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明青海
培育核心价值,弘扬青海精神,传播文明实践,感受道德力量,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4.7-4.14梦幻启程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超硬核!机械表高精度建模,全网最直观,最详尽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中国“最美烂尾楼”耗资上百亿,如今68元一晚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搞笑又扎心 ...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洁癖姐妹建议人手一个,精致出行收纳超好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明青海

文化中国行 | “非遗热”给西宁带来了什么?

文明青海  · 公众号  ·  · 2025-02-21 15:07

正文

非遗民俗“潮”出圈,文化传承启新篇。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为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点燃了全民参与的澎湃热情。那么,这场前所未有的“非遗热”究竟带来了什么?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什么?

2月19日,记者从市文旅广电局获悉,西宁市积极整合省、市、县(区)文旅资源,联动全省各市州文艺团队,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精心策划14大类39项共计2000余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涵盖面广、特色鲜明,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文化交流方式,吸引了近千万人次参与,为西宁文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南北对话,尽显非遗魅力

春节期间,西宁市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来宁,与本地20余项非遗项目,如鲁沙尔高跷、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等,共同参加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英歌舞与本地非遗项目同台竞技,让市民游客深刻感受到南北地域文化差异,领略中华战舞的独特魅力。

同时,还邀请全国“南狮”争霸赛铜奖团队与传统“北狮”团队进行切磋展演。表演中,南北舞狮的“意”与“形”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此外,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举办的丹噶尔古城双宁双灯展,融合了湟源排灯的多元艺术特色与秦淮花灯的精美工艺。湟源排灯集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秦淮花灯则以工艺精湛、造型典雅著称。双灯展实现了南北文化的精彩联动,成为西宁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区域联动,促进合作共赢

作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西宁市充分发挥“芯级”作用,与省内各市州及周边省市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互动。

海南州贵南县、果洛州达日县、海北州刚察县先后在西宁开展年货大集活动。贵南县20余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来六大系列50多款产品,达日县的牦牛肉礼盒、冬虫夏草等特色产品也亮相西宁各大商圈。这些活动不仅为商圈吸引了大量客流,还宣传推广了各市州的特色农畜产品,有效激发了消费新活力。

玉树藏族伊舞团队多次受邀参加西宁市各级文旅活动。团队中80余人的精彩表演,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高原人民的豪情与活力。此外,还邀请甘肃醉关公团队在多个大型商圈进行交流演出,参演人数200余人,吸引近7万观众观看,进一步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走亲,彰显文化活力

积极推动西宁市非遗项目“走出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河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家级非遗项目鲁沙尔高跷再次与河南卫视合作,走进洛邑古城参加《元宵奇妙游》节目录制,让当地观众近距离感受河湟文化。自2024年以来,鲁沙尔高跷队先后在北京、四川等10多个地区受邀演出,队中“耿金花”“玳瓒公主”等高跷角色火爆“出圈”,极大提升了鲁沙尔高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湟源排灯项目受邀参加非遗司主办的《2025年非遗晚会》和全国2025年“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自贡)活动。同时,双宁双灯展实现西宁和南京的双城联动,30个湟源排灯、10幅灯架跨越2000公里走进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向南京市民和游客展示河湟非遗的独特魅力。

丹噶尔皮绣传统技艺亮相乌兰巴托,参加2025“欢乐春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电影周活动,为中蒙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光彩,有力推动了河湟特色文化产品和非遗项目的传播与推广。

此次西宁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通过非遗搭台、文化走亲,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节日生活,更提升了西宁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共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