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V 电 影感 悟 人 生 只 需 一 刻 钟
生活是鸡毛蒜皮、一蔬一饭,
而禅意就在那一啄一饮之间。
话说最近中国版《深夜食堂》开播,每集都槽点满满,可以说同时激发了广大观众的吐槽激情和创作热情。
各种“真·中国深夜食堂剧本”纷纷出现,什么街边撸串大排档麻辣烫,每一个都比现在这个好……
豆瓣评分2.3,热门的几条短评也算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而吐槽重心基本都集中在
“老坛酸菜牛肉面”
“吴昕神演技”以及
“这根本不是翻拍只是翻译”上了
等等,我国厨子不是这么穿的…
日版的“茶泡饭三姐妹”竟也变成了“泡面三姐妹”……且不说这碗面味道如何,光看着一锅红油油的汤,V姐就耐受不能。
于是!
为了唤起沉睡的味觉神经
弥补一下受伤的舌头
我重温了记忆中
“最熟悉的味道”
《饮食男女》开场
↓↓↓
的确是“无论何时看了就会饿”的精彩片段
这段开场之所以精彩,除了是中国人做中国菜,还有镜头细腻刻画下,老厨师做菜的一招一式。
正所谓原汁原味,食物是自然的产物,厨师的手艺不见得要达到大师水准,但诚意是做菜的根本,怎么体现这诚意?还要看食材。
日本有部纪录片叫《寿司之神》,想必不少人早已看过。
导演是美国人,拍的却是日本料理,从侧面证明了“吃”不分国度,正如日版《深夜食堂》在中国也能获得好口碑。
这部片记录了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菜的日常。
为了保证章鱼柔软的口感,他们会将其按摩40分钟。而米饭只有等于人体温度时才会弹性正好,他们就用蒲扇扇风进行降温。
这看起来是保证食材食用的最佳状态,背后蕴藏的其实也是厨师的诚意。
仅这一点,带着调料包味儿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就输了。
而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料理分为四大及八大菜系,以地域、时令、品种、时代等作分类,在食材选取上也颇为讲究。
食材六品(色、香、味、意、形、养),说的就是一道菜不仅要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好吃,多少还要有些“养生”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具备意境这类能“勾人心魄”的东西。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渗透给我们的,就是比食物本身还要重要的,来自五千年的民族情怀。好比春节要吃饺子,中秋要吃汤圆,是习俗,也是文化的延续。
而另一种,就是细化的个人情感了。
电影版《深夜食堂》第二部中,被骗了钱的老奶奶来到小居酒屋,一眼就相中菜单上的猪肉汤套餐。
后来她主动向老板透露,以前她一直没敢吃,因为这是儿子最喜欢的菜。
另外,你吃过黯然销魂叉烧饭吗?就是那一年街边摊,莫文蔚递给周星驰的那一碗饭?
《食神》,尘世间还有什么词汇可以形容它吗请问?
这就是食物的灵魂,回忆在心头,留香便在手指头。
用心做出来的饭,你吃下的就是情,如同饮酒,一醉解千愁。
而做菜与过生活差不多,心急总吃不了热豆腐,越方便越快速的东西反而越危险(是的我说的就是方便面)。
曾经我也想过,要是能像市子(桥本爱 饰)一样,一个人住在乡下小森,青山绿水环绕,食材全部自给自足,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该有多么好。
电影中,这个乡下女孩每做一道菜,都要费一番功夫,没有一种是需要5分钟、10分钟内就能完成的。
“我啊,不想过那种被别人杀了,然后吐槽杀人方式的人生。”——《小森林 夏秋篇》
不满意别人做的菜,那么就自己做,做到满意为止。
不满意现在的生活,那么就改变,变到满意为止。
♥ ♥ ♥
做菜需要耐心,做人何尝不是如此?
而相比原版《深夜食堂》中小人物生活的戏剧性,电影《海鸥食堂》突出的则是生活的平淡,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异国他乡,三个日本女人相遇,芬兰小镇,蓝天白云,没什么大事发生,只是安静地烤面包、泡咖啡,烦恼显得不值一提。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你要干什么?”“要吃很多好吃的,叫上喜欢的人。”
我想,中国版《深夜食堂》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不够本土,而是不够质朴,就像食物少了“本来的味道”,只剩下一堆化学添加剂。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描述天才音乐少女英年早逝,或者傻白甜、爱马仕、女博士的假把式闺蜜情,不如回归市井。
吃饭嘛,这么展露本我的行为,没有烟火气怎么行?
毕竟从嘴到胃,可是要走心的~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