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杂志编辑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关晓彤、鹿晗,冲上热搜! ·  7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叹息!她于凌晨去世,年仅28岁 ·  23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一老人在喂猪时被猪咬死?村委会回应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哲杂志

会讯 | 《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十二: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史哲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4-19 10:09

正文

4月20日 上  午

开幕式(8:30-9:00)
主持人: 杜泽逊

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校董厅

1.《文史哲》杂志名誉主编王学典教授致欢迎词
2. 2023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发布


大会发言 第一场(9:00-10:40

主持人:王子今

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编辑部)

在文明互鉴中建立中国自主的翻译学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翻译变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翻译与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任剑涛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翻译、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张沛(北京大学中文系)

审己知人: “走出去”与“拿来”的辩证法

大会发言 第二场( 11:00-12:20

主持人:孟巍隆

王子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河西汉简所见“胡译”“羌译”“羌胡译”“匈奴译”

傅有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翻译与文明互鉴:从文化学的视角看

一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系)

中国的话语权:翻译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郭田珍(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技与出版》杂志社)

从英文社科期刊出版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4月20日 下   午

分组讨论 第一场( 14:00-15:40

第一组

主持人:申富英

地点:知新楼A2106

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文学》编辑部)
从“格义”到“况义”
——两次西学翻译运动之于文史哲的方法论意义
颂(北京大学哲学系)

汉译佛典中名相翻译的思想文化背景

陈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唐代求法高僧义净译经中的省略与省译现象考察

徐美德(山东大学文学院)

“六师外道”及其学说在义净译经中的论述

陈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隋代译场的建置及其影响
第二组
主持人:赵涛
地点:知新楼A2006
马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与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

娄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柏拉图、翻译与古典学

徐松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古希腊史著中译及影响刍议

易冬兰(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当中国哲学说希腊语:

中希跨文化对话的挑战与潜能

分组讨论 第二场( 16:00-17:40

第一组

主持人:纪建勋
地点:知新楼A2106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传统“文学”观念和当代“古代文学”学科

刘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意境、虚构中的真与翻译

申富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中国历代民歌研究英译的对象性问题

刘晓艺(山东大学文学院)
论深文理翻译的可行性

——以五古译莎士比亚商籁的理论与实践

悦(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杜诗翻译的边界

——以迈克尔·伍德《沿着杜甫的足迹》为中心

第二组
主持人:徐松岩
地点:知新楼A2006
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
公共记忆与文化的往还

——东南亚华人的家国情怀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
学术翻译与学术研究

——我所体察到的海外研究之启发

刘光临(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
美国汉学里人文研究和社会科学的恩怨情仇

——对万志英教授书评的答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