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2017年9月25日,援藏16年、在高原收集4000万颗种子的著名生物学家钟扬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钟扬(中)在西藏大学为学生上课。(资料照片)
为追忆这位时代楷模,弘扬“种子精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西藏广播电视台创作的三集广播连续剧《种子方舟》日前开始录制。
录制现场抢鲜看
在录制现场,男女主演、钟扬双胞胎儿子钟云杉、钟云实的扮演者、上海电台DJ轮番试音彩排,来先睹为快↓↓↓
室内录制的广播剧,开门声、脚步声、搓手声……等现场音效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就离不开拟音师的神奇操作。送上上影厂资深拟音师苏东升老师的演绎↓↓↓
原创插曲《藏波罗花》提前揭秘
广播剧《种子方舟》的插曲《藏波罗花》根据钟扬教授最喜欢的一首藏族民谣重新谱曲创作而成。
“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
出没于雕梁画栋;
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
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藏波罗花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的沙石地。钟扬说:“环境越恶劣的地方,生命里会越顽强。就像这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顽强绽放。”
目前,《藏波罗花》仍在制作过程中,小编“千辛万苦”拿到了DEMO片段,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精心打磨一年多 聚焦钟扬16年援藏经历
三集广播连续剧《种子方舟》由国家一级编剧杨展业创作,2018年1月立项以来,创作团队前往上海、西藏和云南昆明多地采访钟扬教授的家人、朋友、学生,提炼整理并进行艺术构思。聚焦钟扬教授16年的援藏经历,采集种子,为国家的生物资源做战略性储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青藏高原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做大数据的收集工作。”
导演徐国春表示:《种子方舟》选取钟扬教授16年里最突出的植物学成就,从生命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去写他。
广度:西藏巨柏种子
西藏巨柏在西藏有“神树”的美誉。钟扬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雅鲁藏布江两岸采集了三万多颗西藏巨柏种子,也为保护西藏巨柏做出突出贡献。
钟扬教授和他的团队采集西藏巨柏种子
深度:拟南芥
在海拔4150米以上的拟南芥,又被叫做植物学界的“小白鼠”,可以用于科学研究的植物材料 。历经十多年,钟扬教授团队终于在海拔4150米的米琼日找到拟南芥踪迹并最终获得了拟南芥广泛存在的有力证据。
钟扬教授团队在上海实验室中成功栽培拟南芥
高度:鼠鼩雪兔子
钟扬教授一直有个心愿——寻找世界上最高的那朵花——鼠鼩雪兔子。这种花生长在海拔6300米以上的地方。1938年,曾有德国探险家在海拔6300米的珠峰南坡找到鼠鼩雪兔子,钟扬教授希望在珠峰北坡找到这种世界上最高的花。
《种子方舟》就是从生命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钟扬教授无私奉献、追梦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信仰和博大胸怀!
汉藏同胞共参与 广播中延续“种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