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让我们翘首以盼——《摔跤吧!爸爸》。
IMDb 9.2 (22285人),烂番茄新鲜度 83%,《纽约时报》给出评价“你绝对想不到体育励志片还能这么拍”。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据说在印度上映时,观众看完,起身鼓掌,经久不息。
一大半功劳必需感谢它的主演——阿米尔·汗,不少中国观众喜欢称他“印度刘德华”。
他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摔跤吧!爸爸》里饰演大块头老爹。
但相信更多观众认识他,是通过6年前那部被我们奉为“教育圣经”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哈哈哈Sir当然知道。)
简单说,阿米尔·汗这个名字在印度电影圈就是票房保证。
他主演的电影,不论是商业片、艺术片,都无所畏惧,其中《印度往事》更成为当年亚洲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
阿米尔·汗以挑戏出名。
在印度电影圈有这么个说法,阿米尔·汗拍电影,只对两种人负责,一是观众,另一个是投资方——我想让我的观众买票时能够物有所值,我也想让我电影的投资人可以得到利润。
他挑电影的眼光很简单——看故事。
不打动他的剧本,绝不要。
据说中印合拍的《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大唐玄奘》三部电影都曾找过他,但,都被拒绝……
而那些打动他的故事,纵使题材敏感,只要好,他也(敢)拍。
从《我的个神啊》《芭萨提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到今天直指印度性别歧视的《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一直在借他的电影,为他所处的国家发声。
他获得印度总统帕蒂尔授予“印度公民荣誉奖”的“莲花勋章”,他在印度人心目中,是完美先生。
阿米尔·汗在电影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但Sir今天想说的,是他主持的一档节目。
这档节目比他的电影更自由,也可接近他的本意。
这是一档我们在国内绝对看不到的明星综艺节目,豆瓣9.5的——
《真相访谈》
Satyamev Jayate
它还有另一个翻译,《真理战胜一切》(取自印度国徽上的一句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当初制作人邀请他来做一档综艺节目时,阿米尔·汗是不答应的,他并不想单纯操持一档纯粹的综艺节目,他认为媒体的一大责任,就是社会启蒙。
在他的斡旋下,《真相访谈》正式诞生。
2012年5月,这档节目在印度电视台(相当于我们的央视一套)开播,结果,反响超乎想象地热烈。第一集播出12个小时,官网即被网友留言刷到服务器瘫痪……
观众叹服于《真相访谈》的勇敢,也被阿米尔·汗正到不能再正的三观彻底折服。
这是阿米尔·汗理解的尊敬长者——
教孩子尊敬长者,(是)尊敬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年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正确,那么不管他多大岁数,都不能尊敬他,反而要去指责他
难道不是吗,我们常常说“尊老”,其实是模糊了尊敬。
年龄和性别、高矮、胖瘦一样,不是被嘲笑的把柄,也不是盲目敬畏的理由。
别以为阿米尔·汗只会讲大道理。
《真相访谈》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它将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却未曾解决的痼疾搬上台面——
杀女婴、儿童性骚扰、巨额嫁妆、医疗失当、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残障人士、家庭暴力、害人的农药、酒精毁人生、种姓制度、水资源……
全直戳要害。
美国时代杂志将他称为“印度良心”。
《真相访谈》每播一期,都是对印度社会的一次无情揭露,既让印度人再一次审视自己国家亟待攻破又因长期存在而被无视的难题,也让不少印度之外的观众,更了解这个国家的真相。
这是一个不止于咖喱、跳舞、开挂的异域。
既有印度与南亚特色的种姓制度。
据《维基百科》解释——种姓制度是借一套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等……
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
尽管在印度独立后已经被法律废除,但它的影响仍旧存在。
特权和歧视随处可见,就连喝水这件小事,都不能越雷池一步。
我还记得在哈里亚纳邦官立学校的日子
瓮壶里装着饮用水放在教室里
每个人都可以喝,但是我属于蚁蛭群体
我不允许喝那水,因为我是他们家的佣人
也有全球存在的性别歧视——印度尤为严重。
在印度,“祝你生个女孩”是骂人。
女性总被轻视,她们处于被动,婚姻由父母包办,出嫁需要“支付”给男方巨额嫁妆,而自由恋爱,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好不容易嫁了,怀孕如果被查出胎儿为女,还有可能被强制打掉。
这个面容支离破碎的女人,就是因为不愿意堕胎,设法生下女儿而遭到丈夫野兽一般的毒打。
这样的惨剧,也许已经被社会习惯性当成了“现实”的一部分,甚至还会辩解说“存在即合理”。
但这血淋淋的一幕被呈现在亿万双眼睛面前,依然能够让固化的社会产生不小的震动。
别误会,《真相访谈》不是一档直接、粗暴呈现社会问题,消费病态的节目。
如Sir在评价我们《中国式相亲》说过的,猎奇式地展现粗俗,也是粗俗的一部分。
《真相访谈》好就好在没有“立场”,或者说,它不屑于传递偏激的观点,以愤怒去回应愤怒现状。
阿米尔·汗在节目里不喊口号,不煽民愤,他始终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
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
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发现问题的根源,看到事情的真相。
就事论事,最理性、说服力的,是数据。
《真相访谈》善于以数据揭示直觉不易发现的真相。
比如,我们很容易认为,农村地区更封建落后,所以那里有性别选择的杀婴更普遍。
但数据一出,所有想当然都被打脸。
城市的儿童性别失调比农村更为严重,后者为936/1000,前者则达到了更夸张的906/1000(女/男)。
杀害女婴的根源并非贫穷与文盲,是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这种歧视,不是换上城里人身份就能改变的。
比如这个嫁入高知家庭的女人,她本以为家人会更开明,没想到当生下双胞胎女儿,她们差点被摔死。
我们母女三人都会没命
除了摆事实、列数据,《真相访谈》更令人钦佩的,还有它不畏强权的勇气。
它敢无所顾忌地向悲剧制造者问责。
比如之前说过的,“贫穷和无知”并不是印度“杀女婴”现象猖獗的根源。
印度重男轻女观念普遍,那这种偏见从何而来?
不就是传统糟粕和封建遗毒吗?
又想当然了。
阿米尔·汗将观众引入更深的思考——许多国家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为什么印度的男女平权就会比别人差?我们是不是太喜欢把罪责推卸给所谓的“传统”?
他刨根问底地指出,印度政府70年代起推行的一场“计划生育”,对今天的苦果难辞其咎。
当时印度的公立医院允许检查胎儿性别,政府更大肆宣传,生男比生女好。
女孩是非必需的
就像是榨甘蔗,女孩不过是生下来的残渣,是副产品
所以,如果我们杀死那些女婴
满足需求多生男孩
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
就得以解决了
看到没,这个逻辑是只有男人才是有用之人,而女人不过是生育更多男人的工具罢了。
等到政府醒悟过来,想要扭转男女失衡的局面,为时已晚——社会流产女婴风气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堕胎产业链,每年产值高达200亿。
《真相访谈》第一集播完,印度各地爆发声讨杀婴恶习的游行。地方政府不得不在重压下出台法令,制裁提供“性别检查和堕胎服务”的诊所。
《真相访谈》告诉我们,暴露问题不能满足于“抹黑”“添乱”“激化社会矛盾”,暴露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在第一季的最后,它专门用一整集66分钟的时间,回顾每一集里提到的“遗留问题”,并向观众汇报,每个现象目前的改善情况,连每一期设立的基金捐款数额,去向都一五一十说清。
公开、透明,这既揭露了问题,也让群众安心,这些问题正被解决。
所以Sir始终相信,说就是行动。
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阿米尔·汗的存在,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一种幸运。
联想起美国的梅姨、韩国的孔侑,无疑,这些演员,都不仅仅享受被瞩目的荣耀,他们也主动担起,一个公众人物最宝贵的社会责任感。
某种程度上,他们都称得上是,改变国家的演员。
或许有人会说,明星不应该掺和政治。
但其实,政治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当然包括明星。
作为娱乐产品门面的明星,他们天然处在舆论中心,吸引成千上万的目光。我们不能认为,向大众投喂娱乐八卦,才是明星的本分,除此之外都是多管闲事。
相反,在Sir看来,只会卖弄风情地吸睛、无穷无尽追逐聚光灯的注视的,不配叫明星。
该叫流量黑洞。
那些真正耀眼的星星,总想着如何把光传递给更多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节目字幕翻译来源于@印坛字幕组
节目在b站、优酷和网易公开课都能看。
编辑助理:莫妮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