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京那些事
南京那些事,是南京微友们的分享、吐槽之地,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定期会有微友们发起的聚会活动,还有商家给微友们的免费福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山东相亲食物链:码农沦为底层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北京焦虑体质金融女征婚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86岁范大师北大携35岁新夫人公开露面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海淀妈妈的「炫富大赛」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女孩住酒店注意安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京那些事

南邮人漂泊的胃,在“北食堂”找到了归宿!

南京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18-07-22 17:42

正文


1 高校冠名的广场


文苑路上三巨头,南师南财和南邮。

三所学校学生凑在一起,既有虐心的CP,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对比。



南师妹子粲然一笑“我们呀其实也就一般般了,到了学则路会听到我们学校的名字,‘ 此站可前往南京师范大学 ’~平常吃个饭呢 东城汇 也就OK了,走的远点呢,就会去 水平方苏果 什么的。有时候,在 大成和金鹰 碰见南财妹子,还真是巧呢。”



南财妹子自然听出了其中的锋芒“哎呦南师姐姐,还说地铁呢。我从地铁站下来,吭哧吭哧走十几分钟都还没到贵校呢。我们门口就是大成和金鹰, 正!对!着! 一点偏路都不用走,也不用‘ 前往 ’,好几次看见南师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还真是荣幸呢!”



“你们就别说了,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有啥可吵吵的。”看着这两人脸都快的贴一块了,沉默许久的南邮汉子实在是忍不住,想缓解下这紧张的空气。“论商业区,你们好是好,但还 差点意思 。”

photo by:LOFTER用户夜霄


“恕我直言,在文苑路上你都是 蹭吃蹭喝 ,离贵校最近的,也就是个金鹰吧。都是半斤八两,有啥资格对我评头论足?”南师妹子一听就炸了,决定先解决了这个外部矛盾再说。


“就是。”南财妹子毅然忘记了刚才的争执,与南师站在了一边。

“那...你们有自己 冠名 的地盘吗?”



一句话就把这俩人说蒙了:“这公共场合,地方是大家的,冠名可不好办啊...”

南邮汉子指了指学校北面的 南邮广场

“大家好,给你俩介绍一下,这是 我们的‘北食堂’兼广场,你们谁都别想抢 。”


2 买东西讲效率


南邮汉子还真没说错,这广场还真是被人家承包了。有没有冠名费暂且不知,就冲这名字,就足够南邮人吹上四年的。


当然,光有 噱头 自然是不行。无论是否走在镁光灯前,做人做事讲求 踏实 。没有个硬实力硬干货,说再多都是表面工作。


▲南邮广场旁跳舞的大妈


贵为“ 中国四大邮电院校 ”之一的南邮,务实的风范在都里都不能丢,这个自己冠名的广场当然概莫能外。这里的布局非常符合理科生的生活方式: 一条道走下去,简单且直率 ,连个弯都不会拐一下。买东西又不是破解密码,那么费劲干什么。


虽然店面众多,但每家的招牌都清楚明白地露在外面,不用费劲对着地图找, 要的就是一个效率



所以如果在南邮广场,你如果看到那些沿着路走来走去做折返跑的,千万别以为他们是在锻炼身体,只是在 纠结该吃什么 而已。


3 不失质量的小店


话说回来,南邮广场固然是 缺乏设计感 ,但并不妨碍这里的火爆程度。包括南邮在内,周边的各个高校学生都将南邮广场视为聚会和就近撮一顿的最佳之选。


没办法啊,谁让南邮广场就是这么的 小而全 呢。



四个霓虹大字“南邮广场”旁边,列着 水果店 超市。 每到闲暇之余,这里是不少学生购置水果和生活物品的地方。学生党们买水果的原则特别简单: 一周来一次,一次买一周


叫上闺蜜和哥们,扫个车子,三五成群地买上不少后,在回去的路上互相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搞笑的、闹心的、奇葩的,话茬一路上都不会断。


在南京,斩鸭子是传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南邮广场即便远在仙林,这习惯还是不会因地域而转移,缺不了。


去南邮烤鸭店斩半只鸭子,再买点鸭四件回去,卤汁鲜香微甜,鸭子肉质细腻,即便外地来的同学,不用进城也能感受到地道的老南京生活。


南京的传统鸭店是不卖 鸭脖 的,如果有天馋了,不必急火火地去网上淘,旁边的绝味就能满足关于鸭脖的全部想象。


4 选困症犯难的烧烤三连



继续向前走是南邮广场美食街的外延部分。三家 烧烤 是这里的主角, 牛肉面馆与包子店 穿插其中相互配合。


大学时代, 撸个串 似乎是集体行动的代名词。见面聚会撸串、迎新送老撸串、亲朋小聚撸串,不分季节地点,如果真的在南邮 广场迷失了食欲,撸 串肯定能获得最大公约数。



点些串,叫上几扎啤酒,便是 聊天侃地 的时间。吃到意兴阑珊之时,几个积极分子就会嚷嚷着玩个游戏活跃气氛。

起哄和呐喊声 中,总要有几个倒霉蛋付出些面子上过不去的代价。虽然极不情愿,但趁着微醺的劲头也就没有推脱太多。末了奉上个 大合照 ,颜值高的自然地走上前去举起自拍杆“咔嚓”一下,这场撸串仪式大体上才宣告结束。



难免有些不擅酒力硬喝的人要说些 胡话 ,与其说是 言不由衷 ,倒不如说是 酒后吐真言 。周遭将信将疑的众人一边劝着安慰着,一边生拉硬拽,实在不行背着扛着送回校园。看着兄弟或是姐妹面见周公后才算安心。


5 惹人爱的简单小吃


没有小吃的南邮广场是不完整的。一排烧烤门店旁,是个售卖煎饼炸串和臭豆腐的综合摊位。地方不小,三位老板忙来忙去,看样子是家庭档。两位老人负责炸串和提供材料,一位中年大叔负责做煎饼。



尽管现在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新款式新口味衍生速度也与数码产品无异,但那些最朴素最简单的味道还是能俘获在味觉上“ 见多识广 ”的学生们。


单从种类和味道上说,摊上的串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细细想来,何必去为难自己,对一根炸串有那么多要求意义何在呢? 吃的舒服就足够了

晚上的南京气温很低,仍有不少学生凑在摊位前默默等待。锅里泛着油花,靠在一旁借点热气,兴许比单纯的 自发热 效果好一些。


煎饼是可以往里添加炸串的,这很轻易地满足了不少懒人饱腹的诉求。省去了手拿的空间,省去了撸串的时间,荤素一并填入煎饼里,一口咬下去,不仅有酥脆的口感,还有各式串的本味与酱香,人生之满足莫过于此。



有时候,下课或结束自习的同学就来这里带个煎饼,然后就匆匆离开。有些带两三个回去的应该是受到委托,权当共同解决了一顿饭。至于身着 各式睡衣 到摊上的,想必是吃夜宵无疑了。



6 美食街里的那些门道


再向前走就是南邮广场的主体部分—— 美食街 了。麻辣烫、烤鱼、火锅、饮品、炸食...要真想把这条街吃个彻彻底底,还真得费上一段时间。


一天吃不完?这是肯定的。但没关系,美食街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格局。这与其他美食街还是有差别的。街道直来直去只是表象,这里面的门道,不分析一下还真不行。


除了吃吃吃,整条街有很多 发廊 。从最简单的洗剪吹到高级的熨烫染一应俱全。这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出门吃饭是要注意风度的。作为一条负责任的美食街,南邮广场必须考虑到每个人吃饭的形象。



一家发廊旁边,还有家 打印店 。这是什么意思呢?杜甫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了,就得考虑学习的问题了。吾日三省吾身:作业写完了没?论文或报告的DDL到了没?大考准备好了没?想到这些,不少人可能会立刻动身结账。然后跑去文印店打印资料去了。



同样的道理,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了智力,艺术素养也要提升,在这里学跳舞,既减肥还提升审美,这样的服务可不是一般美食街有的啊!



为什么要开一家 电子产品 商店 ?简单分析一下就能明白,中国人最怕的就是丢了面子。来到这里吃饭,得配个像样点的家伙。看看玻璃后面的iphoneX,再看看花呗的余额, 用一个肾解决的绝对不会再用第二个



至于为什么还有 健身会所 的问题,我想,看看饱食过后自己的肚子,心里应该能有点数。



7 仙林人的 外卖集散地


南邮广场不是一个给人带来隔膜的地方。尤其是对于仙林的学生来说, 即便是第一次来,看到美食街的店面,大多对这里产生一种莫名的 亲切感


因为,总有几回外卖是在这里订的。



南邮广场是附近学生的美食中心,可对于离南邮广场没那么近的学生来说,这里就是不折不扣的外卖集散地,订单在这里汇集,然后随着 摩托车 电动车 带到仙林各高校。



当那些在手机屏幕停留无数次的店名出现在眼前时,不由得眼眶一热,恨不得冲进店里问一下老板:


堂食还满20减15不? 不用配送费不用包装费不加餐具 的那种。


8 鲜肉与腊肉们青春


铁打的南邮广场,流水的食客


南邮广场留下了很多人的四年,撸几回串,聚几回餐,唱几回歌,大学也就成了 一转眼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