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迪表示,中国(A1,稳定)的信用状况反映了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及高增长(意味着吸收冲击的能力较强)、庞大的国内储蓄,以及充裕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信用挑战在于能否同时实现以下目标,包括经济强劲增长、金融和实体经济去杠杆、改善资本配置及维持金融稳定。
-
穆迪从
经济实力
、
体制实力
、
财政实力
、
对突发事件风险的敏感性
这四个方面对主权政府信用进行分析。中国在这四方面的评估结果分别为:(极高-)、(中等+)、(极高-)和(中等-)。
-
经济实力方面
(极高-)——反映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抵消因素是中国继续面临的重大结构性挑战以及整体经济领域的高杠杆。但是,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正在加速,经济活动越发集中于增长潜力更大的高附加值行业,如汽车和电子设备制造。
-
体制实力方面
(中等+)——反映出中国政府在抑制杠杆上升、维持稳健增长,以及保持经济金融稳定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
-
财政实力方面
(极高-)——综合考虑政府较强的债务负担能力、庞大的国内储蓄,以及在政府债务负担逐渐加重、或负债规模庞大的情况下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依然较低。此外,该评估还考虑了很大一部分国企的杠杆率已经趋稳的因素。
-
对突发事件风险的敏感性方面
(中等-)——该评估受到了穆迪对银行业风险评估的影响。政府支持经济增长和主要借款人的能力是中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穆迪预计,为实现维持公众信心和系统稳定性的政策目标,
政府对大银行仍将提供强有力支持
。不过,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政府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将更有选择性。
-
中国A1评级的展望为稳定,反映出穆迪认为
政府对经济重要领域、金融系统及跨境金融流动的控制在短期内提供了维持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的空间。
尤其在经济增长一直获得新债务支持的情况下,中国基本封闭的资本账户帮助缓解了政府去杠杆举措带来的金融动荡风险。
-
如有迹象表明结构性改革有效控制了杠杆率上升,而并未增加银行业和影子银行的风险,则可能对中国的信用质量具有正面影响。与之相反,如果杠杆率上升速度超过穆迪当前预期,并且资本配置严重不当,在中期内影响经济增长,则可能会产生负面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压力和蔓延风险可能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