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智库与专业新闻媒体的完美结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世界第一!他才12岁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DNA结果确认,就是她! ·  5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一段舒服的关系,有这些特点 ·  6 天前  
新华社  ·  痛心!他走了,年仅25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观察者网

中国人从哪来?

观察者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02 10:01

正文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岑少宇

► 科普作者

在国庆节前,观察者网小编细心地在某篇新闻下面,发现了一个读者们的“歪楼”讨论:中国人到底是不是起源于非洲,并制作了一篇《我要上观网》。

一如既往,文章很受欢迎,再度掀起了讨论的高潮,有的读者还因为之前的留言被选中,而“表白小编”。

“非洲起源说”与“多地起源说”(对于中国人而言,也可以把“东亚起源说”与“多地起源说”合起来看,虽然严格讲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争论,始终是网上的热门之一。“从哪儿来”这种大命题,不火也不行啊。

为什么两种说法在中国相持不下呢?

简单地说,“非洲起源说”目前得到了DNA证据的支持,根据某些基因的突变频度、某个基因型在群体中的比例等推断祖先分支的时间,甚至还能进一步推断出路径。

而“多地起源说”根据古人类遗骸和石器等,则认为人类是在各个地区分别连续进化的。

在DNA证据兴起之前,两种起源说基本就是化石的较量,如果非洲新挖出一批化石,“非洲起源说”的粉丝,呼呼就涨上去了,如果别的地方多挖出一批呢,就可能出现反转。

DNA证据改变了游戏规则,而且有利于“非洲起源说”。“多地起源说”的许多粉丝,自然不服气。

偏偏DNA证据也确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突变频率是否真的和时间密切相关?即使相关,两个一样的突变,会不会其中一个是变过去变回来,代表了两倍的时间?某个基因型大量存在,也许不是祖上接受了外来的基因,而是祖上自己突变来的?

一方面,DNA证据的链条有不完备的地方,另一方面,东亚出土的古人类遗骸不少,在石器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更有些“多地起源说”的粉丝认为,DNA证据是基因学小圈子的鼓捣,用基因自我证明,在不能解释化石证据的情况下,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垄断话语。

这倒是启发了我,不得不思考下,为什么看似漏洞不少的DNA证据,依然能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带来那么大的冲击。

DNA证据的“釜底抽薪”

回顾下历史,就能发现,科学家并非盲信分子钟,而是抱以比较审慎的态度。比如早在2001年,近期不幸罹难的钟扬教授就曾与其他学者合写过综述文章,里面明确指出,分子钟与化石记录的矛盾“十分突出”。

十几年来,分子钟理论本身也在演变,并不完全按照普通人理解的线性关系来分析。科学家已经在许多物种上运用了分子钟理论,任何与标本、化石分析的差异,都是推动相关认识进步的动力。

从经验中不断总结、完善理论,本来就是科学发展的方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学科都能像数学那样严密推导的。

而看似牢固的化石证据,其实本身也有漏洞。化石证据的分析毕竟也只是经验总结的产物。两具古人类遗骸之间,某些特征相像,就一定有传承关系吗?还真不好断言。在生物分类学上,形态乍看相像,后来根据种种原因改判的例子,可不少。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发育生长情况。

根据相似性,来判断两具化石间具有传承关系,只是我们基于最基本的事实,在依靠过往分析的经验上(不是指科学家个人,而是整个学术共同体的积累),进行的较为合理推论。但能否100%“咬定”?严谨的科学家不会这么做。

如果去除任何可能的漏洞,只用最“朴素”的科学语言来表述,我们只能说,在某些地方挖到了古人类遗址,在遗址间或遗址不同地层的出土物之间比较,遗骸(或石器)在某些方面相像,在某些方面不像。而且与基因位点可以精确测定某个序列并统计的情况不同,这种相像可描述的维度更多,对分析而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至于石器文化,相像是传承,不像的是演进,这只是推论;也可以解读为像的地方是被外来者借鉴保留了,不像的地方是外来者带来的。横向比较,当时的外来者应该更“先进”,为何没有多少先进工具的影响?也可以猜测,当地的“传统”工具更适合当地环境,被外来者采用了。

这些遗址的主人,与当代人的关系,那就更是基于推论的产物。进入历史时期,还有文字记载可以作为佐证,但如何搭上史前,就成了大问题。也就是说在链条上,我们有一块块“铁一般的事实”,但把“铁块”串起来的并非“钢筋”。

黑色椭圆表示“铁块”,红色箭头表示推论

DNA证据则是当下的。有些“多地起源说”的粉丝认为,没有搞出足够的古人类DNA来比对,基因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搭建的就是空中楼阁。如果能提取出大量古人类DNA比对,当然最好,但DNA证据主要取自现在的人群,恰恰是优点之一,补上了化石证据关键的一环,直接和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不管某个基因型是怎么来的,它反映出当下人类在这个基因上的“亲疏”。如果有A、B、C三个族群,某个基因型的频率是AB接近,C相去甚远,有的学者推算出C分开的具体时间云云,你当然可以结合过往的研究,质疑分子钟的准确性,对具体时间打上问号。这是正常的学术探讨。

你甚至可以大胆猜想,其实A与C在进化树上分开的时间更近,B早就分开了,只是发生了大量突变,才变得和A接近;或者A与B只有“少量”基因交流,B所具有的这一基因型大部分是突变来的。这些猜想没有人能够100%排除,但要拿这些猜想说服别人,也不容易。

科学有缺陷不可怕

当然,笔者在这里不是要推翻任何一方现有的结论,更不是要把读者拖入不可知论的深渊。合理推论本来就是科学的一部分,科学是不断更替的,合理会变成不合理,不合理的甚至也可能因为新发现而起死回生。

争论更是科学的家常便饭,但在争论中,一定要搞清楚,手里哪些是“铁块”,哪些是“钢筋”,哪些只是“竹篾”。与其意气用事砍对方的“竹篾”,甚至同时以为自己浑身都是“钢筋铁骨”(两边都有这样的粉丝),还不如把大家的“铁块”凑到一起看看。

特别在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时,更要小心从事。分子钟假说虽然不完善,好歹也在各种生物身上滚过那么多年,在质疑声中有所发展。但有的学者在提出关于基因突变规律的新假说时,只分析了个别例子,就急于运用在中国人的起源上,显得操之过急,如果被质疑“动机不纯”,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今,狭义的“多地起源论”者其实已经很难找到了,人类没有生殖隔离的事实,对他们就已经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面对DNA证据的冲击。现在,他们比较合理地退守到新的防线上,一方面肯定各地的进化,另一方面也承认“附带杂交”。

也有人认为,人类早就作为一个物种存在,后来一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这样的话,不管怎么“再次走出非洲”(或者“走出”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在那些年代就不存在“起源问题”。

不过,古代不像现在交通那么方便,约炮都能打“飞的”,要达到现在人类基因的相似性,要阻止生殖隔离,人类“杂交”的频率,是不是用“附带”就能概括?是否意味着人类迁徙路上,前着村后着店,时不时就能联系上?

当然,你也可以猜测,人类只是单纯“运气好”:巧了,怎么就是没有发生足够引起生殖隔离的突变呢?这种可能性,哪个基因学家敢完全排除?但也很难让人认可。

也许人类是一个非常喜欢OOXX的族群,任何与邻居“交流”的机会都不放过,高效得很。

也许人类是一个非常喜欢打打杀杀的族群,俘虏造成了基因的“交流”。

也许人类是一个非常喜欢与俘虏OOXX的族群,甚至让俘虏的基因稀释了本族群的基因。

也许人类是一个非常仁慈的族群,会接纳超过自己数量的“外来者”……

反正,在许多“铁块”背后,总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无法100%确定,但有希望一点点逼近它。

从后世的历史看,我相信,人类是一种既喜欢OOXX,又喜欢打打杀杀的动物。无论如何,人类DNA的差别很小,这至少能够佐证,人类真的是个“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去年晒与天安门合影被喷,今年她又晒国旗合照,评论没让我失望…

因为这几道绿漆,伦敦市民遭受了中国乘客永远不会懂的痛

这也能惹祸?中国游客在伦敦拍了几张照,导游被遣返

“老公水开了,帮我倒面粉吧!”想不到瞬间家毁人亡……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email protected]

QQ :2920915625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