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指、
30
年期中国国债,以及黄金,是去年的三大网红资产。
现在就剩下黄金了,今天又创了新高。
黄金的逻辑不用讲,现在确实没什么大的看空理由,但是纳指和
30
年期中国国债,现在都成了牛夫人。
纳指的这波下跌,最大的导火索是市场预期
美国财政的收缩
,其次是芯片股的情绪利空。
过去几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是七姐妹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其实
七姐妹海外营收占比已经接近50%
,2025年除了美国之外,今年其他几大经济体中国、欧元区和日本,财政开支都是同比正增长,日本略低一些,但日本的春斗工资增速较高。
当前市场对七姐妹的
25
年的业绩预期是增速有所下降,纳指
100
预期
25
年增长
17.5%
(
24
年是
23.4%
),
12
个月的前瞻
PE
是
25
, 处于
5
年
25.7%
分位,
10
年
62.3%
分位。
在估值不是很高,没有流动性危机,以及没有大的经济衰退带来业绩下滑的背景下,纳指要直接跌到技术性熊市难度很大,按前几天低点时算,这一轮最大跌幅是
14%
不到。
另外,美联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止
23
年,美国家庭财富中股票占比是
30%
,这两年上涨后,接近三分之一。
既然财政部长说希望把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由公共支出,逐步转为私人投资,如果美股大跌导致居民财富缩水,这不就是过去三年的东大嘛。
后续纳指最大的看点是美联储救市
,经济数据跌破阈值时开始降息,如果发生大衰退导致流动性危机,就会大幅度降息。
按照当前的财政支出力度,经济数据下跌的速度会比较缓慢,所以美联储的动作也不会很迅速,step by step。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西落的叙事是很容易被证伪的
,纳指里科技公司依旧是全球领先。
另一个网红资产是30年期中国国债,听说今天
把一个固收基金经理给跌晕过去了
,也有外资多头撤出的新闻。
定量看几个数据:
这周天文章里写到,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锚定的是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因为后者是实体经济在当前大环境下,愿意接受的贷款利率。
近三年二者差值维持在
140BP
左右,根据
2
月份的最新贷款利率,
10
年期国债利率的中枢在
1.8%~1.9%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好处在这个区间。
30
年国债收益率锚定的是更远期的人口和生产要素,很难直接估算中枢,可以借助
30y
和
10y
的利差来衡量,如下:
从
23
年开始,
30y
和
10y
的利差不断压缩,最悲观的
24
年
9
月份,利差压缩到了
12BP
。在政策预期比较强的
24
年
5
月和
12
月,利差回到了
27BP
。截至今天是23BP。
从股票的顺周期资产,以及商品走势,结合对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市场对经济恢复并没有一致预期,也就并未定价经济复苏。
如果经济并未复苏,那么
30
年国债收益率的上行,更多的是短期利空导致的情绪杀跌,包括交易盘止损、资金紧(已经有一段时间,今天逆回购投钱了)等。
从交易的角度看,30年国债是具备交易价值的,有点类似于24年初小盘股流动性导致的A股下跌,并非基本面的原因,
起码是能看一个反弹的
。
只是根据
10y
和
30y
的利差,并不好判断反弹的空间,可能在
5~10BP
内。
总得来看,今年折戟的两大网红资产纳指和
30
年中国国债,市场讨论的利空逻辑里,最吓人的那个(西落、中国经济复苏良好)都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再互相对比的话,
纳指更具备网红属性一些
,因为七姐妹颜值最高,而且美帝也有意愿托住七姐妹。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