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71岁另类画家,跑出英女皇地图 ·  4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他好棒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千人被裁,IBM大撤离和李蓓式困局。。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4-08-28 22:10

正文

这是达叔的第144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知识星球,《星球密语—创作的秘密》,分享了创作的一点心法。

还在星球里,开展了《药械十年》达叔半自传式的小说创作,创作的尺度会比较大。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裁员

早晚都要面临的事

医疗说,我在头部外企,服务了8年,今天早上收到了一封邮件,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了。

也就是说,我被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了。

我给老板打电话,要见面聊一下。

老板拒绝见面。

我找HRD,对方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态度很强硬。

给出的赔偿方案,N+1.

这个N,是上海平均工资的3倍。

我是公司高管,年薪平均下来,比这个数字大多了,但是并没有给我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达叔问,找律师了没?

医疗说,找了。

除了律师朋友,还找了另外一个公司做HRD的朋友,给出的方案是,请病假,再拖一段时间。

但我的诉求是,想保住这个工作,我需要这份薪水,无论是照顾家庭,还是还房贷月供,都需要。

达叔说,都需要。

只不过你职场比较顺,你是在四十多岁,在头部外企高管的位子上,而且是在支持部门。

公司作风也不激进,算是半养老的状态,平时只看业务部门的人来来去去,生生死死。

误以为,这种刀刀见血的日子,不会轮到自己。

我在过去15年的职场时间,也都是世界500强的头部外企,但我幸运或不幸的点,是毕业前5年,就连续被锤。

为此,达叔对任何光鲜的公司,无论老板对我有多好、无论收入有多高、无论发展有多顺,都告诉自己:

这是暂时的。

你是来赚钱的,别投入太多感情,能给你温暖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冰冷的组织。

组织,是嗜血的赚钱工具。

当行情不好,包括达叔在内,所有老板、同事、下属,可能都会被干掉,一锅端。

为此,达叔长期干的是销售,就把每一年当成最后一年来过,能当年拿到的钱,决不拖到下一年。

因为,靠不住。

这种冷静的表现,被很多其他同事当成是冷血,当成除了利益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人。

最后结果是什么?

达叔在职场里,快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每一年的赚钱效率是其他同事的至少3倍,完成了职场收入的原始积累;

利用外企的高工资、高流水、各种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赚到钱,就在长三角头部城市买房子,完资产的原始积累;

利用高收入,快速完成了上海落户,完成了身份的原始积累;

利用外企高管的认知、见识、时间自由,在口罩期间完成了自媒体流量的原始积累;

然后,在大船将倾之前,主动完成了逃离。

写了一篇:

道个别。。

能完成主动道别的人,永远比那些被动道别的人,下场要好很多。

问题是,当多年前,大家都风和日丽、顺风顺水的时候,达叔也劝过身边很多人,要晴天修屋顶,要早做准备。

有人听么?

都觉得,是达叔想多了,是庸人自扰之。

几年后,像你一样,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们的头,就被一封邮件砍下来了。

手足无措,鲜血直流。

张爱玲在小说里写,成名要趁早,达叔给的建议是,吃亏要趁早。

既然早晚都要挨一闷棍,就早点挨,早点被打醒,没有额外的妄念,财富积累的效率,都要高一些。

队伍都会散的,谁也别骗谁。

很多像你这样的高管,天天骗下属的鬼话说多了,下属有没有被骗不知道,经常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Part2 变局

警惕无足轻重

医疗说,最近除了医疗行业在裁员,我看到IBM中国区,被裁了上千人。

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研发和测试岗位员工,在周一举行的线上会议上被宣布:
IBM将退出在中国的所有开发任务。

这上千人,头部外企,整个中国区的高收入人群,都被搞了一次突然袭击。

在号称尊重、包容、有爱之类的头部外企,据说宣布如此大规模的裁员,电话沟通会,只开了三分钟。

然后,太平洋对岸,就结束了沟通。

天黑请闭眼,杀人开始。

还有员工,是周一专门冒雨,进公司开会,然后被一锅端了,还不如躺在家里睡觉。

至少能躲过路上拥堵。

原本看这些新闻,内心深处有一点看热闹的成分,等时代的那一粒灰尘,真的砸到自己头上。

还是意难平。

原来最多只是兔死狐悲,今天才发现,我不是狐狸,我也是被抛弃的老兔子。

达叔说,你看到了这个新闻,但你没看到重点。

重点是什么?

1,年初3月,这个组织,还不断被表扬,被夸奖,8月底,就能被一锅端掉,说明不要高估你那些穿西装、打领带老板的认知力。

他半年后要被裁掉,但他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忙着吹牛逼。

不能误以为,自己在公司里有一个靠山,就可以放松警惕,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情况,经常发生。

2,IBM来我们这里发展业务,多长时间了?

正好40年。

而过去40年的时间,任何一个外企从业者,都要评估两件事:

A、这个公司的中国区业务,是不是在快速增长?

增长速度有没有远远超过世界其他经济体?

绝大部分人,每年开年会,给自己定KPI的时候,普遍都会研究这个数字。

但是,却容易忘记观察另外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经常会决定他的生死:

B、中国区的业务体量,占集团全球总业务的百分之多少?

假如中国区的业务,在这个外企全球占比能做到10%以上,甚至20%以上,那安全系数会高很多。

但假如像微软总裁宣布的那样,中国区业务只占他们全球的1.5%,连出现在财报上的资格都没有。

那微软的中国区员工,距离IBM这样的日子,估计也不太远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达叔什么时候,开始意思到这个问题的?

前面职场5年,极其不顺,连续被裁员、产品线被卖掉,再找工作的时候,重点增加一条:

要去一个公司,做它的主流产品。

任何非主流的,全都不碰。

后来投资,也是只买头部城市的房子,其他股票等金融产品,全都不碰。

逻辑是什么?

我手里的产品,可以出现波动、可以遇到危机,但我遇到的危机,一定是公司高层更紧张、处理不好,他们都得死。

他们不是在救我,是在救他们自己。

而不是,遇到危机,就把我给砍了,像切除一个可有可无的阑尾。

我不要做阑尾,要嵌入到心脏、大脑内部,同生共死。

这个策略,非常成功,迎来了8年多的职场高速发展期、迎来了资产增长期,次次有人救。


Part3 困局

李蓓式困局

医疗说,我本来找你,和你聊我被裁员,和你聊IBM被裁员,以为你会安慰我。

以为你会和其他自媒体一样,拿IBM撤离,讲一个宏大的悲伤故事,讲一个时代结束。

达叔说,那不是达叔的风格。

我在经济学里,学了两个重要的成本观念,一个是机会成本,另一个是沉没成本。

你被裁员这个事,站在沉没成本的角度,它已经发生了。

你需要的,不是我的安慰,你需要更多的赔偿,更多的钱,更快找到下一个现金流。

安慰,是极其廉价的,很多弱者都能提供,不需要到我这里。

我能告诉你,拿出两张A4纸,一张写这些内容,另一张是另一些内容,看看能不能多拿到点钱。

这种技能,是稀缺的。

事实上,我在过去15年的时间,次次离开公司,次次拿钱,而且金额都不小。

而且,过来找我咨询的人,原本计划是安静走的,最后意外拿到了很多钱。

这种经历,才华,不是每个人都有。

在惨烈交锋的时刻,你会看透很多人性的阴暗面,而这些血淋淋的现实,你在平时吃吃喝喝时,压根就分不清谁是好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