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橙子说成长
「橙子School」原名「新精英做自己」,是专注青年人自我管理与个人成长的学习社群。在橙子学院,你将收获4种面向未来的能力,搭建由“自己-伙伴-导师”组成的个人成长系统,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我们坚信,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橙子说成长

我们不吵不闹过一生,可好?

橙子说成长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8-22 21: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橙子君说


生活中好像总是逃不开争吵,比起和陌生人产生争执,和父母、朋友发生争执的情况反而更多,这让橙子君非常难过: 我们明明互相爱着对方,无意伤害对方,却不知道为何就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情绪失去控制,伤人的话脱口而出。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烦恼?


今天,推荐一篇橙子学院的会员写的文章, 作者分析了我们吵架的三个原因, 并依次提供了解决方案, 看看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



| Nicole _LL

橙子School 5988号会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我们置身于这纷纷扰扰,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中,却常常手足无措。或互相中伤,不欢而散;或冷面相对,江湖相忘。 很多时候,我们本意并非要伤害,但不知为何,像被一只无影手推动着一般,覆水难收。

  • 我们为什么会吵架?

  • 为什么都觉得对方欠自己一个道歉?

  • 是否有更好的、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我分析出三个重要原因,并分别列出三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1. 混淆问题类型

在我们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涉及 三种问题类型:偏好、事实和判断。

  • 偏好型问题 是指只与个人主观偏好有关的问题,不分对错。比如喜欢哪个明星,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事实型问题 是指涉及客观事实的问题,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赤道周长是多少,北京有多少家星巴克。

  • 判断型问题 是指该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答,最终找到最佳竞争性答案。比如是否该逃离北上广,要不要跳槽。

我们与别人产生争吵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明确问题的类型 。往往是将偏好类问题当成事实类问题,或把判断类问题当成偏好/事实类问题了。

比如说,你的朋友剪了短发,你直接跟她说“这不适合你”,她可能会立刻跟你翻脸。


这是因为,发型的美丑是偏好型问题,她很喜欢,而你却以一种事实型的肯定口吻来评论。 其一,你没有权威认证来表明你的审美等级比她高,所以无权给出事实型答案;其二, 尊重他人的偏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因此,你可以说:“哇,你换了一种风格呀,你自己觉得怎么样?”这种中性而有尊重感的态度会让对方觉得她才是主角。

再比如,你的朋友问你他要留在三线小城市过安逸的日子还是到北上广打拼,如果你跟他说我觉得你应该留在小城市/到大城市试试,原因是……,他由于内心挣扎,知道各有各的好处,可能未必领情,还会质疑你,反驳你的观点,这又会让你心里不舒服,感觉好心被辜负了一般。


这是因为你把判断型问题当成了偏好型问题。你根据你对他的了解,帮他做出了可能的偏好性选择。但这本质是一个抉择竞争性答案的问题。 你需要做的是帮他理出竞争性选项,找到尽可能多的角度,让他去做决定

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先确定问题类型至关重要


2. 共同目标不明确

《关键对话》一书中对共同目标做出了全面准确的定义:


共同目标是指,你应该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价值。

共同目标是开启对话、解决问题的钥匙。 而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分歧点,只着眼于自己的目标。因此,我们就会容易认为对方是”trouble maker”,只要能说服对方,让他回心转意,争吵就能结束,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因此,我们会采取“逃避”或“抗拒”这两种方式来面对争执,势同水火,各不相让。

换一种方式思考,其实问题总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展开对话之前或发生争执之中,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我想要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 我想要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 我想要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 有哪些目标对双方更有意义且回报更大?

  • 想要实现以上四者我该怎么做?

因此,对话开始前先摆明态度,告诉对方我们的共同目标,并表达想和对方一起朝之努力的意愿,可以让对话更顺利地展开;在对话中途遇到误解,及时解释,告诉对方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想要达成共同目标,可以赢得更多的信任;当对话时陷入争执,立刻停止争论,想一想有没有可以实现双赢的共同目标,再重新对话,可以挽救局势。

这需要我们培养大局观, 从更长远和广阔的视角看问题,同时换位思考,并且保持理智和冷静。


3. 安全感缺失

很多时候我们的争吵并不是因为观点不同, 而是对对方的态度感到不满 。这在情侣之间尤为常见。


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说话!”这句话的意思分解开来就是,你的态度让我感到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爱,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安全感,内心秩序受到侵犯。

当我们感到失去安全感时,往往会产生两种反应: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 而这两者方式都对对话双方没有任何帮助。

此时,更为理智的做法是:营造安全感,让对话继续下去。如果对方感到不受尊重,那我们应该及时道歉,消除误解;如果对方让我们感到缺乏安全感,我们需要向对方说明,“因为你刚才说/做某件事……,我感到……,你是这个意思吗?”

这一点与人际交往中的 “ABC理论” 不谋而合。“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大意是A(Antecedent)事件引起B(Belief)感觉导致C(Consequence)后果。其中, 真正导致C行为结果的不是A事件,而是B感觉 。运用到现在这个场景,也就是上面论述的安全感。

因此,识别安全感缺失的信号,并及时补救,营造对话的安全氛围,能够帮助我们消除或扭转争吵。


综上,明确问题类型,确立共同目标,营造安全感这三步,对我们高效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

最后,推荐给大家两本书:科里·帕特森的 《关键对话》 和理查德·保罗的 《批判性思维工具》

愿大家都能不吵不闹过一生。


文丨 Nicole _LL, 北大硕士,干货传送者,与你一起深度成长。 橙子 School 5988 号会员 简书账号 N icole_LL


橙子君说


不想总是和人发生争吵

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考虑到对方的需求

并从长远的视角看问题

把握目标 不囿于当前的分歧

还要营造安全的谈话氛围

使双方都感到被尊重


人人都会说话

但不是人人都能把话说好

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 真的很破坏感情

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努力成为说话得人心的高手啊



- 橙子学院 -

精品课程

《人际沟通课程包》

帮你涨情商,会说话,懂思考

轻轻松松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爱的人不吵不闹过一生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阅读原文”

将课程收入囊中!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