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云计算和本地一体机齐头并进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2 天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AI时代的超级增长数据,太 ... ·  3 天前  
西藏发布  ·  西藏一地公开遴选最新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中国家长输不起的赌博:倾家荡产去买千万元老破小学区房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1-25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沉思的托克维尔 (id:ErwinSmith7793)

作者 | 艾尔文团长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这几个月,房价突然大涨,北京、上海等地的学区房一夜之间涨幅高达50万,100万,上涨幅度为五年来最高。微博上,上海楼市,北京楼市频频登上热搜榜,2020年上海上本年认筹数为15493次,下半年为63996次,下半年占比高达80.5%,总认筹数为2019年的3倍多,上海甚至出现了千人摇号,千人抢房的情况。

在北京学区房价格大幅上涨,比如地处中关村的东南小区,2019年12月房价为12.87万/平米,到2020年12月已经高达14.46万/平米,按照60平米计算 ,一年涨价近百万,年化收益13%。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新房住宅实现网签4.9万套,二手房成交16.9万套,分别创五年和四年来的新高。

我们再看看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经过测算,12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二手房环比上涨0.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上涨0.5%、0.6%、0.7%和0.5%,创了5年来的新高。

现在房价几乎一月一个价,很多人感叹楼市的黄金岁月似乎又回来了。

虽然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收紧银行贷款,但仍无法阻止中产阶级的买房热情,尤其在欧美疫情严重的背景下,很多中产不再看好国外资产的避险功能,转而投资国内,大量资金回流。同时大量留学生归国,意味着很多中产马上就面临子女上学的问题,加上国内越来越严重的内卷,很多家长将好学校视为唯一的救命稻草,这些因素合起来让房价再次突破限制,如火箭般急速上涨。

对于中产来说,买房不仅是一种保值和投资的手段,更是为子女的将来着想,他们衷心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出现阶层跌落的现象,他们希望子孙能代代维持中产的生活水平,买房的背后,体现了中产阶级深深的焦虑。


01


子女的教育问题:中产的心头肉


中国的中产阶级可以说是最重视子女教育的群体,在北京这边,四处可见敦促孩子学习的母亲,孩子三四岁起就被报名各种早教班和辅导班,北京的中产父母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生怕优秀的不是自己的子女。

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有次我去丰台区,和链家的销售员聊天,他说旁边一个中高档小区的的房市很火热,我问为什么,他说小区住户多是年轻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孩子要上学了,因此准备卖掉房产购置海淀西城的学区房。

他跟我说他一个客户非常着急卖掉房子,价格好商量,因为2021年她的孩子就要入学了,她必须做好准备,这个客户房子有抵押,因为当初钱还不多,是贷款买的房,但如果有人愿意买她自己就可以立即偿还抵押。

销售员说他不理解中产的忧虑,这个丰台社区是个中高档小区,地处四环,紧挨地铁线,周围两个大商场,是2016年建的房,物业是万科的,各种服务都是一流,但她却愿意卖掉房子,加些钱去买个西城的老破小,据说西城的那个学区房只有70平米,是八几年建的老房,破旧不堪,但为了孩子,她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居住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中产都是坐拥三四套房的土豪,很多中产都是勤奋工作的上班族,他们拼命赚钱最多只能在北京买1-2套房,如果他们不考虑子女,在丰台科技园买个100多平米,服务一流的中高档房绰绰有余,但为了子女的教育, 他们只能两套房的钱缩成一套,买一个中关村甚至西城区的老房子,那里的学区房动辄价格为12-14万/平米,一个60平米的住房就高达七八百万。

(卖掉新房换老破小学区房在北京很常见)

在北京,你经常能见到训斥孩子的母亲,训斥的内容无外乎和学习有关,很多北京家长,天天追在孩子后面,放了学还要去辅导班,车接车送,劳累至极,很多孩子被逼的受不了压力非常大。

这个现象不仅在北京上海,在二三线城市也很普遍,最近中国青年自杀率大幅上升,无论中学大学都有学生自杀,而自杀的原因很多是学习压力过大怕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还有有一些学校爆出监控丑闻,即学校将监控直播给家长,让家长可以随时监控孩子的表现。 中国的年轻人第一次处于全方位的监视之下,他们表面上受到家人社会的万千宠爱,实则丧失了所有的自由。

我们经常指责这种略微变态的家长,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为孩子付出了所有,甚至倾家荡产为孩子购买学区房,你也会歇斯底里的要求孩子成功,如果孩子上了好学校还学习不争气,意味着所有的心血都化为了泡影。

购买学区房相当于一次赌博(对于普通中产),因为你无法保证孩子一定出人头地,但家长们无疑会用尽一切手段确保孩子的成功,因为没人能承担失败的代价。




02


另一种思路,买八套房留给子女


当然不是所有的中产都执着于学区房和子女教育,比如我一个群友,他就觉得教育不靠谱,现在内卷这么厉害,上了985也不见得出人头地,与其投资于虚无缥缈的教育,不如购买八套房,给孩子留下丰厚的资产,这位老哥身在重庆,他不买学区房,也不给孩子报辅导班,他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买八套房,这样一个子女分三套,一套住,两套租,一生不愁吃喝。

这个思路和拆迁户是一致的,都是靠收租花天酒地,只要资产够,躺着就能生钱。当我听到想法时,不得不说这位老哥真是个人才,他的认知完全符合资本主义演进的基本规律。

皮埃尔的《21世纪资本论》用详实的数据证明了一个论点,即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收益率会高于经济增长率,皮埃尔认为, 当r(资本收益率)>g(经济增长率)时,意味着继承财富的增长速度高于产出和收入,继承财产的人只需要储蓄他们资本收入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到资本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快,相对于劳动所得,继承财富在财富总量中将不可避免的占主导地位。

皮埃尔举得都是发达国家的例子,但他在新书中表明中国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考虑到我国没有房产税,遗产税,真实情况可能确实如此,这意味着我国的资产收益将越来越高,这位老哥留八套房的行为正常情况下稳赚不赔。确实可以做到子孙万万年。




03


不可预料的后果


中产阶级为了子女的未来满怀焦虑,他们想尽办法想让子女的阶层不至于跌落,希望子女至少维持自己当下的生活水平,如果子女能出人头地,则更是满怀荣耀,但是这种看似正常的利己行为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这后果之大甚至会反噬中产阶级和他们的子女。

中产买房,既为了投资更为了子女,我见过很多中产,他们的资产早就足够花天酒地,一生无忧,但他们依然拼命买房,拼命工作,为的就是子女的生活。他们之所以钟意房产是因为他们相信房价绝不会下跌,因为房价事关地方政府的财政。

任泽平在《房地产周期》中提到,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头,2015年占地方财政39.2%,地方政府期望通过高地价维持运转,根据他测算,房价六成收益归地方政府 ,房地产商只拿小头,正因为对财政至关重要,房价才不允许大幅下跌,才房产税、遗产税等替代品出现前,地方政府仍会依赖土地财政。

中产打准了一点,将房产作为保值投资的最佳途径,最终房价越涨越高,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日渐扩大, 2017年我国收入基尼系数为0.46,财富基尼系数根据北大测算高达0.73,而央行的城镇居民资产报告也显示前10%的人占据了47.5%的财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