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惟视重磅】中国眼科学者在国际顶级医学影像学大会上发布全球最大公共精标青光眼数据库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10-01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峥嵘岁月遥相顾,辉煌前景绘蓝图。一年一度国庆佳节已至,小编在这里向伟大祖国华诞送上祝福,祝愿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富强,也祝大家国庆快乐、欢享十一黄金周。近日,西班牙召开的国际顶级医学影像学大会上,国人眼科专家闪亮登场发布全球最大公共精标青光眼数据库,为全球的眼科影像学领域做出了卓著贡献,为祖国赢得荣光。这份国庆节的重磅大礼,现请您亲启!

2018年9月16-20日第21届国际顶级医学影像学大会(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1500名医学影像领域研究者共聚此次盛会。MICCAI作为医学影像领域的最顶级会议,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内容涵盖医学影像的各个领域,包括CT、MRI等传统医学影像后处理算法开发,以及光学成像技术、人工智能辅助图像处理等新方向。眼科作为拥有众多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专业,其相关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江教授、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陈新建教授、百度主任架构师许言午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议。国内眼科领域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秀兰教授、李飞博士,受邀参加了此次MICCAI会议,分享其青光眼影像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在20日全天召开的MICCAI OMIA (Ophthalmic Medical Image Analysis)眼科分会场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秀兰教授与百度主任架构师许言午研究员联合发布了本次OMIA大会的最大看点 REFUGE( RE tinal FU ndus G laucoma Challeng E )数据库 (https://refuge.grand-challenge.org/)。 该公开数据库REFUGE是目前青光眼眼底照精标数据库中最全面标注的数据库 ,主要包括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两种病种的眼底照,同时包括诊断、图像分割及定位三方面,由七人人工标记融合。尽管既往其他研究者已经建立了与青光眼相关的眼底照公开数据库,但其缺点十分明显:只有诊断标签信息,没有关于视杯、视盘等关键结构的标注信息;且参与标注的医生数量较少。REFUGE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对数据库中所有的图片进行了精标,所有的标注结果都来自7个眼科专业医师的手工标注结果的综合,力求做到最精确。


张秀兰教授和许言午研究员联合发布 REFUGE公开数据库


在会议召开前REFUGE数据库便受到多方瞩目,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支队伍报名参加发布会上的REFUGE眼底照挑战赛。

REFUGE发布会上,用于现场比赛的最后一部分数据首次公开后,REFUGE眼底照挑战赛正式开始。由于有230支队伍参赛,盛况空前。在现场,参赛队伍要根据眼底照训练神经网络进行诊断、图像分割与定位,由神经网络的在三个环节的综合得分确定冠军所属。基于初赛的结果,共12支队伍进入了MICCAI的现场比赛环节,最终冠军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队伍获得。


OMIA会议上,来自中山眼科中心的李飞博士受邀进行了大会发言,与大家分享有关人工智能辅助青光眼视野判读的最新研究进展,李飞博士凭此研究斩获此次OMIA大会的唯一一个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李飞 博士在演讲中


李飞 博士获得 最佳论文


作为亚太青光眼学会(APGS)理事以及亚洲闭角型青光眼研究学会(AACGC)的理事,张秀兰教授积极投身于青光眼研究的最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当前,如何与青光眼的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无疑是当下的研究热点。REFUGE是基于眼底照的数据库,可用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训练及效果比较。除眼底照外,张秀兰教授课题组对于青光眼视野及OCT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在稳步前进。张秀兰教授团队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乔宇教授团队就青光眼视野及OCT的人工智能解读进行了大量研究,联合国内十家眼科中心 【注释】 进行青光眼临床数据收集,目前已积累标注视野逾上万份,并以此为基础训练了可供视野报告判读的神经网络,相关研究目前已发表相关SCI文章两篇。张秀兰教授认为未来是属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现有数据资源的共享十分重要,让更多的研究者有机会接触优质数据资源,有利于算法、软件的优化和开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关键。尽管目前很多产品、文章号称对青光眼眼底照的诊断准确率极高,但是尚未有对眼底照中关键结构进行精细标注的数据库出现。为此,张秀兰教授此次与百度主任架构师许言午研究员强强联合,在国际首推REFUGE数据库,填补了这一空白。REFUGE发布的意义不仅仅是吸引了眼科人工智能领域的众多研究者参与其中,也体现了青光眼人工智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再拘泥于诊断而是从图像的各个细节入手,训练神经网络对复杂任务进行处理,做出最精准的分析,为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创造强有力的帮手,为中国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参与青光眼人工智能研究的国内十家单位PI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王峰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郑雅娟教授、邯郸市眼科医院范肃洁教授、河北省眼科医院唐广贤教授、温州眼视光杭州分院潘伟华教授、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凯军教授、湖北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梁亮教授、湖南湘雅二院眼科段宣初教授以及深圳希玛眼科医院林顺潮教授。


REFUGE眼底照挑战赛组织者


参加 会议的部分 国内外学者

专家简介


张秀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PI。亚太眼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大会青光眼学术委员会主席、亚太 青光眼学会理事、亚洲闭角型青光眼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神经眼科学组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秘书。获得亚太眼科成就奖、亚非眼科学会荣誉奖、 2014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第50名)。所在团队获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APJO杂志副主编。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微创手术技术培训顾问委员会委员。


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9年。以第一主持人先后承担了26项科研课题,其中1项国家 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 、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论著200余篇,其中发表SCI 论文 108 篇;出版两本专著《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以及译著《儿童青光眼共识》;两本专著均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卫好书奖” 最高 荣誉奖。唯一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山眼科中心教学优秀教师并获得奖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7名。迄今在全国、世界各地学术演讲398场/次。


新版置顶方法


随着微信版本的更迭,大家的信息列表里变得混杂,希望新版置顶方法能让你在众多信息中一眼找到惟视眼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