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研讨会中,南京农业大学郭萌萌教授的研究结合中国极端降雨的气象数据和家庭金融调查,指出气候变化通过经济损失、融资约束和心理影响显著抑制了家庭创业的可能性。研究提出,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气候冲击的有效手段,为韧性经济的政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熊焦同学通过广东海上风电的案例,揭示传统能源技术如何通过路径依赖机制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技术创新,并提出理论模型和政策建议,为能源转型的技术管理提供了独到见解。
广东海洋大学赵亮教授的报告剖析了瑞典银行危机期间外国负债的影响机制。通过历史数据的精确分析,他揭示了小型开放经济体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难题,为当代中国的金融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王文凯助理研究员从文化视角探讨了海洋文化在创业集聚中的独特作用,指出海洋文化特有的冒险精神、商业取向与独立意识,不仅塑造了沿海地区创业模式,也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文化维度。
下午的研讨会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胡瑾瑾同学的研究强调了企业集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管理集聚网络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流动对高风险创新的积极影响。她同时指出数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为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