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片警实验室
研究方向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及相关疾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红安  ·  古朴而美丽的传统村落——红安祝家楼 ·  17 小时前  
最红安  ·  古朴而美丽的传统村落——红安祝家楼 ·  17 小时前  
青海广电  ·  今日雨水丨春风携春雨 万物萌新生 ·  昨天  
青海广电  ·  今日雨水丨春风携春雨 万物萌新生 ·  昨天  
重庆之声  ·  二十四节气丨雨水落,万物生 ·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何以中国——甘肃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何以中国——甘肃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片警实验室

靶向患者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及基因组共改变的CDK4/6抑制剂个性化治疗方案

片警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1-03-09 13:20

正文


摘要

目前,CDK4/6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但在其他恶性肿瘤中,这种疗法的作用仍然有限。该研究探究了应用CDK4/6抑制剂治疗那些带有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 CDK4/6 扩增、 CCND1/2/3 扩增或 CDKN2A/B 改变)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对2457名经临床分级和二代测序(182-465个基因)的不同实体瘤患者和接受相应的CDK4/6抑制剂治疗的(非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20.6%(507/2457)的患者出现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其中99%(501/507)的患者伴随至少1个其他基因改变(中位数4,区间0-24)。在40名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作为治疗方案一部分)的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的患者中,当治疗药物覆盖更大比例的基因改变时,观察到显著更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这通常是因为CDK4/6抑制剂与针对其他的基因组共改变的药物联合用药,并因此获得了更高匹配分数(≥50%)和更高的≥6个月的疾病稳定率或客观缓解率。故在细胞周期改变的肿瘤患者中,联用CDK4/6抑制剂与靶向其他基因组改变的药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与较长的PFS独立相关。

大多数G₁/S期细胞周期

信号 通路 改变的患者

伴随其他基因改变

NGS结果显示,在2457例患不同实体瘤的患者中,507例(21%)患者存在至少一处G₁/S期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基因( CDK4/6 CCND1/2/3 CDKN2A/B )改变(图1)。在这507例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为脑肿瘤(16%)、非小细胞肺癌(15%)和包括黑色素瘤在内的皮肤癌(13%);最常见的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是 CDKN2A/B (71%)改变,其次是 CCND1 (15%)和 CDK4 (12%)扩增(表1),且带有这些突变的患者中,99%(501/507)伴随至少1处有害的基因组共改变(中位数:4[不含细胞周期蛋白],区间:0-24)(图2),其余6例患者仅发生 CDKN2A/B 改变。最常见的共改变基因包括 TP53 (48%)、 EGFR (17%)、 TERT (16%)和 KRAS (16%)基因,而 RB CCNE1 的共改变很少发生(均<2%)。


图1. G₁/S期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改变的患者情况图。


表 1. 507例G₁/S期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改变的患者特征。


图 2. 发生G₁/S期细胞周期基因改变患者的基因共改变概述。


在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的细胞周期改变的肿瘤患者中,高匹配分数与更长PFS和更高临床获益率相关

在507例 CDK4/6 CCND1/2/3 CDKN2A/B 基因改变的患者中,40例罹患不同肿瘤的患者(不包括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含CDK4/6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并对其无进展存活期进行了评估。上述患者中无伴随 RB CCNE1 基因共改变。之所以乳腺癌患者被排除在外,是因为CDK4/6抑制剂与抗激素药物联用治疗乳腺癌已被FDA批准。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FS与这4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症类型、治疗方式(一线或二线治疗)和治疗方案(CDK4/6抑制剂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无关(表2和图3A)。 CDKN2A/B 改变的患者PFS更差,但差异不显著(P=0.10)。ECOG PS评分在0-1分的患者和匹配分数(约等于药物靶向的改变的基因数除以发生有害改变的基因总数)更高的患者PFS明显更长(表2和图3B)。

多因素分析表明, CDKN2A/B 的改变是较差PFS的独立相关因素,同时高匹配分数(≥50%)是更长PFS的独立相关因素(表2)。与PFS结果一致的是,匹配分数≥50%的患者在实现了≥6个月的疾病稳定,或实现了更高的客观缓解率(57% vs 21%,P=0.048,图3C)。更长的PFS和高匹配分数也转化为更长的总生存期(OS),尽管并不具统计学意义(8.3 vs 5.3个月,P=0.15,图3D)。在33名接受非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匹配分数≥50% vs < 50%,PFS:8.8 vs 3.2个月,P=0.001;OS:13.0 vs 8.0个月,P=0.08)。


表 2. 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的G₁/S期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改变的患者PFS相关因素分析。


图 3. 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的G₁/S期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改变的患者的PFS。A)联合治疗对比单药治疗,PFS:4.6 vs 2.8个月,P=0.26;B)高匹配分数对比低匹配分数,PFS:6.2 vs 2.0个月,P=0.001;C)高匹配分数对比低匹配分数,≥6个月的疾病稳定:57% vs 21%,P=0.048;D)高匹配分数对比低匹配分数,OS:8.3 vs 5.3个月,P=0.15。


接受CDK4/6抑制剂

治疗的应答患者的实例

病例1:女,43岁,患转移性卵巢癌且伴随神经内分泌特征,有2次既往治疗经历。患者仅有 CDKN2A/B 发生了改变,且对帕博西尼单一给药应答(消减30%;根据RECIST 1.1评价标准,部分缓解;肿瘤标记物CA 125:由328降至50 U/ml [参考值0-34 U/ml],PFS:8.0个月)(图4A)。

病例2:男,68岁,患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伴 BRAF V600E和 CDKN2A 改变。帕博西尼治疗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未见异常且PFS达11.3个月(图4B)。


图 4. 接受CDK4/6抑制剂疗法治疗的应答患者的实例。


讨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