短20世纪”的中国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社会、从政治到信仰之巨变的宏大研究。
本书为第一部。开篇即开宗明义,对于“世纪”这一新时势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阔又纵贯的阐释与分析,其余篇章主要聚焦于从“世纪诞生”时期的系统性断裂与置换、民族国家危机、“一战”与“亚洲觉醒”、五四启蒙运动、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结点中寻找“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探讨民族国家如何在传统帝制中艰难地脱胎而出,其间国家与政治、文化与政治、大众与政治,尤其是革命与政治之间上演了怎样的分合缠斗,又如何共同塑造了20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面貌,诚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不断变革与革命的世纪;是激烈反对旧世界也激烈反对着自身的不断自我否定的世纪;也是将他者的历史纳入自身内部,同时将自身的历史置于全球范围内的世纪。‘短世纪’和‘漫长的革命’构成了20世纪中国最显著的特质。”
苏联的外宾商店
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俄]叶列娜
·亚历山德罗夫娜
·
奥索金娜
著 施海杰 译
ISBN: 9787108067456 定价:98.00元
最初,作为莫斯科贸易公司办事处,外宾商店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向外国 游客出售古董并在苏联的港口向外国海员提供补给,以此换取外汇。但工业化需要资金,于是,外宾商店在 1931 年 6 月向苏联公民敞开了大门。开始时,苏联公民可以在外宾商店使用沙皇金币购买商品,之后可以使用日用金器、白银、宝石、外汇现金以及境外汇款进行交易。为了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推动工业化,苏联领导层贷款购买了进口设备和原料,用于建设中的大型工业企业,急剧拉高了外债。1931 年是疯狂进口的巅峰。向苏联公民开放外宾商店是为了借此偿付工业化外债。
【相关专题】
外宾商店——斯大林主义的一个现象
星火的启示:
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ISBN: 9787108067494 定价:49.00元
本书收入五篇探讨中共党史革命根据的最新研究文章,时间横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但看似没有关联的五篇文章其问题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处在敌强我弱,甚至双方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都面对一系列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的革命力量、特别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怎样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或得到巩固。本书还收录了两篇同革命根据地问题直接相关的历史论文,因不是着重论述如何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作为本书的附录部分。
全书从新发现的一手史料着手,有着与以往探讨中共革命根据地文章的不一样解谈与新的历史角度。还有,此为一直笔耕不辍、年届九旬老先生的最新著作,首次面世,更有着别样的意义。
决战:
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ISBN: 9787108068354 定价:54.00元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是一个经过精密设计和策划的整体。
什么是战略决战?那是指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三大战役规模空前,紧密衔接,直接决定中国的命运。像这样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不多见。
在战争史上,双方统帅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又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他们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是如何,常常引起人们的特别兴趣,给予人们多方面的启发。这是本书准备着重考察的内容,论述的详略就是根据这个要求来选择的。
一本书的历史:
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ISBN: 9787108067241 定价:48.00元
本书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20余年后,作者根据当年笔记记录整理出版而成。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这本书诞生的过程。书中呈现了胡乔木、胡绳两位党内大知识分子对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性。同时,再现了两位专家当年撰写《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时对书稿一字一句的斟酌使用、一次次的讨论、一遍遍的推敲等历史现场。作者对这些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旁注。另外还有主要参与者的日记等。
在书中,我们看到杨尚昆、胡乔木、胡绳、薄一波、邓力群等人为党史书写提出的各自观点性的意见。全书披露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编写过程中,胡乔木和胡绳对于编写方针、史实叙说、历史评价、史著写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谈话大要,不仅使我们了解到这本书出版前后的编写秘辛,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而且对一般性的历史研究也颇具意义。可以说,这些谈话提出并回答的有关中共党史研究的问题,也可以被非中共党史的历史研究者转换为自身研究所应面对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有这样的提问:我们今天如何写历史?
书的大历史
六千年的演化与变迁
ISBN: 9787108068705 定价:58.00元
即使是一本简陋的平装书,其书脊上的胶水和米色的纸张所散发的气味,也会传递出许多自己的制作故事。1500年以来,人类不断地书写、印刷和装订,成就了现代书籍这一精致复杂、魅力超群、重量实在的人工制品,本书所讲述的就是这些书籍的历史、制作和书感。
本书作者基思•休斯敦通过纸张、墨水、装订线、胶水、纸板乃至皮革的使用,讲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疯狂之举。休斯敦广泛搜集资料,辅以珍稀图片,从书写、印刷、插图和装帧四大方面,揭示了人类这一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技结晶背后令人惊叹的历史。
【相关专题】
书籍是一种麻醉剂,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它们来解决问题
近代日本的中国观
ISBN: 9787108068163 定价:49.00元
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一书中,子安宣邦继续推进着21世纪初开始的思想史梳理工作。他围绕辛亥革命前后到新旧世纪之交这一时段内日本人讲述中国的代表观点,着重对11位论者——北一辉、内藤湖南、橘朴、尾崎秀实、森谷克己、平野义太郎、石川达三、火野苇平、竹内好、加加美光行和沟口雄三——的“中国论”展开批判性阅读。子安宣邦运用后现代知识批判方法,立足于中日两国的历史连带性,对“亚洲主义”、“东亚协同体”论和“中国的冲击”等重大思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清晰勾勒了近代以来日本之“中国论”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中日战争为分水岭,战前基于论者亲身体验的 “中国论”和战后陷入理论想象的 “中国论”形成鲜明对照,从中不仅可以一窥几十年来中日两国关系之诡谲多变,同时也面向今天提出了中日之间如何通过对话加深理解这一现实议题。
━━━━━
2019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ISBN:9787108066954 定价:298.00元
这部关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著作,是李零研究中国史的延伸。与以往从希腊视角解读波斯帝国史不同,《波斯笔记》从中国与波斯比较的视角出发,换了个方向看波斯,也换了个方向看西方、看世界,用“我们”的眼光重新审视东西之争和世界历史。
作者系统详实地整理了波斯帝国的历史,全面地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历史—地理篇”,有关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考古—艺术篇”,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
除了研读大量的著作资料,李零还前往伊朗考察三次,每次都有摄影师随行,拍摄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资料照片。这些照片,不但在视觉上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而且以其资料的完整性,做出了当代中国域外考古、考察的非凡贡献。
【相关专题】
李零: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天下
ISBN: 9787108064080 定价:68.00元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相关专题】
“乐而忘世”:古时贤者的“幽居乐事”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1981-2000)
张冠生 记录整理
ISBN:9787108064165 定价:88.00元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时间段为1993—2000年,为张冠生跟随费孝通时,亲笔记下了费老当时的一言一行;第二部分的时间段为1981—1999年,为费老生前陆续交张保存的一些谈话录资料,不是张在现场记录整理出来的文字,但亦为费的“晚年谈话”,具有史料价值。
全书费的语言简淡而意蕴深远,真实地记录了费于近二十年时间内,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大江南北、老少边穷之地,他的足迹遍布除西藏与台湾外的全国各地。可这一切不是流于表面的官员视察,而是真真切切的调查,并希翼从中找问题、想办法,为老百姓找出路,真实呈现这位大知识分子救民济世的赤子情怀。
全书还记录了费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历史的纠葛、对于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文化如何自觉的思考,对于学术生命的延续、做学问与做人,以及对于反右、“文革”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极为少见的具有自己学术理论语言的学者,他在官与学之间的经历也给他的谈话带来许多值得后人认真思考的空间。此书即为这样一本充满费氏语言特色、令人捧卷深思的著作。
ISBN: 9787108061935 定价: 165.00元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法充分、科学利用,更善于把考古事实与文献材料、历史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开创了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道路,也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和综合性。也正因如此,《中国石窟寺研究》虽然是以石窟寺为主要研究主体的,却能也在各个方面渗透出历史、文献、宗教、版本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石窟寺研究》曾于199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次三联的再版是作为“宿白集”中的一种推出,旨在向学界整体呈现宿白的学术成就,亦能满足一般爱好者对于考古知识的需求。
红军长征记
原始记录
刘统 整理注释
ISBN:9787108064721 定价:86.00元
《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专题】
刘统 |《红军长征记》的价值在于历史的真实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巫鸿 著
ISBN:9787108063465 定价:168元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胡天汉月映西洋
丝路沧桑三千年
张国刚 著
ISBN: 9787108064035 定价:72.00元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是前近代亚欧大陆的最大通道,连接着历史上各重要文明地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东方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了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本书从历史与文化视角,重点讲述上古、汉—唐、宋—明、晚明—清中叶,“一带一路”的历史演进。透过人物、事件、器物、艺术诸方面,深入阐述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吴方 著
ISBN: 9787108065285 定价:98.00元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书以时序为经,以文化现象为纬,分为八章,详述从远古至明清的文化流变。内容广博而严谨,涵盖文学、哲学、宗教、教育、经济、绘画、书法、曲艺、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脉络清晰,观点鲜明,择要而言,提炼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行文深入浅出,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文采斐然,精炼流畅。
全书搭配一百四十余张图版帮助读者一窥堂奥,掌握其深厚底蕴与脉络传承,可以说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化源流的经典读物。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
ISBN: 9787108063281 定价: 128.00元
宇文所安在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期间编选、翻译和评注的中国传统文论经典读本,所涉作品从先秦早期经典,到著名的《诗大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直至清初王夫之和叶燮几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思想”。
作者以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诗学传统为参照,通过英文翻译和文本解说的方式,为读者梳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学思想的渊源、特征、核心观念与发展脉络。对文本的精细解读和中西传统互参互照的独特视角,使本书独树一帜,成为东西方读者阅读和了解中国传统文论的必读经典。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言,“《中国文学思想读本》是中西文论双向阐发,互见、互识、互相照亮的极好范例”,虽以文本解读为形态,但本身也是一部极富创意的理论之作。
【相关专题】
宇文所安:《二十四诗品》的“玄妙”与“微妙”
“山中”的六朝史
ISBN: 9787108066671 定价:52.00元
在六朝江南社会,“山中”这一地理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佛教山寺的兴起、道教洞天体系和山中修道的宫观化,一些山岳成为寺馆集中的宗教圣地,江南山岳完成“名山化”的过程,文化景观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地理格局。作者立足山岳,全面搜集正史以外的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石刻史料等,打通佛道二教,透过若干个案的“深描”,细腻地展现了山岳历史自身的发展脉络(从山神祭祀到佛道寺馆的过程),佛道与民间信仰在山岳中活动的复杂关系。名山,特别是江南洞天福地的出现与山中景观的变迁,因此得到了鲜活而饱满的解释。六朝时代,乃至秦到隋唐历史演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关专题】
想象中的神仙洞天,与山中道馆的空间分布关系如何?
━━━━━
2018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日俄战争
起源和开战
(上下卷)
ISBN: 9787108060211 定价:148.00元
日俄战争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仅给日本和俄罗斯国民,而且给朝鲜和中国国民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在其后成为日、俄、韩、中各国或显或隐的历史转折点。尽管如此,关于这场战争,建立在对日本和俄罗斯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几近空白,更遑论兼顾到朝鲜和中国资料的研究。以往日本的主流观点认为,这场战争乃是未来抵抗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入侵;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白人帝国,是一场正义的、主导未来的战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本书首次在全面调查日、俄、韩等资料的基础上,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又是如何开始。和田春树先生力求阐明:战争因日本长期觊觎并入侵朝鲜而肇始,最终发展为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长久以来的错误史观,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晚清画报研究
ISBN: 9787108061898 定价: 88.00元
陈平原最近二十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尝试借助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介质的功能互补和互动,深入拓展他一向关注的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有“预流”性质的研究转向,既是回应海外汉学研究的某种趋向,更有中国学界自主推进相关研究的动力。本书就是作者在晚清画报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将近代启蒙、新知传播、传教士、女学、科幻小说等诸多内容,配以三百多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而书中兼及新闻史、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论述,尤其关注图文之间的缝隙,对读者深刻了解晚清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
鼏宅禹迹
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
ISBN:9787108061225 定价:98.00元
本书持旗帜鲜明的“信古”立场,是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作者采用“历史语境下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既从传世文献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夏代的王世 、积年、都邑、族氏和重大史事,从而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历史背景;又用“文化比较法”重点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诸遗存和二里 头文化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科学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夏文化的开端和终结(即夏商分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夏文化应该包括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并通过对夏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对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属性做出新的判断,从而更为准确细致地理解夏文化的内涵。
犍陀罗文明史
ISBN:9787108061621 定价:868.00元
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著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之前国内学界一直将犍陀 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本书是第一本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综合性中文图书,通过文字和图像的结合,勾勒出这个曾经在中外贸易、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明的轮廓和发展脉络。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ISBN:9787108060273
定价:96.00元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完整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佛教石窟艺术,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画及彩塑。本书旨在以一座曾令张大千、常书鸿、董希 文等艺术家为之动容、潜心临摹的北魏经典洞窟为例,引领普通观众去了解敦煌石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的两位作者陈海涛和陈琦,分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已有十余年。在以历史叙述的方式铺陈了254窟开凿的时代背景之后,他们从细读254窟南北两壁的三铺美术史上的经典壁画入手,有序地循着窟内空间展开,结合建筑形制与壁画、彩塑内容,对石窟的营建和构思做了整体解读。借助美术工作者的视角和新颖的数字动画阐释影片,读者得以更深入地去欣赏和观看,发掘一座石窟的精神内涵,体验敦煌艺术的永恒魅力。
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
(套书,共四册)
ISBN:9787108061577
定价:395.00元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茅海建教授积二十年之功,在第一手资料的蒐集和解读上,上下求索、四海搜罗,苦心孤诣地查找、求证,运用丰赡而可靠的史料来鉴识伪说、辨明历史真实,先后出版《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四部书。
戊戌变法120年之际,将这四部书汇刊为“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既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先进以往贡献的深度整合与推进,更集中展现新时期史学界戊戌变法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ISBN:9787108060136 定价:69.00元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尤其着力于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当世界又老又穷
全球老龄化大冲击
ISBN:9787108061126 定价:48.00元
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0亿人。这是人类历史上头一遭,5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了17岁以下人口。同时,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当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必须供养众多的老年人时,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国家需要数百万名年轻工 人,但在国内求之不得时,该如何处理?
本书作者走访美国、日本、西班牙与中国的若干城市,采访了上百名企业员工、雇主、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医疗专业人员、普通家庭成员,通过一个个生动而翔实的故事,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的面貌与未来,涉及的话题包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隔代养育、啃老等。作者揭示出全球老龄化令人震惊而彼此连锁的影响,也解释了国家前景、文化与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因老龄化而发生的变化,勾勒出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未来图景。
万有汉字
《说文解字》部首解读
ISBN: 9787108062598 定价: 89.00元
汉字,特别是汉字字源,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说文解字》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字书是理解汉字的首要经典,但是由于生僻字多,释义古奥,现代人已经不易读懂。
本书发凡起例,抽取《说文解字》全部540个部首,也就是540个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做音、形、义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插图释义,让今天的读者得以理解汉字的字源、意涵和构成。本书篇幅虽然简短,但没有失去《说文》全书的基本面貌,以更加简便、直观的方式,将《说文》的精髓传达了出来。这些《说文》部首,组成了一万多汉字,包罗“天地鬼神、山川草木、世间人事”,说是“万有”,一点也不夸张。
全书由何大齐撰著、录写、插图,他的著述与其书法、绘画珠联璧合,也使本书成为融会了知识性与美感的艺术作品。
历史与人
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
ISBN:9787108061072 定价:36.00元
本书由著名学者孙歌在系列讲演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集合了作者近几年在思想史研究中新的工作进展与突破。全书包含三个内在互相关联的章节,第一章从认识论角度重新讨论了“普遍性问题”,认为新的普遍性所对应的知识实践方式,不是将讨论抽象化,而是通过深化对于具体性、特殊性讨论,进一步开放差异性,在具体的层次建立连结。第二章处理了日本战后知识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史学者书写的《昭和史》一书展开的论战,触及了历史书写如何处理人的问题。第三章讨论了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理路,抓住沟口对于“自然”“心”“公私”的讨论,指出沟口对于中国历史动力与众不同的把握能力。
全书保留了演讲时的即兴和口语化表述,并有意通过大量的事例,将较为抽象的问题拉到日常生活以及较为具体的学理层面展开,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三个章节看似内容迥异,其实内里相通。所有的讨论都旨在在认识论的层面打破二元对立和静态的思考习惯,建立可转化的、动态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不仅仅彰显于作者重点对认识论的推进过程,也同样体现在具体案例的分析之中。
━━━━━
2017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1944:龙陵会战
余戈 著
ISBN: 9787108059819 定价:98.00元
本书叙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战场的战事——中国远征军的龙陵会战,及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过程。全书中心在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其间还粉碎了日军“断”作战攻势,终于以硬碰硬的攻坚方式攻克龙陵古城,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并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
本书80万字,另附图册,收录中日双方的作战地图五十余幅和珍贵历史照片五十余张。
鉴若长河
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霍宏伟 著
ISBN: 9787108059161 定价:79.00
元
镜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镜,不仅以之映照妆容、装饰居所,还用它来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可见,镜子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精神层面的特殊意义。本书挑选汉至唐代的铜镜,复原古人使用铜镜的方式和环境,将考古发现、古代文献、诗词、图像中的镜子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精妙的镜中世界。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ISBN: 9787108057020 定价:59.00元
本书以“全球美术史”的视点,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把全球美术看作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既独立又互动的地区性美术传统,这些传统都对人类美术的整体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二是这些地区性的不同贡献造成了人类美术的无比丰富。
本书分为 “礼器:微型纪念碑”“墓葬:视线不及的空间”“手卷:移动的画面”“山水:人文的风景”四部分,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的一些基本线索。类似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区美术传统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国美术中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朝鲜战争
ISBN:9787108059581 定价:36.00元
该书的主要内容不在战争过程,也不在美国政界、军界的决策内幕,而是把战争的性质定义为“内战”,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介绍和分析战争发生前朝鲜半岛的历史和形势(包含战争的起因)、战争期间南北朝鲜在战斗之外的杀戮、美国半岛策略背后的政治考虑以及如何敉平战争创伤、真正结束战争、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等方面。因此,它开辟了新的视角,弥补了长久以来国内图书市场上关于朝鲜战争的图书只论述军事进程和各政府内部、政府之间决策与斗争的偏颇,使得朝鲜战争的画面更加完整,对战争起因和动力的分析更加深入,便于读者更为全面地理解这场战争的实质。
本书作者布鲁斯•卡明斯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专长为朝鲜现代史、国际关系史以及东亚—美国关系史,是朝鲜战争研究中修正学派的旗帜性学者,他的相关著作是关于朝鲜战争研究的经典。
中国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刘莉 陈星灿 著
ISBN: 9787108059017 定价:78.00元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比答案多。这本书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古诗词课
ISBN: 9787108060334 定价:58.00元
“我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这本《古诗词课》正是接续了叶嘉莹先生的第一个心愿。
全书共三十六课:上编二十课,是关于诗的介绍,始于《诗》《骚》,终于晚唐之李商隐;下编十六课,是关于词的介绍,始于最早的花间词人温庭筠,终于南宋末之王沂孙。通过这三十六课,读者可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演进脉络,由此可以获得进一步一窥古典诗歌堂奥的钥匙,体悟到诗词中的兴发感动的生命和作用。
每堂课后,均附有叶嘉莹亲自注释、简析的“诗词选注”,精解中国最重要的诗人和诗歌,带你进入古典诗歌美好、高洁的世界。
【相关专题】
叶嘉莹:《离骚》留给后代诗歌的几个"母题"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
(1860—1911)
姜鸣 编著
ISBN: 9787108054869 定价:108.00元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原始史料入手,全面辑录1860年以后五十一年间,中国海军从创建到初步发展阶段的史事,涉及海军建设、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军队的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人事变动、中外海军交往以及军事行动和战争等等。将海军建设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变化和政局嬗递之中,梳 理晚清海军发展失败的内在原因和20世纪初年重兴海军的曲折历程,再现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一个个珍贵瞬间。
人伦的“解体”
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
ISBN: 9787108058652
定价:55.00元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本书的写作缘于作者对近代以来社会人伦关系发生深刻变迁的的长期关注与思考,以人类学、哲学和社会理论为基本学科框架,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来聚焦西方形质论(形式/质料)思想传统影响下的人伦问题及其现代处境,尤其从现代人伦思考中的几个比较极端且充满论争的理论与命题,如母权社会、乱伦禁忌和弑父弑君入手,细密梳理和分析了从达尔文、巴霍芬、摩尔根、涂尔干到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理论与思考,并追问了人伦问题背后的形质论哲学根源(亚里士多德),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作者认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现代文明语境中的人伦都面临着全面解体的危险,与之伴随的便是对家国的虚无与焦虑;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质论”传统或许为我们重建人伦与道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台湾发现历史
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杨渡 著
ISBN: 9787108060556 定价:35.00元
这是一部“有温度感的台湾史”,杨渡以一支温热的笔,讲述被遗落的台湾故事;须有钱穆所要求的“温情”,才能探知杨渡的“温度感”。
从消失的凯达格兰族,到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在大时代的飓风中飘荡的简娥和汤德章,再到巨变下的一九四五年、“二二八”中沉默的母亲林江迈、迷雾中的将军李友邦……这一段段温暖悲哀的岁月,鲜活而又荒谬。
“另一种凝视”,即不同于“本土意识”的自说自话,而是将现在的台湾放在历史的大脉络下考量,也是拨开层层迷雾,将不被关注的另一种抗争引入视线的尝试。或许,历史总是在冷酷中有温暖,毁灭中有希望。
御窑千年
ISBN: 9787108059321 定价:69.00元
《御窑千年》是一部历史学家撰写的简明瓷器文化史,重在探讨宫廷与御窑瓷器的历史与文化之关系。作者阎崇年先生立足于千年中西历史,品味御窑瓷器的经典精品,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
2016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我们的中国
(一函四册)
ISBN: 9787108055576 定价: 298.00元
《我们的中国》是李零在《我们的经典》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的巨制。
李零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等,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此书。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
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相关专题】
什么是中国——李零《我们的中国》首发演讲
从历史中醒来
孙机谈中国古文物
孙机 著
ISBN: 9787108056153 定价: 78.00元
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叙谈古代文物,唤醒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千年古物,讲述古代社会生活,把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大众。
作者在文物研究、鉴定方面造诣深湛,擅长运用文物与文献相互契合的方式和晓畅的文笔,一器一物,揭示起源与演变;既有宏观的鸟瞰,更有细节的发明。举凡历史时期的动物、饮食、武备、科技、佛教艺术,乃至杂项等中国古文物,一一复原岁月侵蚀下模糊乃至消逝了的历史场景,帮助读者通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本书以饶有兴味的专题立篇,考证得出的结论固然令人信服,剀切从容、剖肌析理的过程,也同样引人入胜。雍容平易之文,而时挟攻坚折锐之风。书中用到的数百幅线图,皆出自作者手绘,严整精细,画面生动,图文相辅,涉笔成趣。
一百年漂泊
台湾的故事
杨渡 著
ISBN: 9787108054456 定价: 48.00元
一个一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台湾定居的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历程;一部台湾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演进史;一曲告别“短工业化时代”的哀歌。台湾作家杨渡,以这部自传体小说,透视“台湾经济奇迹”背后的困顿与艰辛;讲述台湾人一百年来,心灵的流浪漂泊。
这是台湾的故事,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故事。
鲁迅藏浮世绘
ISBN: 9787108057709 定价: 75.00元
本书收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多年的鲁迅收藏的全部浮世绘作品,其中包括在日本已经绝版的极其珍贵的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第二期)》的30幅名家名作,每图附有精当的评介。
书中另有专文,对鲁迅与浮世绘的关系以及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的由来做了详细的分析、考证,可以作为欣赏画作时的背景资料。
人歌人哭大旗前
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
[日]木山英雄 著 赵京华 译
ISBN: 9787108056047 定价:36.00元
木山英雄以传记资料、历史回忆录证诗的方法对荒芜、启功、潘汉年、毛泽东、胡风、聂绀弩等文人、政治家的旧体诗展开论述,体察诗人们的精神苦闷、心理变动,并通过这种体察来理解几十年来革命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该书出版之后,受到日中两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相关专题】
百年旧痕
赵珩谈北京
赵珩 口述审定 李昶伟 录音采写
ISBN: 9787108054777 定价: 48.00元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子们如何上学?王府井为什么被称为北京的香榭丽舍?旧时北京的古玩收藏与买卖如何进行?
在《百年旧痕》中,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并观照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文化移异。
东方照相记
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
南无哀 著
ISBN: 9787108053442
定价: 59.00元
通过近代以来在华的西方重要摄影家的拍摄足迹,来展示百年中国历史变迁。全书从1844年中国有摄影术讲起,详细地介绍了14位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所进行的拍摄活动。深入浅出的文字与极其有价值的图片呈现了1844年至1980年代初,他们在中国的影像活动及其历史意义,非常独特地呈现出百年中国大历史下的许多重要细节。
北上
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刘统 著
ISBN: 9787108057952 定价: 59.00元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我的精神自传
钱理群 著
ISBN:9787108054463
定价:45.00元
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 钱理群
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它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
大都无城
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许宏 著
ISBN: 9787108055347 定价: 48.00
有人说,“大都无城”的说法,具有相当的颠覆性。但读了这本小书,读者朋友们就可以知道,这并非标新立异之说,只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而已。
—— 许 宏
不惟公众,学术界一般也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然而,这一特征并非贯串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始末,而是有鲜明的阶段性。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诞生,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是没有大城的,“大都无城”,可以说是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城郭齐备的状态源远流长吗?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背后的动因又如何?何为城,何为郭?都城究竟朝哪个方向?如此种种,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本书从考古材料出发,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分析思考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
2015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存牍辑览
ISBN:9787108054692 定价:65.00元
一代文化人的心灵史,劫后中国三十年文化史、出版史一个侧面之缩影。
本书由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生前编订,所选胡愈之、叶圣陶、巴金、夏衍、萧乾、黄永玉、董桥等数十人的数百封信件,均与书有关,时间跨度达五十余年,涉及一些重要出版物如《傅雷家书》、《读书》杂志、《随想录》、《干校六记》等等编辑出版背后的故事,还雪泥鸿爪般呈现出通信人对学问和社会的真知灼见。“相交无他事,唯有书与文”,这部书信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信集,过去很少,将来恐怕也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